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鸭病毒性肝炎(养鸭户往往简称其为"鸭肝")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播迅速、病程短、病死率高等,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鸭,成年鸭可感染但不发病。鸭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给养鸭业的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发生炎症。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两者混合感染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各季均可发生,多于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潜伏期24、48小时。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小RNA病毒科的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背脖病",主要发生于2~3周龄内的雏鸭,是一种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现将九牧镇某鸭场发生的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病是一种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不分季节与品种均可感染,但多发于冬、春季节。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现将一例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10日龄左右为高发期,病死率为20%~30%,6~14日龄雏鸭病死率高达50%,3周龄以内雏鸭易感,成年鸭也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  相似文献   

9.
杨兰银 《畜牧市场》2010,(11):43-4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常见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诊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高。1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95%以上。在自然条件下,鸭肝炎病毒只感染雏鸭。成年种鸭即使在感染的环境中也无临床症状而成为隐性感染者。所以该病是鸭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各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其潜伏期为24~48h。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各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其潜伏期为24~48小时。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其潜伏期为24~48 h。鸭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6.
一例雏鹅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传染病,它发病较急,传播较迅速,死亡率高,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肿大、质脆、点状出血。近三、四年,在重庆市荣昌县周围15个县市屡见有雏鹅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并有逐步扩展之势。现仅就一例雏鸭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等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两者容易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8月,在山东沂南地区呈面积性地流行了这一病例,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并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