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适合莴笋的高效生产栽培技术,以莴笋品种香帅传奇为供试品种,采用育苗移栽、种子直播、种子直播+黑膜覆盖3种处理开展莴笋栽培试验。本研究发现种子直播+黑膜覆盖栽培方式能显著提高莴笋的产量和商品性,有效降低莴笋生产成本,可作为莴笋的1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当归小区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处理保墒性能良好,土壤水分含量均较露地栽培提高,且白膜的保墒性能好于黑色地膜,全覆盖栽培好于半覆盖栽培,白膜全覆盖土壤水分含量最高为13.29%,平作栽培最低为5.07%。白膜全覆盖、白膜半覆盖垄作、全膜覆盖覆土、黑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垄作和膜侧栽培处理土壤水分含量依次较对照平作增加162.13%、127.35%、111.11%、104.54%、56.48%、21.83%。覆膜栽培处理当归小区产量均较露地栽培提高,且白膜覆盖较黑膜覆盖栽培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强,当归产量有增加的趋势,白膜半覆盖垄作当归小区产量最高为9.69 kg/16m2,平作栽培最低为4.94 kg/16m2,白膜半覆盖垄作、白膜全覆盖、黑膜半覆盖垄作、黑膜全覆盖、全膜覆盖覆土和膜侧栽培依次较对照平作增产96.06%、91.99%、89.33%、70.71%、58.14%和14.03%。  相似文献   

3.
为黔东南地区早熟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人工打孔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马铃薯品种中薯5号的二级种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和露地栽培4种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出苗率差异较小,均为95%左右。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64~73d,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生育期最长,为73d;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67d;其余2种栽培方式最短。商品薯率为91.2%~94.9%,并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各种栽培方式的产量为2 259.0~2 362.5kg/667m~2,并以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最高;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其次,为2 343.3kg/667m~2;白色地膜覆盖覆土栽培方式最低。经济效益以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最高,纯收入为1 817.0元/667m~2,用工量最少,为2.68个工/667m~2;比其余3种栽培方式增收22.0%~34.2%。在机械化利用率、杂草抑制效果及商品薯率提升等方面,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优于其余3种栽培方式。在黔东南地区,采用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方式种植早熟马铃薯,具有省工、省力、绿色、高产和高效等优点,在生产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播种方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祝试验观察了食用向日葵不同播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覆膜直播表现最好,折合产量45 333.3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40.37%;覆膜育苗移栽折合产量次之,为33 925.9 kg/hm~2,比露地直播增产5.05%。天祝县二阴山区食用向日葵栽培,如为抢市场提早上市,可采用覆膜育苗移栽,选用早熟品种,但面积不宜过大;大面积栽培可采用覆膜直播,选用中熟及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20~140 d的品种均适宜在试验区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冬闲稻田用白膜覆盖、白膜膜上覆土(简称白膜覆土)、黑膜覆盖、黑膜膜上覆土(简称黑膜覆土)、稻草覆盖等5种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兴佳2号’,分析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势、产量和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覆盖栽培方式出苗均比裸地(对照)早,其中白膜覆盖出苗最早,比对照早17 d;与对照相比,各覆盖栽培方式的植株株高、SPAD值和主茎数增加;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白膜覆盖产量最高,为34.87 t/hm2,显著高于白膜覆土的,但黑膜覆盖与黑膜覆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的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5.46%~16.74%;黑膜覆土的绿薯率最低,为2.56%;各覆盖方式的马铃薯龙葵素含量4.65~9.76 mg/100 g,其中黑膜覆盖的最低;块茎镉含量在0.029~0.042 mg/kg,白膜覆盖的最高。综合来看,黑膜覆盖及黑膜覆土的产量较高,且绿薯率、龙葵素含量低、块茎镉含量不超标,较适合冬闲田早春马铃薯栽培。  相似文献   

6.
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研究采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双11,比较了育苗移栽和机械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械收获性能.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油菜主根长,单株生长势稍弱,群体产量高,比育苗移栽油菜生育期缩短22d.机械化一次性收获总损失率比育苗移栽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低8....  相似文献   

7.
对玉米膜侧节水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侧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膜侧栽培、膜内栽培或露地栽培方式中,育苗移栽与直播生育期均无明显差异;玉米膜侧栽培育苗移栽或直播其经济效益均比露地栽培高;而膜侧栽培育苗移栽的经济效益略低于膜内栽培;直播方式膜侧栽培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膜内栽培。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红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红芪白膜覆盖侧沟栽、黑膜覆盖侧沟栽、白膜覆盖垄栽、黑膜覆盖垄栽、露地垄栽和露地平栽6种栽培方式对红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侧沟栽是红芪高产栽培的最佳方式,在此栽培方式下红芪综合性状最优,产量较露地平栽增产56.46%.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收割后复种向日葵(向日葵育苗移栽)较小麦单作具有明显的增效优势。不同育苗时间相比较,育苗时间早,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增加,千粒重增加。相同育苗时间,不同品种间株高、茎粗、千粒重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向日葵复种生产,要选择优势品种并确定适宜的育苗时间和移栽时间。提早育苗并移栽,延长了向日葵生育期,产量增加29.01%~48.85%;不同密度处理,DK909和LH135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育苗移栽和直播是当前广东应用最广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究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 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淹水直播的水稻品种,为广东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 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育成的 25 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模拟大田淹水成苗试验,并在早、 晚两季的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 宜直播的水稻品种。【结果】粤新银占 2 号、粤农丝苗、粤泰油占等 12 个品种的耐淹成苗率达到 80%;通过分 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模式,发现早、晚季直播稻的生育期比育苗移栽平均缩短 7~15 d;田间抗倒伏表型 鉴定表明,有 11 份水稻品种的抗倒性强;产量分析表明,早、晚季直播产量比育苗移栽表现为增产,平均增幅 分别为 0.99% 和 1.25%。【结论】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粤农丝苗、粤美占、五山丝苗、 粤特油占等 4 个品种适宜华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高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栽培方式(CK)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的棉花生育期较CK长12 d,虽然全生育期整齐度和苗期生长势较CK差,但花期和絮期的生长势好于CK,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增产显著。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天水市旱作区进行马铃薯现蕾期揭膜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24 415.95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8 693.4 kg/hm~2,增产率55.29%,差异极显著。马铃薯黑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产量高于白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白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产量高于黑膜覆盖。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较露地栽培提早了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及成熟期;白膜覆盖提早10~17 d,黑膜覆盖提早6~13 d。  相似文献   

