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及内容,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病虫害同农作物病虫害一样,也要进行综合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选用优质菌种食用菌栽培成功的先决条件是选用优质菌种。食用菌栽培用的菌种,无论是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在生产中必须把住各道生产环节的质量关。菌种生产者引用母种一定要到有信誉的科研单位和有一  相似文献   

3.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成本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如果污染率过高,不但提高了成本,还会恶化环境,影响后续生产,影响菌种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菌种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成品率,降低污染率,把握好接种、培菌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至关重要。笔者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十余年,并且主要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接种、培菌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香菇菌种根据来源和生产目的分为母种(原始种称一级种)、原种(母种繁育而成称二级种)和栽培种(母种繁育用于生产栽培的种,称三级种)。  相似文献   

5.
香菇是辽宁东部地区食用菌的主栽品种,95%以上的栽培面积采用木屑半熟料栽培方法,接种量需20%左右,播种前需要制备大量的栽培种。从1978年开始到2004年一直沿用传统的二、三级种制种方法。该法制作的三级种接种操作繁琐速度慢,发菌周期长,易感染。上部菌龄长易老化,中下部菌丝缺氧,下部菌龄较短,内部易含隐形杂菌,培养周期过长菌丝活力下降,播种后菌种恢复和吃料能力差,导致生产栽培发菌环节的失败。我们于2004和2005年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生产试验研究,现已成功总结出了生产枝条:原种(二级种),再用枝条菌种生产木屑栽培种(三级种)技术。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香菇栽培种较传统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①操作简便,感染率低;②菌龄上下一致,菌种纯度高,抗杂力强;③培养周期短,节省燃料。④扩繁指数提高2~3倍。现以方便筷菌种制作为例,将枝条菌种制作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从日本、韩国等国引进的长白萝卜在我省推广很快,这些品种栽培适应性广、产量高、根型好、品质佳,比原有国产品种更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在发展过程中,长白萝卜的越冬栽培、早春栽培、高山春夏栽培等技术不断完善,形成了优质、高产、高效周年生产态势。浙江省周年生产主要由平地秋冬栽培、平地越冬栽培、平地早春栽培、高山夏秋栽培等5种模式组成。现将长白萝卜在我省周年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菌生产专业户主要购买母种和原种,栽培种自己制作。为了购买到优质高产的菌种,首先必须对全国菌种生产经营厂家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林杰 《福建农业》2007,(7):18-20
目前,麦粒菌种已普遍应用于各种食用菌的菌种制作.特别是蘑菇麦粒菌种,深受栽培者的欢迎。但由于对麦粒菌种的制作缺乏全面知识,往往导致制种的失败。为此,现特将蘑菇麦粒菌种制作的技术要点作较为详细地介绍,以供从事制种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传统袋栽香菇接种时气温较高,容易感染杂菌,为了有效解决污染问题,试验用一次性废筷子制作香菇枝条菌种。结果表明:用枝条菌种接种栽培袋,成品率平均为95.1%,比木屑菌种高20.0个百分点,发满期平均比木屑菌种早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杏鲍菇,但商业化栽培规模尚小,技术仍不完善,目前生产上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中明显存在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杏鲍菇各级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生产上适用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基优良配方,从而推动杏鲍菇栽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香菇无床架三柱连体半熟料栽培方法是近几年继辽宁香菇块栽和地栽生产模式之后,又探索出来的一种最新栽培模式,具有成品率高、污染率低、方法简单、操作粗放、成本低、产量高、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建立香菇基地时,此模式适合东北地区大规模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栽培食用菌的农户都清楚,食用菌生产中成功与失败关键在菌种,生产中投入最大,种植户最担心的也是菌种,显然在食用菌生产中选择什么样的菌种接种栽培食用菌,是能否获得食用菌优质优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灵芝菌种制备栽培灵芝首先要具备优良的菌种。菌种生产要求技术性较强,在具有一定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的生产单位,可以自已生产菌种,自行栽培。这样可以节省经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但生产菌种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技术要求严格。一般家庭栽培生产,不必自己生产菌种,可到附近科研、教学单位购买,也可购买母种,自已繁殖原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15.
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其效益可比栽培常规菌类提高3-10倍。本项目《食用菌珍稀菌种繁育及工厂化应用》是福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项目,旨在有目标地开展珍稀食用菌菌种引进、筛选、选育和示范栽培;对珍稀品种进行小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及标准化栽培提供一定的雏形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自制栽培种 食用菌生产中,栽培种(三级种)投资一般占到总投入的15%以上,是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生料或半生料栽培中,菌种需求量大,菌种用量是配料的5~10%,成本往往高的惊人;而在熟料袋栽模式中,一般采用两头接种法,菌种需求量小,一般占到配料的2~5%。  相似文献   

18.
革菇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的食用菌。近年来,草菇作为一种高档蔬菜和保健食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目前,广州地区草菇栽培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年需求菌种达300多万袋。年产鲜菇达15000吨。现将草菇菌种生产中常见的杂菌污染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并将液体菌种应用于生产中,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工艺条件是:1000 ml三角摇瓶装液体量600 ml,转速150 r/min,培养周期96 h,经深层发酵罐培养96 h,所获得的黑木耳液体菌种活力强、菌龄一致,将其应用接入栽培袋,菌丝萌发、吃料快,生长整齐,较固体菌种增产16.7%。  相似文献   

20.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