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该品种是双流县发兴农作物研究所用DM63A作母本与乐恢18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20号。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13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9 05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32kg/hm2,比Ⅱ优838增产5.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55kg/hm2,比Ⅱ优838增产5.1%。  相似文献   

3.
<正>垦沃1号玉米品种于2010年参加黑龙江农垦区域试验,产量8 521kg/hm~2,较对照增产6.5%;2011年产量9 918kg/hm~2,比对照增产14.17%。2013年生产试验产量12 074kg/hm~2,比对照增产13.1%。2014年在黑龙江省农垦审定并推广,审定号:黑垦审玉2014001。  相似文献   

4.
鄂玉21是宜昌市农科所玉米研究室新近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已于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正在玉米主产区推广应用。1产量表现鄂玉21于2000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量625.07kg,比对照种华玉4号增产19.27%,并表现出果穗大、长势强、整齐度高、植株活棵成熟和综合抗性好等优良特性,被推荐参加2001—2002年度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区域试验。连续两年区试汇总结果:鄂玉21平均667m2产量654.94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5.98%。其中,2001年区试平均667m2产723.…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以‘烟农19’和‘郑州991’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淮麦33’,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1305),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4001)。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结果:2010—2012年江苏省淮北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77.90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6.28%;2012—2013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48.9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9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结果:2011—2013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63.3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83%,增产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94.10%,均值变异系数10.11%,适应度82.34%。2013—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34.00 kg/hm2,比对照增产6.13%,居该组试验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100%。通过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明:‘淮麦33’株型理想、产量潜力高,对黄淮麦区小麦主要病害、逆害具有良好的抗(耐)性,尤其是2010年、2012年赤霉病大发生、2013年倒春寒严重发生的情况下,稳产性突出。  相似文献   

6.
<正>吉龙2号是黑龙江省久龙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金1131为母本,金6112为父本,于2004育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黑审玉2014006。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102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2.3%,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 450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3.5%,居本熟期组第1位,同年荣获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产量1.35万kg/hm2,具有1.50万  相似文献   

7.
白绿17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所于2012年以BL99217为母本、白绿1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黑绿豆新品种。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85.3 kg/hm2,比对照白绿13增产7.2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85.7 kg/hm2,比对照白绿13增产10.9%。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吉认绿豆2021004)。  相似文献   

8.
腾龙 208 是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 XF133 为母本、自选系 XF31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 2013-2014 年参加陕南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 7725.8kg/hm2,比对照豫玉 22 增产 9.3%,13 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具有较好的稳产性。2014 年参加陕南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7351.5kg/hm2,比对照豫玉 22 增产 8.8%。2015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陕南夏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福宁薯14号是以福薯13号为母本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鲜薯产量55665.75kg,比对照增产28.38%;薯干产量12011.55kg,比对照增产11.29%;淀粉产量6910.95kg,比对照增产4.20%。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6。  相似文献   

10.
1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446.3kg/hm2,较对照品种本育9增产12.8%;2001年生产试验产量9 360.5kg/hm2,较对照品种本育9增产11.1%.在黑龙江的哈尔滨、肇州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1区域试验情况 云南省2009~2010年设立常规籼稻品种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13个,2年平均比对照红香软7号增产的品种有7个,平均产量8631kg/hm2、比对照增5.52%。中北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12个,2年平均比对照合系41增产的品种有6个,平均产量比对照增3.32%。  相似文献   

12.
<正>苏两优29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29S×苏恢795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3。1种植表现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55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84kg/hm2,比对照增产8.5%。2012年在共和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3.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489.5kg/hm2,比相部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505.5kg/hm2耐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杭病性、杭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正帮豪玉108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8865×281H组配选育而成。2012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13。该品种生产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品质优。1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9 293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57kg/h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  相似文献   

15.
白绿 16 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 2012 年以白绿 10 号为母本、榆林绿豆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绿豆新品种。2019-2020 年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1698.0kg,比对照白绿 13 增产 14.87% ;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770.2kg,比对照白绿 13 增产 16.46%。202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6.
<正>盐两优22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221S×盐恢888配组,于2007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1。1种植表现2009、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1%。2012年在黄花塘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7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17.
早熟玉米新品种广玉928是以A249为母本、K10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05.0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02.6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12.1%.该品种2009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适合吉林省早熟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金凯7号是以JB43为母本,JP35为父本,以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广适为目标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2-2013年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689.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3.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1213.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 3.4%。该品种丰产性好,容重高、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耐密植;适于吉林省玉米中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6号”是以“克99品(39)”为母本、“克97-10-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420.9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12号”平均增产35.8%;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2591.0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12号”平均增产48.8%。淀粉含量20.6%~25.57%,Vc含量9.77~13.64毫克/100克鲜薯,粗蛋白含量1.77%~2.32%。该品种于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淀粉含量高、高产稳产、抗病,适宜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新品种湘两优396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炜 《种子世界》2014,(3):53-53
<正>湘两优396是由湖南省华容县湘亿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湘39S×L06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94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0%;2010年续试,平均产量8 571kg/hm2,比Ⅱ优838增产5.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56kg/hm2,比Ⅱ优838增产5.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45kg/hm2,比Ⅱ优838增产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