13.
按照项目试验要求,安排6组黑白膜同田对比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比白膜覆盖有3点明显优势:一是茎宽、穗粗、穗长、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及产量黑膜均明显优于白膜;二是黑膜覆盖比白膜覆盖有极显著的控制杂草效果;三是黑膜覆盖不易烧苗,得到老百姓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种植鲜食糯玉米采用方块营养土薄膜保温育苗带土定向移栽的全膜覆盖栽培比露地直播鲜穗平均单产增加47.79%;其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排名第一。它能提早播种季节,错开销售旺季和延长供应季节,增加鲜穗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创收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物均可提早冬种马铃薯的出苗期、缩短生育期及提高出苗率,其中白膜效果最大;3种覆盖物均可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及块茎产量,其中黑膜效果最好;黑膜、白膜、稻草包芯的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覆盖黑膜、白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1年3~10月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朱兵责任田进行甘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设覆盖黑膜、透明膜和不覆膜(CK)3个处理,比较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黑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比对照分别增产202%和79%,覆盖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比对照增产185%和50%,黑膜比白膜处理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增产6%和19.6%.覆膜条件下甘薯各器官的干率变化不明显;不同覆膜方式及对照的T/R比值均下降,但覆膜的T/R仍较对照大;覆盖黑膜条件下,甘薯生长前期日鲜重增长速率均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快.[结论]覆膜处理甘薯叶片、叶柄、茎蔓、块根的鲜重均比不覆膜明显增加,尤其黑膜覆盖处理下,甘薯各项指标增加明显,黑膜处理下甘薯块根产量增产79%.覆盖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可在贵州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莴笋采种通常采用秋季育苗大株采种和早春育苗小株采种,这两种方式经过种株越冬贮存和育苗移栽等环节,周期长、费工、产量低.近年来我们采用春季浅沟直播采种技术,使幼苗能在膜下浅沟中生长一段时间,代替了秋季育苗越冬贮藏和早春育苗移栽等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简化了采种程序、降低了成本、并使产量稳定在80~120公斤,比大株采种产量50~70公斤增产了60%~70%,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其采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泉豆12为供试材料,研究覆膜栽培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够促使泉豆12出苗早且长势壮,生育期提早2、3d,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极显著提高产量;且黑膜覆盖效果优于白膜覆盖。  相似文献   

19.
播期和移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移栽对夏玉米生育期、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月5日播种相比,6月13日、6月21日、6月29日播种分别减产8.7%、15.7%、31.5%。6月5日以后播种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25~0.32 d,灌浆期缩短0.12~0.25 d,产量降低100 kg/hm2。河北北部地区夏玉米播种应在6月13日之前,最迟6月21日完成。6月20日2叶期和3叶期苗龄移栽与直播玉米产量及各生育性状没有显著差异。6月25日移栽玉米比直播玉米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增加,秃尖程度降低,最终产量增加34%~39%。说明移栽可以有效解决播期过晚造成的夏玉米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效应及对春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春油菜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效应、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蓝型春油菜青杂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白膜平铺穴播(BPX)、黑膜平铺穴播(HPX)、白膜微垄沟播(BWG)、黑膜微垄沟播(HWG)、黑膜膜侧沟播(HCG)和裸地条播(CK)6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效应和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1)地膜覆盖后,油菜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均较裸地条播(CK)有增加,尤其现蕾期和初花期的增幅较大,较CK分别增加2.51%和3.37%。地膜覆盖能提高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黑膜覆盖在全生育期的保墒效果优于白膜覆盖。(2)地膜覆盖种植使春油菜出苗期和生殖期提前,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6~8d;种植方式对油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与裸地条播(CK)相比,白膜平铺穴播(BPX)的油菜分枝部位提高,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增加,公顷产量增加21.27%;黑膜平铺穴播(HPX)后油菜的产量较CK明显增加16.25%,但黑膜微垄沟播(HWG)、黑膜膜侧沟播(HCG)和白膜微垄沟播(BWG)的油菜产量较CK下降,分别减产15.53%、3.82%和2.87%。(3)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膜覆盖的春油菜通过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和降低角果粒数来提高产量。聚类分析表明以欧氏距离31.10来划分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春油菜可采用白膜平铺穴播(BPX)和黑膜平铺穴播(HPX)。[结论]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冷凉区春油菜栽培可采用白膜平铺穴播(BPX),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