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高温会引发奶牛的热应激,严重者可导致奶牛的代谢紊乱,甚至死亡。因此,夏季防暑降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荷斯坦奶牛热应激及耐热性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斯坦奶牛是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分布全国各地。其产奶量较高、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相对表面积较小、体表被毛短而密,属于耐寒怕热的家畜,适宜温度在5-25℃。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易使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生产性能相应会大幅度下降。同品系的奶牛,个体间也存在着耐热性差异。选择耐热个体,培育耐热品系,为耐热与不耐热奶牛提供不同的饲养环境降低热应激的危害,一直是抗热应激研究的热点。一般根据外界环境情况和奶牛自身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奶牛的耐热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对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畜牧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奶牛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采食量、消化率、血液激素水平、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目前抗热应激的主要措施。未来对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热应激奶牛营养的需求和调节机制、能量分配机制、耐热品种和个体的选择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夏季热应激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制约了乳品质。本文从蛋白质合成前体物——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角度解析乳蛋白含量降低的原因,阐明热应激对乳腺中蛋白质合成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解析奶牛热应激后的生理变化,阐明其分子机制,为缓解夏季热应激奶牛的"乳蛋白降低症"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奶业,每年都因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评定奶牛耐热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利用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建立奶牛耐热性能评定模型。据此模型区分耐热和不耐热牛群,最终建立高产耐热奶牛品种。  相似文献   

6.
夏天,奶牛酷暑难耐,因为奶牛的生理特性是耐寒不耐热,高产奶牛最适的泌乳温度为8~16℃。当气温超过23℃,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体内大量血液流经体表用于散热,流经乳房和子宫的血液减少,导致泌乳量下降。而子宫内血液循环量的减少,使子宫散热困难,内温升高,  相似文献   

7.
奶牛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其泌乳适宜温度为0~20℃,最适温度为5~15℃,环境温度超过26℃时,即可引起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奶牛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张口喘息、出汗增加、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下降等等,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通过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等方法调控奶牛热应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综述了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1培育耐热品种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不同奶牛品种,其耐热性能也不相同,且奶牛耐热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营养负平衡、免疫力降低等,使得奶牛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牧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就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造成的危害进行探讨,旨在为牧场防控热应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属于不耐热家畜,高温会使奶牛产生热应激(中暑)反应,导致产奶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奶牛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将黄连副产物黄连须与其他中药进行了配伍用药,得到复方"息喘平",该复方在治疗奶牛热应激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其生理的环境高温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它通过改变奶牛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奶牛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长期以来,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夏季奶牛饲养的普遍性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乳业的发展,造成了巨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会影响奶牛的各种行为和机体生理生化反应,降低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免疫力,造成代谢疾病和肢蹄发病率升高等,对奶牛造成严重危害,降低牧场的经济效益。耐热奶牛品种(品系)的培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国内外学者在奶牛抗热应激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以源自北欧的不耐热品种荷斯坦牛作为我国主要的奶用品种遍布全国各地,随着其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热应激的表现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南方农区热应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明显。因此,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其生理的环境高温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它通过改变奶牛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奶牛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影响了奶牛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综述日粮营养调控措施,为夏天奶牛热应激提供解决方案,谨供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受到夏季炎热气候的刺激,超过了奶牛本身体温调节能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总和。奶牛经过长期适应,遭受的热应激大都属于慢性热应激。然而,随着集约化饲养密度的加大,加上近几年全球气温升高,使热应激对奶牛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极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并造成减产。热应激引起奶牛生理生化、免疫反应和代谢失调,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包括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繁殖性能,给奶牛业夏季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对评定奶牛热应激的标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奶牛耐热性能的评定指标以及耐热性奶牛品种培育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从遗传角度提高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为减少夏季奶业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荷斯坦牛的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影响产奶量,高温小但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牛奶乳糖含量减少,还可能使奶牛热应激增加,对各种传染病的敏感性提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犊牛初生重下降,而易出现所谓"夏季"疾病.因此,夏季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验证S441分子标记对奶牛抗热应激的影响,挑选有、无S441标记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各9头分别作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对2组奶牛在不同热应激状态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理指标测定中,产奶量随热应激增强而降低,直肠温度随热应激增强而升高,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和单核细胞数(MXD)随热应激增强而下降,但A组变化辐度较B组低,并在一定的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2)在生化指标测定中,随着热应激的增强,2组奶牛的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皮质醇(Cort)的总体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总体均值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A组奶牛较试验B组变化幅度低;其中Se和GSH-Px总体均值在严重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A、B组奶牛的红细胞钾含量均不随热应激条件的变化,且试验A组的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B组。S441分子标记与抗热应激能力相关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奶牛抗热应激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选育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和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并提出加强耐热奶牛的培育、加强营养的控制、加强饲养管理力度和注意奶牛疾病的防治等措施,减少奶牛热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其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当气温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时,奶牛可能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夏季,当气温超过26℃时,奶牛便会产生热应激。奶牛热应激综合症是指奶牛机体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作用于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而使机体引起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86-1688
选取36头临床健康、头胎、泌乳中期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温湿度指数,结合奶牛呼吸、心率、肛温等生理指标,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并测定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16.33%,轻度热应激对此影响不明显。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较轻度热应激显著降低,但与无热应激组相比差别不显著。轻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随热应激程度加深,乳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