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硅胶压印技术观测水稻叶片正面的气孔密度、大小和开度,所得数据用GIMMS计算机软件绘制成气孔特征分布等值图。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间气孔开度变异甚大;在叶片不同部位,以叶片中部的气孔开度较大,叶片基部的气孔开度较小;叶片顶部和边缘的气孔开度因测定时间而异。气孔大小和密度的分布也有很大的不均一性:叶片边缘气孔分布最多,叶片顶部气孔分布最少;保卫细胞则以叶片顶部的最大,叶片边缘的最小。讨论了试验结果对气孔生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取自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高山红景天叶片气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山红景天叶片气孔的大小、开度和密度等特性有一定的差异,且其影响因素较复杂,总的趋势是取自高海拔地区的高山红景天气孔较大而密度小,取自低海拔地区的高山红景天气孔较小而密度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黄瓜果期不同叶序对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开度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探索为试材进行模拟试验,利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和数码测距软件对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开度、开张比、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气孔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黄瓜植株叶序的增大,气孔长度、宽度、开度、开张比均有增大的趋势;叶片气孔密度则随叶序增大有减小趋势;与第3张叶片相比,叶序的增大对叶片气孔指数无显著影响。在同一叶序条件下,叶片上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开度、气孔指数、开张比均高于下表皮,而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则明显高于上表皮。本研究有效证明叶龄对气孔的形态、开度、开张比及其气孔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为黄瓜生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S3307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L-1S3007处理的气孔密度比CK减小10%~20%.不同浓度S3007处理的早熟禾叶片气孔开度不同程度减小,25mg·L-1S3007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比CK减小20%~35%.分析认为,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减小,使气孔蒸腾阻力增加,有利于降低叶片水分散失,提高叶片含水量,增强草坪草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对2个种,19个品种的葡萄叶片气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叶片气孔在大小、形态、密度、气孔指数几个方面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气孔小并形成下陷气孔·抗性旱弱的品种气孔较大并突出叶表面;气孔密度越大,气孔指数越大,抗旱性越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气孔大小不同,干旱条件下,气孔较小;不同品种小气孔开度的日变化差异很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抗旱性差的品种其日变化呈双蜂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6.
典型粳稻植株气孔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改良刮制法观测了典型粳稻品种秋光剑叶、叶鞘、穗颈及颖壳的气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剑叶背面气孔分布有一定规律性,但此规律性常因气孔行的突然中断被削弱。剑叶背面气孔密度纵向变化呈偏态分布,叶中部气孔密度大于叶基又大于叶尖部;叶中部气孔长度最小,气孔宽度最大。剑叶背面横向气孔密度呈中部最大的正态分布,气孔大小变化不大。叶片边缘气孔行不分组。本研究还发现,中脉和叶鞘上亦有气孔分布,而且中脉上的气孔密度在所测各器官中最大,叶鞘上的气孔密度约为剑叶背面气孔密度的1/3左右。穗颈上有少量气孔分布。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枣树叶片表皮气孔分布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栽培2个品种的组培苗(骏枣、木枣)和3个品种的嫁接苗(梨枣、狗头枣、掉牙枣),胁迫46 d后取5个品种不同浓度梯度上的叶片,用煮沸法撕取叶片表皮,研究枣树叶片表皮气孔的分布,气孔大小(气孔长度与宽度)、气孔密度与干旱胁迫的关系,及气孔大小与气孔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5个品种枣树叶片气孔密度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长度和宽度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在干旱胁迫下气孔大小(长度与宽度)先减小后增大;密度与长度、宽度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同根际温度处理对番茄叶片气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34-1236
