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明确陕西关中酥梨产区梨茎蜂的发生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9年-2021年,通过田间定期取样结合黄色粘虫板监测,系统调查了梨茎蜂生活史和成虫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梨茎蜂在陕西关中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梨树被害枝条内越冬。春季梨芽萌动时,梨茎蜂越冬幼虫开始化蛹,3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出枝,3月中下旬达到高峰,雌蜂造成的折梢高峰期紧随成虫发生高峰期;4月下旬幼虫为害枝梢髓部,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枝条内越冬。黄色粘虫板不仅诱杀梨茎蜂成虫,同时也诱杀蜜蜂、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有益昆虫。因此,应抓住梨茎蜂出枝盛期诱杀防治,一旦成虫数量大幅降低,及时解除黄板。  相似文献   

2.
瓜藤天牛又叫蛀藤虫 ,是潜山县瓜蒌上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瓜藤天牛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 ,啃食藤茎 ,致使植株生长受阻。为害重时 ,蛀孔上部藤茎枯死 ,瓜果不能成熟 ,造成产量锐减。1 发生特点本县地处长江中、下游 ,瓜藤天牛 1a发生 1代 ,主要以幼虫在葫芦科作物的藤茎内越冬。每年 4月下旬开始化蛹 ,化蛹高峰在 5月上、中旬 ,蛹羽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先羽化的成虫为害瓜苗 ,成虫为害可持续到 7月底 8月初 ,卵散产于瓜蒌的藤茎上。卵 5~ 7d后孵化 ,孵化出的幼虫从节部侵入 ,啃食藤茎 ,蛀成不规则的隧道 ,被蛀食处有黏液外流 ,并…  相似文献   

3.
星天牛在紫薇上的发生为害观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在江西萍乡地区的紫薇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不久进行交配产卵.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1个月左右幼虫开始蛀食木质部.防治适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即卵孵盛期至幼虫蛀入木质部前.  相似文献   

4.
山楂黄卷蛾在银杏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楂黄卷蛾近年在丹东对银杏树危害十分严重。经观察发现,该虫1a发生1代,以卵块在枝条上越冬。翌年银杏展叶期幼虫孵化,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越冬。在幼虫孵化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苜蓿多节天牛为害返魂草,并调查了苜蓿多节天牛各虫期形态及在吉林地区的生活史,对蛹和卵的描述亦属首次。该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周期包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阶段。在吉林地区。苜蓿多节天牛1年1代。以幼虫在返魂草根茎内越冬,翌年春化蛹,羽化后成虫在茎秆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蛀食茎髓,致返魂草植株枯萎。苜蓿多节天牛对温度比较敏感,具有喜高温的习性,在防治上可参考菊天牛。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实蝇是菲律宾芒果上危害十分严重的检疫性害虫。本文以Co~(60)为辐照源,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菲律宾实蝇化蛹、羽化、成虫寿命、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10~150 Gy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下,菲律宾实蝇老熟幼虫化蛹率未显著变化,但蛹的羽化率随剂量升高而显著降低。受辐照处理的老熟幼虫,羽化出的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随处理剂量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丽绿刺蛾在泉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丽绿刺蛾在泉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第一代幼虫从5月下旬始见,直至7月下旬,老熟幼虫在7月中旬以后陆续结茧化蛹;成虫7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直至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老熟幼虫在10月上旬以后陆续结茧,并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老熟幼虫(越冬代)化蛹,成虫从5月中旬至6月下旬羽化、交配、产卵。结合防治实践,探讨了人工、物理、生物、药物方法相结合的丽绿刺蛾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兴敏 《植物医生》2001,14(5):32-32
柑桔大实蝇 ,俗称“蝇蛆” ,属双翅目 ,实蝇科。危害柑、桔、柚、甜橙等多种柑桔类果实 ,其中以甜橙受害最重 ,而且近年来逐渐加重。被害果实 ,往往早期脱落或未熟先黄 ,瓤中有蛆 ,不堪食用。一、发生规律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据观察 ,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下旬卵先后孵化为幼虫 ,9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 ,10月中旬为化蛹盛期。成虫用尾部产卵器刺穿果实皮层进行产卵 ,每果产卵1次 ,每次2~8粒 ,多的可达20多粒 ,卵孵化为幼虫后即蛀害果瓤 ,老熟幼虫直接由…  相似文献   

