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定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地上部各器官氮素含量得出:秦油二号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含氮率呈下降趋势,氮素积累总量在初花期出现一个高峰,初花后有所下降,终花至成熟又略有回升。氮素在开花前主要分布于叶中,终花后则主要分布于角果和籽粒中。与常规品种相比,秦油二号植株体内氮素的转移率较高,单位产品对氮素的需求量较少.施氮水平对植株的含氮率、氮素积累总量及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中棉425为材料,2018―2019年设置缩节胺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处理,探讨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在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初花期(施用比例为1∶2)或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施用比例为1∶2∶3)运筹条件下最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果节的形成和产量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产量提高是铃数和铃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在上述运筹方式下结铃强度高,比对照提高38.0%~47.4%。因此,适宜的缩节胺运筹——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60 g·hm-2)和初花期(120 g·hm-2)或盛蕾期(30 g·hm-2)、初花期(60 g·hm-2)和盛花期(90 g·hm-2)施用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集中结铃,为集中吐絮和机械采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的株型结构与光的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晓华  代凤 《作物研究》1999,13(2):20-24
为探讨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构建理想株型的理论,1997年在本所对南方省区近年育成的几个双低油菜品种(组合)的植株干物质分配、花期前后的株型演变、光分布特点及成熟期株型和冠层结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以油研8号增长最快,最大叶面积出现的时间较早,而核5与中双4号则初花期迅速增长;干物质分配以油研7号、杂93302、油黄3294及中双4号较为合理;群体内各层透光性与叶面积指数的分布直接相关。油研8号分枝角度大,分枝较长,属高秆、高分枝类型;油研7号、油黄3294属中秆、中分枝类型,角果分布较靠上,而且不集中;杂93302株型较合理,但叶面积指数小,稳产性差。生产上应该以选育根粗、茎粗、分枝位中或低的多分枝、多粒、多角果且经济系数较高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4.
磷酸二氢钾(KH_2PO_4)是一种复合肥料,含五氧化二磷52%,氧化钾34%。为了探索其在棉花生产上的施用效果,我们在1980年~1982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试验处理试验分四个处理:①喷施一次(蕾期),②喷施二次(蕾期、初花期),③喷施三次(蕾期、初花期、盛花期),④喷施四次(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见絮期),喷液  相似文献   

5.
油研5号制种,父母本花期差距较大.采用多效唑75—250ppm溶液在母本苗期、现蕾期及初花期前喷施,能使初花期比对照延迟4-13天,盛花期延迟3—12天.其中,250ppm初花前期喷施效果最好,初花延迟13天,盛花延迟12天,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最高,单产比对照增加40.4%-40.7%。  相似文献   

6.
增产菌不同时期处理马铃薯可明显缩短出苗期,延长苗期和初花期,且室内根和芽条生长量、大田单株主茎数、主茎粗度、单株叶面积和鲜重干重明显优于对照,用增产菌拌种,并在现蕾期和初花期两次根外喷雾,2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平均提高37.72%,块茎淀粉含量平均提高12.75%.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冬小麦及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1和图2概括了黄土高原冬小麦-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小麦次生根有3个分生高峰期,深层根有2个生长高峰期,耕层根量占总根量的70%左右,种子根,次生根及50cm以下的深层根对产量的贡献均在40%左右,赵冬光合产物多积存于分蘖节处,亦运至深层根中,且在春生叶,茎,穗均有痕量分布,苜蓿主根可钻开314~942cm^2,的根柱,每公顷4~5年生苜蓿地有42~109万个径粗0.2~2.2cm,深3~4m的根  相似文献   

