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效唑对高密度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窄叶型品种中豆 2 9为材料 ,采用高密度种植方法 ,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植时施用多效唑 ,大豆株高降低 ,花荚期根干重比例增加 ,茎干重比例下降 ,鼓粒期荚干重比例增加 ,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施用方法以在大豆花期叶面喷施 80mg/kg多效唑1~ 2次最好  相似文献   

2.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前言大豆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如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生殖生长缓慢,造成大豆徒长,植株郁闭,落花落荚,甚至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对作物生长具有控制效应,可以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作物产量。为进一步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的影响,2010年,我们继续采用不同多效唑用量,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叶面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和高美施对大豆和水稻增产作用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增产机理初步探讨认为,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的代谢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增加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含量及其活性,同时对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166.8~176.5kg、KO122.4~134.1kg。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类型大豆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株型繁茂度不同的两个类型品种杂交豆5号和九农30为试验材料,初花期喷施900 g/hm2多效唑,分析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调控.结果表明,多效唑提高了不同繁茂度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了茎粗、分枝数;降低了大豆株高、中部节间长度及叶面积指数,且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繁茂型杂交大豆品种,早发优势显著,叶面积指数较大,通过多效唑控制,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片光合特性,防止徒长,利于田间透光,显著增加单株粒重、百粒重,从而显著增加产量.而收敛型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接近最适叶面积指数范围,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进一步降低,虽然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增加百粒重,但单株粒重显著降低,反而显著减产.说明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与大豆冠层繁茂度密切相关,应根据冠层发育特征在合理情况下施用.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Paclobutrazol)是英国ICI有限公司70年代末推出的一个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的杀菌剂。我们1985~1987年试验表明,多效唑对大豆有矮化抗倒、延长叶片功能期和增加产量的效果。1988年在国营农场示范推广证实,大豆施用多效唑,不仅解决了大豆倒伏问题,满足了机械化收割作业的要求,而且产量显著提高。 材料与方法 供试大豆品种为N-75-1、N-33(中早  相似文献   

7.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  相似文献   

8.
在白银市小麦/大豆套种栽培模式中,于大豆分枝期和始花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喷施60mg/kg多效唑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第1、2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增加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育的前中期喷施多效唑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从产量来看,以4叶1心到返青期喷施多效唑的较高,蛋白质含量则以4叶1心以前喷施相对较高,适当提前进行多效唑的喷施对提高产量和品质都较为有利。在3叶期、抽穗期喷施赤霉素,产量有所增加,但对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1990—1991年,在夏大豆始花后的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叶片,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及产量,表明始花后7天用200PPM多效唑处理,对植株的矮化效应明显,并使茎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显著提高,其增产率在9.0—21.6%。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的是,利用水培方法研究广谱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对大豆幼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抑制大豆幼株的生长,即降低株高,减少叶面积,但增加茎粗.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浸根处理严重抑制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用枯斑反应法研究大豆种子的磷酸缓冲液提取物对大豆花叶病毒(SMV)侵染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成熟大豆种子内含有抑制 SMV 侵染的物质。成熟种子的浸提液对 SMV 侵染抑制率为50%左右;2.大豆不同品种的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侵染的抑制作用无差异;3.成熟大豆种子的浸提液对SMV 的不同株系的抑制作用无差异;4.成熟大豆种子浸提液在100℃下加热10分钟后,其抑制效力不变;5.大豆未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的侵染力无抑制作用;6.菜豆和眉豆成熟种子浸提液对 SMV 的侵染力具有与大豆成熟种子浸提液相似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对籼粳杂交稻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通过降低日增高,减缓株高生长;施药后第2周的降高效应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多效唑浓度越大,药效期越长。各处理主要通过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降低植株高度。浓度越大,降高效应越大,以400-800ppm 的降高效果较好。多效唑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SMV不同株系对大豆植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植株株高、株英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均变劣,产量降低。SMV不同株系间以及不同抗性品种间,单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用量多效唑拌种和7.5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拌种和7.5叶期喷施均能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显著降低株高,前者通过增粒增重提高产量,后者通过增穗增粒增重提高产量;两者都能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对粉质参数也有不同的影响.但多效唑拌种以拌种量0.5 kg/g为宜,7.5叶期喷施浓度以22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试验证明,大豆施肥有利于根瘤的形成和生长,并能提高根瘤固氮酶的活性和根瘤的固氮量。特别是在施磷肥的基础上再施以适量的氮钾肥,效果更为显著。除增加根瘤的数目和根瘤重量、提高根瘤的固氮活性外,还能延长根瘤的固氮时期,提高籽实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苹果叶片内源游离多胺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赤霉素(GA_3)和多效唑(PP_(333))处理苹果停长新梢上的叶片,于不同时期测定叶片内源游离多胺(PA)的变化。结果表明 GA_3和 PP_(333)都能导致 PA 的积累,但 PA 对PP_(333)的响应比对 GA_3的响应滞后;在0~500 ppm 范围内,GA_3物质的量浓度与效应呈正相关,PP_(333)有浓度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1984,1987年的试验资料,分析积温、累计日照时数、累计降雨量和日平均温度对春大豆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春大豆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前期(出苗至第一朵花)受积温的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影响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是不同的.结荚期主导因素是日平均温度,鼓粒期是雨量,成熟期是日照.当结荚期处于日平均温度21℃左右,鼓粒期累计降雨量155ml,成熟期的累计日照时数在153h 以上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吉林省6个大豆品种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以求得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揭示大豆的增产途径。结果表明,大豆结荚——鼓粒期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高产大豆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在5~5.5之间,高峰出现在结荚末期。为此,应把最大叶面积指数做为一项育种的重要指标。大豆开花末期——鼓粒初期生殖生长阶段净光合生产率与产量相关显著,高产大豆品种净光合生产率高。在适宜的叶面积基础上,鉴定这一时期净光合生产率做为一项高光效育种指标是很重要的。大豆的生物产量及经济系数与经济产量相关显著。通过栽培、育种等各种途径增加大豆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其合理分配,才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