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责任到户,农民的个人生产能力得到尊重,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经营自主决定,农事管理自我安排,农业生产由被动变为主动,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因此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农业生产力快  相似文献   

2.
农村是年轻人创业的广阔天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耍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在有限的农业资源上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民的务农收入,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该地区农业生产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前十年耕地减少近53333.3公顷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效的控制农业生产的总体经济投入成本,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逐渐发展农村经济,还可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本文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和未来发展形式进行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职教 促进科技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进程中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科技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已经成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大规模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则是有效促进科技转化的一项带根本意义的战略措施。对此 ,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依靠科技进步 ,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1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村由于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 ,找准了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7.
李海珍 《甘肃农业》2006,5(6):93-9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可持续性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劳动者数量适中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能否正确引导和培养这一弱势群体,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农村“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以其率先发展的理念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全力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以品牌农业为依托发展都市农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新“三资”投资农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成效明显,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改革,使长期隐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明显地游离了出来.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又全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相分离,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劳动大军流动潮,国家也及时调整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允许农民以各种经济形式从事工商业劳动.贵州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进程相对缓慢.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直接影响着贵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所谈的转移是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于传统农业向就业于其它产业、行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包干到户”所以能成为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典型形式,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是否是采取的暂时措施两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包干到户”所以会被广大群众采用,归根到底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状况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力本身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力当中人和物两个因素从质和量的结合上都能彼此制约、彼此促进,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它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较正确地贯彻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成了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人,因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不变,责任制形式则会随生产发展逐步完善。“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由于它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管理农业经济的较好形式;它本身的容量较大,能适应生产力差距较大的各地区生产和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也符合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因此它不是临时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防御能力差,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农村风险保障机制,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的一件大事,是为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安定农民生活,搭起一个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破坏的“安全屏障”。 一、农民企盼保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分散经  相似文献   

12.
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经济组织 ,是广大农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自愿组织起来的利益联合体 ,是为解决联合体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而实行自我服务的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由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 ,在约定的项目上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 ,包括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供给不足向供…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已不只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劳动者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素质越高.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增加农民收人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力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就要求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在党的二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15.
汪东志 《新农业》2011,(10):54-55
北镇市地处辽宁西部,20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3.5万,劳动力20.5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198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98~2000年全市完成土地延包30年。农村土地流转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产生的,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土地流转呈现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贵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94020340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探讨/相重扬/j中等农业教育一1993,(4)一16一19 一、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1、农民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急待提高.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其中90%在农村,80%是妇女.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过低,已严重地影l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2、地区间有很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高于内地及边远地区.3、每年有一大批小学、初、高中毕业生留在农村.4、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外移.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职教的内容应由种养业向加工业延伸;由单纯的传授技术向生产技…  相似文献   

18.
高明英 《农业与技术》2013,(12):232-232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过程,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劳动者就业率;发挥优势,拓展职能,提高学校开展培训能力;结合实际,方式灵活,提高学校职业培训效果;注重质量,培育特色,创立学校培训项目品牌;建立就业网络体系,搞好输出转移能力等多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强化对农业的智力投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发展商品经济的制约,指出强化智力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任务的重要前提。並从主客观上寻找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较低的原因。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认识;实行农村教育的“双轨制”;重视和发挥农村能人的科技示范扩散功能;大力发展劳动力等双向交流;国家投入要转为物质投入与智力投入並重。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解决承包地分散、种田效益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自发地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进行着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党中央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予以肯定,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