9.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1):29-30
柑桔花蕾蛆是柑桔的重要害虫之一 ,凡柑桔产区都广泛发生。为害特点是以幼虫于花蕾内蛀食 ,被害的花蕾膨大呈灯笼状 ,花瓣多为绿点 ,花蕾受害不能开花而脱落 ,造成减产。1 生活习性1年发生 1代 ,少数发生 2代 ,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 ,在树冠周围 30cm内外 ,6cm土层内虫口密度最大 ,3月越冬幼虫脱茧上移至表层 ,重新做茧化蛹 ,3~ 4月羽化出土 ,雨后最盛。花蕾露白时成虫大量出现并产卵于花蕾内。卵期 3~ 4d ,幼虫在花蕾内为害 10余天老熟脱蕾入土结茧。阴雨天入土最多。成虫多于早、晚活动 ,以傍晚最盛。一般阴湿低洼柑桔园地…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江阴检验检疫局港办检疫人员在对来自荷兰(鹿特丹)的木质包装检疫时发现有天牛成虫,经省局实验室鉴为ropalopus femoratus Linnaeus,此种天牛系国内首次截获,该种天牛主要危害阔叶树,如:槭属、赤杨属、胡桃属、栎属、李属、桦属、鹅耳枥属等。幼虫可在已死枝条的树皮下取食,1代需2年,春季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化蛹,成虫在5~7月羽化。该虫欧洲分布较广。为防止疫情的扩散,对该批货物的所有木质包装进行熏蒸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本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塔拉站林场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大发生。同时发现其天敌——六脊树葬甲(Xylodrepa sexcarinate)成虫大量捕食天幕毛虫幼虫,为此,笔者对该天敌进行了观察和饲养。在本地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层内越冬,翌年6月初出土活动。6月下旬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成虫喜白昼活动。如无外界刺激,仅做短距离飞翔,在植物上爬行寻觅食物。晴朗天气比阴天活动更为活跃,成虫捕食天幕毛虫老龄幼虫时,用前对足抓住猎物,天幕毛虫经数分钟(约6分钟左右)挣扎后丧失反抗能力。六脊树葬甲以上腭咬住猎物撕开表  相似文献   

12.
桑根瘿蚊 ,又名黄瘿蚊 ,体长2mm~2.5mm ,橙色偏黄 ,在贵州遵义1年发生2代 ,以第2代老熟幼虫越冬 ,翌年4月下旬入土化蛹 ,5月下旬羽化 ,卵产于根际表皮或伤痕裂隙内 ,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 ,第2代于8月孵化。幼虫孵化后 ,向表皮与形成层钻蛀 ,排出粪便 ,致使危害处溃烂 ,轻者叶变黄或发芽后叶片萎缩 ,重者根颈处表层一圈腐烂 ,整株桑树死亡 ,苗圃被害率可高达50%~70 %。防治措施 :1.在冬末春初剪去被害部 ,在根际灌入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2.增加寄主树干基部的表土厚度 ,使成虫不能…  相似文献   

13.
云南锦斑蛾Achelura yunnanensis是近几年在云南樱花Cerasus serrula上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本文通过林间调查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明确了云南锦斑蛾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云南锦斑蛾在昆明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将卵散产于寄主植物树干的树皮缝或皮孔处,卵期15~17 d,6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多为8龄(44%)、9龄(47%),少数10龄(9%)。低龄幼虫食量较小,高龄幼虫食量大增,有吐丝下树转移为害的习性。9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小枝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越冬期长达6个月。成虫飞翔能力弱,具有较弱的趋光性。  相似文献   

