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酿葡萄酒的总体流程为原料选择→消毒→漂洗→去梗→破碎→主发酵→去皮渣(渣集中在一起加糖继续发酵至皮中营养耗尽,单独贮存饮用或烹饪用)→后发酵→陈酿贮藏。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醋的酿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工艺为固态发酵,近年研究出了液态发酵。液态发酵具有很好保持原料中营养成份的特点。柠檬发酵果醋是用柠檬鲜汁二次液态发酵而成,具有许多保健作用。简介了安岳柠檬发酵果醋的加工工艺、特点及其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
牡丹籽粕是牡丹籽油加工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目前主要用于制作饲料或有机肥,而酿造酱油可以提高牡丹籽粕的附加值.本研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方法酿造酱油,首先以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定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牡丹籽粕与豆粕质量比、盐水浓度、发酵时间为因素,以氨基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
该文叙述了以钙果鲜果为原料,采用常温(20-30℃)清汁发酵技术酿造钙果干红酒的工艺过程及生产要求。并提供了所得钙果干红酒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钙果果酒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大钙果4号为原料,高活性葡萄酒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酿制钙果果酒。研究温度、初始糖度、果胶酶用量、酵母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果果酒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8~22℃,初始糖含量为24%、果胶酶用量为20mg/L、酵母接种量为0.4%时,所酿造的酒品质最佳,并且能保留钙果的特殊香味。最后,对提高钙果果酒的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场上的苹果醋产品大多以苹果浓缩汁为原料,采用苹果鲜汁发酵的较少。为了提高苹果醋发酵的产酸率,优化苹果鲜汁酿造果醋的工艺条件,本课题以富士苹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苹果醋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搅拌转速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发酵时间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极显著,而搅拌转速和接种量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显著。通过试验发现,苹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39 h、搅拌速率1500 r/min、醋酸菌接种量7%,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苹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2.22 g/L,与模型预测值很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醋酸发酵工艺参数可靠,可以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7.
猴头酒是猴头纯菌发酵生产的低度饮料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近年来,我们立题对其工艺流程、配方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现已取得成功,结果如下: 1.工艺流程:生产制取猴头酒,首先要生产猴头菌丝体,再加入酵母菌种酿造而成。具体工艺流程是:猴头斜面固体菌种→摇瓶种子→一级种子罐(50立升)→二级种子罐(500立升)→三级种子罐(5吨——10吨)→通入蒸气→加入酵母菌液→第二次又加入酵母液→上槽过滤→添加偏亚硫酸钾→再次过滤→加热→保存(6个月)→活性炭过滤→装瓶→包装→销售。 2.培养基配方:斜面培养基:麦麸50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平顶枣为原料,经过深层液态发酵法酿造保健果醋,研究了影响大枣保健果醋的发酵条件,确定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大平顶枣最佳果醋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2℃,添加食用酒精量8%,发酵时间3d,接种量6%。  相似文献   

9.
以木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助剂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发酵型红枣酒的酿造工艺;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 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graphy mass spectrome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对枣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为枣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的确定及品质监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酵母加量0.5%、发酵温度25℃、发酵助剂115mg·L~(-1),得到的枣酒酒度为12.35%(v/v);从枣酒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33种,占总峰面积的80.57%,其中主要香味物质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乙酸-3-甲基丁酯、己酸乙酯。  相似文献   

10.
红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原料易得,所用器具也是日常用品,非常适合家庭制作。  相似文献   

11.
1荔枝酒 采用荔枝汁发酵后配置而成的半干甜酒,蜜甜浓郁。1.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核→磨浆→加糖→杀菌→接种→发酵→取液→配兑→静置→装罐→杀菌→陈酿→包装。1.2制作方法 选新鲜未变味的糯米滋裂果及怀枝、黑叶等品种成熟果实,手工去果皮、果核,漂洗。用胶体磨磨浆,按果肉重量加 50%的 20 Brix的糖液,加热至 85-90℃,杀灭杂菌,或加入0.03%亚硫酸氢钠,静置12小时,再加入浆体重量的3%-5%的发酵旺盛的葡萄糖酵母液(1203号葡萄酒酵母菌种),于25-28℃温室下发酵,当检验发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盛产小浆果,但小浆果不容易保存且季节性强,因此附加值较低,为了提高小浆果的产品附加值,本试验研究了小浆果酒的发酵工艺,并探讨了解决出汁率低,果酒单宁含量过少所导致的货架期短、挥发酸高、不易澄清等问题。试验以小浆果红树莓为原料,经破碎、酶解、澄清、发酵、过滤等工艺,制得了发酵型红树莓果酒,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确定最佳的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过程采用25 g/kL EMACLAR果胶酶和25 g/kL EVZYM果胶酶低温酶解14 h,与传统方式对比,出汁率提高了10%;发酵过程,红树莓果汁初始糖度19%,利用VP5为酿酒酵母,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2℃;发酵结束后使用树脂降酸,澄清过程使用30 g/100 L硅藻土、15 g/100 L明胶复合澄清的方式。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树莓果酒酸度爽口,色泽清亮、均匀,有明显的树莓香气和纯正的发酵型香气。  相似文献   