8.
蕾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时期,要求棉株稳健生长。而棉花蕾期气温高,又正是“梅雨”季节,土壤湿润,加上氮肥施用过多,易造成棉花植株疯长。防止棉花疯长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稳施蕾肥为确保棉花盛蕾初花期生长稳健,每公顷用优质农家肥45万~50万吨...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秦油2号角果长、宽的增长及其亮、籽粒重量变化。角果长度在花后12—15天定型,宽度在花后21—28天定型。当长度达到最大值时,宽度的增长速度达最大值;当宽度达最大值时,果壳的鲜重、干重及籽粒的鲜重也达最大值。秦油2号籽粒增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棉花“稳早丰”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前期晚发、中期旺长、后期贪青晚熟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用激素等化学药物复配而成的“稳早丰”,于初蕾期、初花期和打顶后3~5天喷洒,可有效地控制旺长、促进早熟、提高产量,一般早成熟5~10天,霜前花率提高16.2%,增产皮棉163.5kg·hm-2,增产幅度为12.9%。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初花期叶面喷施复合型作物生长营养调理剂LYR-1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根体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初花期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3种浓度梯度的LYR-1为处理,并测定不同浓度的LYR-1对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根体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T2处理的LYR-1可促进马铃薯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及根体积的增加,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结论]复合型作物生长营养调理剂LYR-1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豆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毕远林 《大豆科学》1999,18(4):331-335
本文通过在高产条件下对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茎、叶、叶柄、英、籽粒及全植株(不包括含根)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研究表明,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在始花期至盛花期和结英期至鼓粒期出现两次高峰,分别占总积累量的23.91%和47.39%。不同生育阶段氮和磷的吸收与积累量最大值在结英至鼓粒期,分别占总量的47.74%和44.00%。钾的积累量最大值在始花期至盛花期,占总积累的34.66%,氮和钾的累积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在大田人工淹水条件下研究了5种芝麻基因型对渍害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心叶缺铁性黄化,新生根产生,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下降,植株茎延伸生长为典型的渍水胁迫症状;芝麻对渍水敏感期为初花期,生育早期渍水驯化能显著改善芝麻的耐渍性。基因型间,野芝7号耐渍性最强,心叶黄化不明显,新生白根数多,产量损失很小,相对产量为0.967,生物量下降后恢复能力强。豫芝1号、武昌九根头新生白根较多,生物  相似文献   

14.
在棉花蕾期和开花期喷施不同剂量的蕾果保,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棉花初花期每公顷一次施用蕾果保3L效果最好,可使棉花成铃率提高25.5%、皮棉产量增加33.10%,烂铃率降低54.1%。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整体挖掘冲洗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方法,研究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根系在水平0~40 cm、垂直0~80 cm土壤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及根系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5 cm,蕾期在0~15 cm,花铃期至吐絮期在0~20 cm;垂直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蕾期在0~20 cm,花铃期在0~30 cm,吐絮期在0~40 cm。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小于单作棉,至吐絮期超过单作棉;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根总体积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干物质质量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系干物质质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湘油11号、湘油13号和秦油2号不同播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西三熟制地区最适宜的油菜播种期为9月20日左右,并对不同播期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鹤蕉‘富贵鸟’3个时期(蕾期、初花期、开花期)的花枝进行处理,研究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贮藏过程中衰老生理的特性。结果表明:花枝在浓度为90g/L蔗糖+1mmol/LSTS中浸泡9min的效果最佳;对不同采收期而言,采后贮藏寿命:蕾期〉初花期〉开花期,其中蕾期和初花期的贮藏寿命差异不显著,均可视为最佳采收期;富贵鸟切花衰老过程中,其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对于某些处理的某一阶段稍有上升,POD酶活性从贮藏之日起,其活性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19.

从全国各地引进的109个花生品种(系)中筛选出的5个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高产品种,分别为徐花5号、R03-3、唐油4号、丰花5号和汕油101,比较研究这5个品种在辽宁地区的开花特性。结果表明,5个花生品种在辽宁地区出苗后27~36d进入始花期;唐油4号始花期较早(6月18日),花期较长(50d),单株总开花量(258朵)和有效花量(87朵)较多;丰花5号和汕油101各指标居中;而徐花5号和R03-3始花期较晚(6月28日),花期较短(37d和41d),单株总开花量较少(160朵和185朵)。徐花5号第1、2对侧枝开花总量占全株总花量的比例最高,为86.8%;汕油101所占比例最低,为74.9%。5个品种侧枝上第1、2节位开花量较多,其余各节位开花数量较少,仅开2~4朵花。徐花5号、R03-3和丰花5号整个花期的每5d开花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唐油4号和汕油101呈双峰曲线变化,高峰期过后,各品种每5d开花量均迅速减少。 [  相似文献   

20.
麦后夏播油葵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麦后夏播油葵的品种筛选、种植密度及施肥试验等,研究影响夏播油葵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高产油葵杂交种G101产量达2463.0kg/hm^2,比其它品种增产8.7%~55.2%。夏播油葵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蕾期追施氮磷肥比花期追施增产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