采用营养液深液流循环栽培法,分别对根系进行(23±1),(28±1),(33±1)℃的处理,并对植株叶片气孔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根际温度的升高,叶片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的长、宽分别呈下降趋势;气孔密度呈增大趋势。说明根际温度升高,导致植株处于干旱胁迫,植株为了适应干旱胁迫,气孔结构及分布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短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片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紫花苜蓿在不同浓度(0,0.3%,0.9%,1.5%)NaCl溶液处理下气孔的适应性变化。通过对苜蓿叶片的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开度、气孔密度及潜在气孔导度指数等气孔特征的观察,探讨气孔特征与耐盐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苜蓿叶片在盐胁迫24 h后,除气孔密度变化不明显外,其他指标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盐胁迫24 h后气孔密度才开始增加,而其他指标则随盐浓度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现象。这说明在盐胁迫下,苜蓿叶片通过调节气孔大小及开闭来减少水分蒸腾的同时,还通过增加气孔数目来维持光合作用,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大小及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土壤中度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的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增大,气孔的长、宽明显减小。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8664^**),气孔密度与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93l5^**),气孔密度与宽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8782^**)。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气孔的显微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孔开度逐渐变小直至关闭,且不同基因型玉米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光诱导的气孔开合是植物调节吸收 CO2 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原因,探讨不同光环境下植物 气孔特征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北方广泛栽培的具有异形叶特征的 3 种圆柏属植物为 研究对象,应用 NaClO 法制片,对气孔特征进行观察与参数测定,分析同一生境下短期光照变化(日变化)与 长期光照差异(树冠阴面和阳面)下叶片的气孔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3 种圆柏属植物叶有两种叶形,其中 鳞形叶气孔分布在近轴面和两鳞形叶交界处的远轴面上,刺形叶气孔仅分布于近轴面且有两条明显的气孔带。 日变化下 3 种圆柏属植物叶片保卫细胞宽度中午比早晨分别显著减小 0.06%、0.09%、0.09%,气孔开度显著增 大 27.6%、24.3%、24.3%,且二者呈负相关,但中午保卫细胞长度和气孔密度与早晨无显著差异,表明 3 种植 物主要通过保卫细胞宽度的收缩调节气孔开度以适应短期光照变化。【结论】3 种圆柏属植物阳面叶片保卫细胞 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度与阴面叶相应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前三者均与气孔开度具有显著相关, 表明 3 种植物依赖于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的伸缩来改变气孔开度和气孔密度,以适应长期光照差异。气孔特征 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对长期和短期光照适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水稻剑叶气孔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剑叶的气孔密度。结果表明,水稻剑叶中部的气孔密度通常高于基部和尖部,而基部与尖部之间气孔密度的大小却没有一定规律,剑叶气孔密度是高值出现的位置因类型而异,最小值的位置通常位于叶基或叶尖。一般情况,剑叶中部的气孔密度与剑叶的平均气孔密度较接近,可用来代表整个叶片的气孔密度。各类型水稻剑叶气孔密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变化形式各异,变化图形曲线存在着蜂和谷。  相似文献   

13.