14.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栗瘿蜂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无雄蜂,营孤雌生殖。以初龄幼虫在栗芽组织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虫瘿里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脱孔出蜂,产卵于栗芽内。卵于7月中旬孵化,初孵幼虫先在栗芽组织表面危害,然后形成小虫室越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10%六六六乳剂2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剂1000倍液,对刚脱孔和正在咬孔的成虫触杀效果都很好。田间栗树喷药试验结果表明,成虫羽化95%以上时,喷布10%六六六乳剂或超低量油剂,效果良好。冬季剪枝,保留结果母枝和有用发育枝,防虫效果明显。保护及利用自然天敌长尾小蜂是防治栗瘿蜂值得注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绿色安全防控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于2016—2018年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新堡镇宋营村枸杞种植基地枸杞上采集枸杞红瘿蚊,对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室内观察,并对其年生活史及年发生规律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枸杞红瘿蚊成虫羽化高度集中,羽化后的雌成虫不需要补充营养,便可立即求偶、交尾和产卵,孵化后幼虫取食子房,致使花蕾畸形膨大形成虫瘿,幼虫老熟后脱离虫瘿并弹跳入土结茧化蛹。成虫寿命极短,已交尾的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41.8 h和38.3 h;未交尾的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8.5 h和16.6 h。枸杞红瘿蚊每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地表土层中越冬,每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其为害期,其中第1代、第2代和第6代幼虫为害严重。枸杞红瘿蚊成虫发生高峰期有2个,分别为4—6月和9月。从4月枸杞红瘿蚊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开始,其成虫数量不断增长,4月和5月成虫数量分别为121头和167头,6月达到第1个高峰,为282头,随着枸杞秋枝萌发,9月枸杞红瘿蚊成虫数量又明显增多,达到第2个高峰,为117头。2017年4—10月从田间共收集788头成虫,雌成虫数量为420头,略高于雄成虫数量,雌雄比介于1.11~1.19之间。  相似文献   

16.
柑橘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永政  张富国  何涛 《湖北植保》2008,(1):18-18,22
柑橘大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俗称柑橘果实蝇或柑蛆,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主要为害柑橘类,次为柚子、酸橙、红桔等。成虫产卵桔果内皮层,卵孵化后,幼虫随即由内向外在瓤内蛀食,使果实内部腐烂,形成蛆柑,未熟先黄而脱落,完全丧失食用和经济价值。1柑橘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柑橘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为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交尾产卵时期,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最早在7月下旬出现,8月中旬至9月初为盛期。10月上中旬幼虫逐渐老熟,被害果开始陆续脱落,落果1~3d,老熟幼虫出果入土化蛹。1.1柑…  相似文献   

17.
乔旭 《中国生物防治》2011,27(2):280-283
广肩小蜂Eurytoma sp.是花椒波瘿蚊Asphondylia zanthoxyli bu & Zheng的重要寄生天敌.广肩小蜂1年发生3代,以蛹在花椒波瘿蚊为害形成的虫瘿内越冬.第2年花椒发芽后在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第2代成虫8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花椒波瘿蚊幼虫为害后形成的虫瘿内;孵化后外寄生于花椒波瘿蚊幼虫,将寄主幼虫吃光后化蛹.越冬代寄生率达48.39%,第2年花椒发芽前剪除虫瘿枝可有效保护广肩小蜂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柑橘暴发性害虫-柑橘窄吉丁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窄吉丁幼虫在柑橘树树体内蛀食危害,成虫取食嫩叶或叶柄。幼虫有5龄,1~5龄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分别为:0.12,0.21,0.32,0.51 mm和0.78 mm。在浙江省象山地区柑橘窄吉丁一年有2个成虫发生期,第1高峰期在5月份,成虫出孔期比较集中,成虫产卵发育到老龄幼虫并钻入木质部越冬;第2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成虫出孔期分散,长达60 d以上,成虫产卵发育至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成虫羽化孔为典型的D形。末龄幼虫进入木质部后身体以3∶7(头尾)对折,化蛹前身体明显缩短。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对竹制品中的竹绿虎天牛老熟幼虫进行辐照处理,并测定其化蛹率和羽化率,观察蛹、成虫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使竹绿虎天牛幼虫发育迟缓;100%阻止幼虫化蛹和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为60Gy;通过数据分析,推算出辐照处理后99.9968%阻止幼虫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为85.7 Gy,其95%置信区间为72.7 Gy~113.0 Gy。因此,86 Gy可作为竹制品中竹绿虎天牛的辐照检疫处理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20.
苹果赤筒天牛是云南省发展果树的一大害虫,幼虫蛀食当年新梢,并能向下蛀食二年生甚至三年生枝条。被害枝条被蛀空,影响生长和产量,且能导致树枝腐烂。此虫在正常条件下一年一代,以末龄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成虫盛发,6、7月亦有成虫出现。防治方法以消灭幼虫为主,6~8月及时将被害枝梢剪除,集中烧毁;在虫道深入较大枝条情况下,可注射DDVP于虫道内以杀灭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