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协定(FTA)有利于两国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xcel函数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新两国的乳制品进出口贸易额测算TII、T、RCA和TCI这4个指数,对比分析FTA签订前后2个时期的指数变化,以及通过Stata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国前5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的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研究FTA对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新西兰乳制品有较大的出口优势,FTA的签署加深了中国进口与新西兰出口乳制品贸易的互补性。引力模型显示FTA与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呈正相关,两国间的GDP差额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正向影响,两国间的运输成本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负向影响,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14日,新西兰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为双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扫去了可能的障碍;2004年6月,两国联合研究小组开始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合作领域以及FTA可以带来的潜在利益进行研究;2004年11月,中国和新西兰FTA谈判正式启动,2006年3月,内容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领域的第6轮市场准入谈判也已圆满结束,这些意味着中新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宽松和自由的贸易环境.农产品贸易是中新贸易中的主要内容,新西兰一直是中国进口奶制品、羊毛、毛皮等产品主要的来源国,而中国也是新西兰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地之一.本文将对中国与新西兰签署FTA后,随着贸易环境的自由和开放,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规模、格局可能受到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新、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发达国家。2006年4月,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新西兰期问,中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签署了包括鹿产品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和文件。这些协议和文件分别是《中新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新政府文化协定》、《新西兰可食性鹿产品输华卫生要求议定书》和《中新关于教育与培训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5.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1,7(10):51-54,58
近年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呈现新的特点,进口量和进口额激增,进口均价大幅升高,奶粉超过乳清成为进口最多的品种,自新西兰进口激增,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影响乳制品进口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国内频发乳制品安全事件导致信任危机,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依赖性不断提高;中国原奶供应紧缺,奶粉进口需求明显扩大;国内原奶价格持续攀升,进口成本优势促使奶粉进口大增;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助于扩大乳制品进口;中新自贸协定优惠税率使乳制品进口更集中于新西兰。展望2011年乳制品进口贸易,国内原奶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难以缓解,乳制品进口将延续上升趋势;国际市场乳制品供求偏紧,进口乳制品价格将继续上扬;特保机制影响有限,新西兰乳制品进口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中新贸易不断获得新突破。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本研究介绍了中国与新加坡现行的重金属限量标准与法规,并从重金属检测项目、农食产品种类和主要农食产品限量指标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中国出口农食产品应对新加坡重金属限量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世界乳制品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世界乳制品贸易网络特征,并运用QAP分析法探究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世界乳制品贸易联系依然较为松散,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和核心枢纽辐射的网络格局,出口贸易两极分化严重,进口贸易逐渐均衡化。(2)从局部来看,荷兰、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是世界乳制品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贸易网络的枢纽节点和“桥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南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也发挥着最重要的“桥梁”作用,世界乳制品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了内外联动的四大社团。中国处于全球乳制品价值链的低端,独立性和中介性均较低。(3)国家间是否接壤、区域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会较大程度地促进两国之间的乳制品贸易规模,各国的GDP差异、城镇化率差异、经济自由度差异、奶牛养殖规模差异、乳制品产量差异也会对世界乳制品贸易网络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间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却未对世界乳制品贸易网络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中国居民对乳制品需求及层次的日益提高,但是国内市场的供应不足及不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推动了乳制品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分析综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2007年到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及其同中国乳制品贸易额等方面的数据,运用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针对影响中国乳制品进口的核心要素做出剖析。结果显示: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量和贸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呈正比,和人口数量(Pop)比,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对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较大。提出主动拓展贸易伙伴国的范畴,特别是重视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协作,重视进口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大对国内奶农及乳制品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用1994—2013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研究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新自贸区)建立前后两国羊毛贸易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新自贸区的建立使得中国从新西兰羊毛的进口量和对新西兰羊毛的出口量均不断增加,中新羊毛贸易在中国羊毛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提升;自贸区的建立提升了两国羊毛产业内贸易水平,但二者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新两国羊毛贸易保持着较强的紧密程度,自贸区的建立使得这一紧密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西兰对中国的羊毛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且两国羊毛贸易具有互补性,但是自贸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西兰羊毛的出口比较优势和两国羊毛贸易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业经贸合作密切,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为准确把握韩国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本文重点就韩国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进行探讨,并详细阐述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农产品降税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自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新加坡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因此研究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动态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2003—2017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水产品方面的有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研究表明:伴随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水产品贸易规模逐渐增加;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与新加坡进口结构不匹配尤为明显;中国水产品综合竞争力低于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在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上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以及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037类深度加工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立,乳制品进口关税逐年下降,贸易壁垒逐步解除,中国进口新西兰乳制品数量激增,国内奶业的发展受到威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中国奶业损害预警模型,实证分析了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的损害。研究表明,中国奶牛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中国原料奶缺乏成本优势,乳品企业大量进口低价工业奶粉导致中新自贸区对中国奶业造成了损害威胁,其中,对液态奶产业的潜在损害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澳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密切,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正式签署。为准确把握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本文重点就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进行探讨,并详细阐述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农产品降税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与冰岛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14年《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两国如何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加强农业合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自由贸易协定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与冰岛的农业生产、贸易现状、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双方农产品降税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判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从宁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签发了一份中国—新西兰白贸区原产地证书,由宁夏某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出口到新西兰的辣椒粉,能够享受到“零关税”优惠待遇。据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生效以来,宁夏签发的首份中国—新西兰优惠原产地证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澳乳制品贸易,分析双边自贸协定实施对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以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乳制进口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税率对我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乳制品贸易和经济效应,并以模型运算结果为基础,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中国及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利用生产成本、出口价格以及相关国际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中新FTA签订生效,运用引力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我国羊肉出口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羊肉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国内市场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与出口对象国(地区)距离、中国羊肉产量与汇率是影响我国羊肉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议抑制了中国羊肉出口。最后,从立足国内生产、引进国际资源、加强农牧产品质量监管、发展周边国家贸易以及借助自由贸易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泰国水果出口量大涨,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水果出口同比增长了17%。泰国贸易谈判部(Trade Negotiations Department)总干事素帕威图姆表ZK, 2018年泰国出口了26. 5亿美兀的新鲜水果,这主要是得益于自由贸易协定(FAT)的推动。目前与泰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和中国香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乳制品生产大国,也是乳制品消费大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对中国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乳制品贸易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乳制品贸易呈现出贸易逆差大,出口品种单一,以奶粉为主的乳制品进口数量激增,对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乳制品出口大国的依赖度不断增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奶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本研究从强内功、调结构、增服务、重预警、树品牌和有取舍6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国及世界牛肉生产与贸易状况,利用生产成本、出口价格以及相关国际竞争力指数对中国牛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指标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未含港澳台地区,全文同)牛肉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是牛肉生产大国但却是出口小国,贸易逆差逐年拉大;牛肉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国内市场处于供求紧平衡;出口对象国(地区)GDP、是否为内陆国与中新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正式生效是影响中国牛肉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未来需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发展对中国肉牛产业的影响,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