杨金华  朱美秋  杜克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60-10861,11002
[目的]探寻试管苗叶片气孔行为异常的原因。[方法]利用指甲油涂抹撕取法将转基因败育毛白杨雄株试管苗与10年生植株叶片下表皮制成切片,并对其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开度日变化、气孔开张率日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管苗气孔密度小于140年生植株;试管苗气孔明显比10年生植株气孔大;试管苗气孔开度日变化呈明显波峰状,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10年生植株曲线平稳,无明显波动,且试管苗气孔开度大于10年生植株;试管苗气孔开张率在一昼夜均为100%,10年生植株气孔开张率在一昼夜呈双曲线变化。[结论]转基因败育毛白杨雄株试管苗与10年生植株气孔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及气孔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叶片上、下表皮细胞近长方形或正方形,均覆盖一层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同,角质层平均厚度分别约为14.78μm和12.53μm。在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变化较大,叶中脉处的表皮细胞最大,为152.20μm×37.59μm,长/宽约为4.05;气孔区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大小起伏较大,最大细胞为154.8μm×29.6μm,最小为43.1μm×47.1μm,平均大小为83.89μm×45.31μm,长/宽约为1.85;非气孔分布区的表皮细胞平均大小为99.13μm×40.17μm,长/宽约为2.47。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呈带状,每条气孔带含8~12列气孔,气孔密度为98~159个/mm2。雌雄植株不同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均从基部到株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雌雄植株同一高度叶片的气孔密度变化差异不大。在同一高度的叶片中,阳面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高于阴面叶片;在同一叶片中气孔密度最高的区域在叶片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少,与叶片着生植株的雌雄、方位和高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苹果叶片气孔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研究包括8个种,28个品种类型,测定了气孔密度和大小,根据取样研究认为:只人舍去叶片两端和边缘,避开主侧脉,其余任何部位均可取样,气孔性状在苹果属不同种,品种以及芽变人的不同品系间均有显著性甚至极显著的差异,二倍体气孔密度大于三倍体,普通型大于短枝型,气孔大小与密度成负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气孔是一个稳定的遗传性状,可以做为研究果树遗传育种,区别品种,类型的重要微观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表皮细胞数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发育的机理,以番茄、辣椒和茄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印迹法对茄果类蔬菜作物幼苗叶片的表皮细胞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辣椒、茄子不同节位的上、下表皮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增加趋势,细胞直径及气孔器大小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近轴面及远轴面的相同节位,茄果类蔬菜作物间细胞直径、气孔大小、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大小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7.
开瓶炼苗对菜用大黄组培苗气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菜用大黄组培苗开瓶炼苗过程中叶片气孔的特性。结果表明,菜用大黄组培苗经直接开瓶炼苗0~14 d,气孔大小、气孔长径、气孔宽径随开瓶炼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并趋向稳定;气孔的关闭率随开瓶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达到76.5%;14 d炼苗结束后,叶表皮细胞密度显著增加,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稍有增加,但不显著。闭瓶炼苗7 d、然后开瓶炼苗7 d可以较快恢复菜用大黄组培苗叶片气孔关闭的适应能力;显微观察发现,不同开瓶时间处理对叶片表皮气孔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影响,有光环境与无光环境对炼苗最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结合番茄叶片结构特点,采用6种表皮制片技术对番茄叶片下表皮进行装片,并对不同方法的制片过程和观察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叶片薄,表皮为单层细胞,其上着生有丰富表皮毛,下表皮与疏松的海绵组织相邻;表皮撕取法和透明胶带粘取法可以真实地观测气孔大小、密度等静态性状指标和气孔开度等动态行为;因番茄叶柔软,刮片法对操作要...  相似文献   

19.
水稻叶片气孔分布与气孔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水稻叶片的气孔分布与气孔密度。结果表明稻叶下表面气孔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表现出一定的规 律性。气孔在脉间区纵向排列成行;叶缘和主脉附近气孔分布较均匀;其他脉间区气孔行可分为两组,组内气孔行数因品种、 叶位和叶片上的具体部位而有差异。同一叶片气孔行数的顺序是基部>中部>尖部。稻叶气孔密度是籼稻普遍大于粳稻,且 籼稻、偏籼稻、粳稻和偏粳稻4种类型气孔密度的大小顺序为籼稻>偏籼稻>偏粳稻>粳稻,表现出明显的类型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叶片微观结构来适应环境,本文研究了不同叶龄与叶位鸢尾叶片的气孔特征与叶脉网络结构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片刚刚成熟时,近/远轴面气孔密度和叶脉密度高于幼叶和老叶,气孔大小则小于幼叶和老叶。从叶基到叶尖,近/远轴面气孔密度、纵脉密度、横脉密度以及叶脉密度逐渐增大,而近/远轴面气孔大小与网眼空隙面积却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叶片刚刚成熟时,代谢较旺盛,抗性较强;叶片中间部位更能代表整个叶片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