13.
发酵技术研究是探索冬虫夏草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对冬虫夏草发酵无性型菌株的鉴定及筛选、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固体发酵技术的开发和发酵产物的评价及应用等。就上述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以近十年的进展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发酵工艺对猪粪中重金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研究自然发酵、强制通风发酵、厌氧干发酵3种不同发酵工艺对发酵效果及重金属Cu、Pb、Z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制通风发酵处理对Cu、Pb、Zn的有效态钝化效果分别达45.42%、60.18%、32.21%;自然发酵处理对Cu、Pb、Zn的有效态钝化效果分别达39.60%、28.68%、6.19%;厌氧干发酵处理对Cu、Pb、Zn的有效态钝化效果分别为3.08%、24.19%、-1.11%。相对于厌氧干发酵处理,自然发酵处理和强制通风处理更有利于重金属有活性较高的形态向活性较低的形态转化。从发酵的品质效果看,发酵过程中自然发酵处理和强制通风发酵处理可以利用高温期有效杀害猪粪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且强制通风发酵处理在55℃以上的高温期约为自然发酵处理的2倍,厌氧干发酵处理始终保持40℃左右的中温发酵;发酵结束后,强制通风发酵处理的EC值为1.79mS/cm,自然发酵处理和厌氧发酵处理的EC值较高,分别为5.67、6.36mS/cm,较高的EC值具有潜在的土壤盐渍化风险。自然发酵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肥料无法完全无害化,为保证肥料完全腐熟,需延长自然发酵时间;而厌氧干发酵的有机肥难以无害化,因此需继续进行好氧发酵以实现完全腐熟。综合考虑3种工艺的发酵效果及重金属的钝化效果认为,强制通风发酵工艺对提升发酵产品质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紫秋’葡萄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黔东南地区‘紫秋’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酵母菌数量、p H值、总酸、花色苷的变化,以及对‘紫秋’葡萄酒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酵母菌数量在发酵初期快速增加然后逐渐减少,pH值先上升后下降,保持在3.0~3.6之间,在酵母菌的最佳发酵范围之内,总酸呈逐渐下降的状态,花色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紫秋’葡萄酒成品的理化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pH值3.13,酒精度为10.3°,维生素C含量7.68mg/L,总糖含量3.8g/L,总酸含量5.88g/L,总酚和花色苷分别为58.20mg/100m L、31.10mg/100m L,并且酒液澄清透亮,酒香浓郁,果香四溢。综上,本研究可为‘紫秋’葡萄酒发酵条件和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卫军  黄鹤  刘风珠  江风阁 《食用菌》2007,29(1):61-63
试验对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及其最适浓度、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灵芝液体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液体最适发酵为:氮、碳源分别为蛋白胨、葡萄糖,碳源浓度为3%,培养基初始pH 6.5,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问5 d。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灵芝液体发酵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灵芝发酵液14.3%,甜味剂5%,柠檬酸0.02%。研制出了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灵芝液体发酵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7.
彭世勇 《长江蔬菜》2013,(23):28-29
豆芽莱生长周期短、无需施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其生产简单.一般的家庭可以利用家中闲置的饮料瓶、塑料箱、搪瓷盆等简易器具生产,生产流程为:清水洗种浸泡→播种培养→浇水促长→采收。  相似文献   

18.
何玲  杨公明 《北方园艺》2011,(4):179-181
以芹菜为原料,选用自然和接种发酵处理,测定发酵后有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敞口发酵含有酒石酸,并且醋酸含量高;密闭发酵不产生酒石酸而含有苹果酸,醋酸含量低;接种发酵与自然发酵相比,发酵速度快,产生的酸含量高,但产醋酸少。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玉 《食药用菌》2013,(6):369-370
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发酵技术三阶段:原料配制,隧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原料配制涉及原材料配比原则,原材料选择,配方,原料预湿及混合处理。分别从发酵原理、发酵工艺和异常现象处理三方面详细介绍双孢蘑菇培养基料隧道一次发酵和隧道二次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王喜萍 《北方园艺》2015,(13):134-136
以果仁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工艺参数,探讨以仁用杏的果肉为原料的果醋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由于仁用杏果肉中的含糖量较低,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蔗糖添加量为8%、酵母菌接种量为0.7%、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5d;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度7%、醋酸杆菌接种量0.8%、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7d;得到的果醋具有浓郁的杏果味,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