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S.A.Eberhart和W.A.Russel回归分析法,运用回归系数(bi)、离回归均方(S2di)二种稳定估测参数,对1990~1991年天津冬小麦区试品种进行了分析,初步测定了品种的丰产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TBT6、津化1、唐86~6043三个品种属于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玉米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模型Yij=μi βiIj δij对2000年河南省玉米区试(套种组)品种在多个试点下产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属于高产稳产类的品种有新单22、郑单518,高产不稳产品种有4个,低产稳产品种1个,低产不稳产品种有8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Tai法对1993年黄淮烤烟良种区试6个烤烟品种的产量、产值和均价三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5%的概率保证下,6个供试品种均属平均稳定性品种。CT9203、NC89和6464三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和稳定性综合表现较优,是较为理想的丰产、优质且稳定性强的类型。农大31虽品质表现较优,稳定性中等,但产量、产值平均值较低且稳定性差。其余品种性状的平均值及其适应性综合表现较差,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4.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度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组分稳定性不够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广西甘蔗育种四大优良亲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35年(1956-1990)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的亲本组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表明,用从国外引进的CP49/50、Co419和国内自育的F134、华南56/12等4个品种作为父、母本选配杂交组合的次数均在100次以上。直接育成品种13个,占广西自育品种的86.6%。其中,用CP49/50育成品种8个,占53.3%;用F134育成品种5个,占33.3%;用华南56/12育成品种4个,占26.7%;用Co419育成品种3个,占20%。从上述4大优良亲本的系谱中可以看出,广西35年来育成的15个甘蔗品种皆含甘蔗热带种、印度种和割手密三大"种"血缘,种质血缘比较贫乏。因此,在今后的甘蔗育种中要不断探索我国丰富的割手密资源以及其它甘蔗近缘植物的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新复级差法和Finlay-Wilkinson模型、Francis-Kannenberg模型对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凉山州菜豆多点试验的6个品种在6个试验场点的数据资料进行产量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芸选108-7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芸选23-5属于较高产、不稳定性品种,南芸3号、奶花菜豆属于较低产、稳定性品种,高芸1号、芸杂05-2-81属于低产、不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甘薯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分析新疆各试验区的鉴别力,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甘薯新品种,为新疆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新疆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的5个甘薯品种、3个试验点综合评价,分析5个甘薯品种的稳定性及丰产性,以及3个试验点的鉴别力。【结果】Z15-1和H6-1的稳定性较强,徐薯18号的稳定性较差;Z15-1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可作为示范推广品种;H6-1、印尼紫薯属于低产稳产品种;烟薯25号和徐薯18号属于高产不稳产品种;乌苏试验点对品种的选择性最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伊宁试验点对品种的鉴别力低。【结论】Z15-1整体表现较好,可在新疆甘薯产区推广种植;烟薯25号和徐薯18号属于高产不稳产品种,可在局部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麦秆锈菌新致病小种21C3CTR致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国内16个小麦主产省收集的112个小麦主栽品种及抗源,分析测定秆锈菌新致病小种21C3CTR的致病谱,并与国内另7个致病小种21C3CKH,21C3CKR,34MKG,34MKH,34C2MKR,34C2MFG和34C2MFR的致病谱进行比较。21C3CTR的致病谱为43.8%,另7个致病小种的致病谱则分别为44.6%,48.3%,52.7%,52.7%,56.3%,45.5%,66.8%。21C3CTR的致病谱除比21C3CKH高外,比另6个致病小种都低,与34C2MFR的差异已达极显著水平。说明21C3CTR(Srll毒力)的出现引起抗病性丧失尚不十分严重。其原因是尽管21C3CTR对Srll有毒力,但对国内生产品种及抗源出现频率最高的抗秆锈病基因Sr5不具有毒力,制约了其致病谱。通过测定还明确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小麦品种抗秆锈病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阐明了各省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建议今后秆锈病测报重点应放在品种抗性差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1992年,以生命表技术比较了晒黄烟8个栽培品种对烟蚜的感虫性.结果表明,以净生殖率(R0)而言,小花青显著小于渔涝烟、湘潭香叶、湘潭漂叶、寸三皮、大宁旱烟等品种;而平均世代历期(T)、内禀增殖力(rm)及周限增长率(λ),则各晒黄烟品种间均无明显差异.以烤烟主要栽培品种中的感蚜住弱的NC-89及中感品种NC-60作对照品种,则小花青感蚜性与NC-60近似,其余晒黄烟品种则均较感蚜.  相似文献   

10.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98年用不同类型19个水稻品种在全国13个试点的分期播种试验和1989年的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结果表明:结实期日均温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最显著温度因子;大部分品种的AC与结实期温度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高AC品种在较高温度下的AC最大,而中,低AC品种的AC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品种的最大AC值,AC对温度下达到品种的最大AC值,AC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温度的高低有关,并存在品种类型间的差异,AC主要受结实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稳系数(HSC)估算马铃薯新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全国马铃薯东北片1990年区域试验6个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HSC)与平均产量呈较高正相关,与标准差(S)呈弱相关,与变异系数(CV)呈中等正相关。回归系数(b)与x呈中等正相关,与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V呈较高正相关。参试品种的S、CV和产量的稳定性有关,产量高低与稳定性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12.
1988年用不同类型的19个水稻品种在全国13个试点的分期播种试验和1989年的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结果表明:结实期日均温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content,AC)的最显著温度因子;大部分品种的AC与结实期温度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高AC品种在较高温度下的AC最大,而中、低AC品种的AC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品种的最大AC值,AC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温度的高低有关,并存在品种类型间的差异;AC主要受结实前期的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甘蔗育种的历史悠久,成绩显著,首先是引种,先后引进27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种,其中以NCO310为最好,贡献最大,1920年开始甘蔗杂交育种,到1979年先后育台糖品种(F)178个,由1979年起台湾将新育成的品种改为新台糖品种(ROC)称号,到1995年共16年,先后育成命名为新台糖的品种21个,目前的才老台糖品种基本上被新台糖品种所代替,1995年台湾推广商业品种18个,其中,老台糖品种只  相似文献   

14.
研究建立了一套适于我国北方马铃薯主栽品种东农303外源基因导入的体系,并成功地将烟草病原蛋白基因导入该品种.结果显示,块茎外植体比其它外植体更适用于基因导入。农杆菌浓度对T—DNA转移有明显影响,5×108CFU/mL是较适宜的浓度.组织化学和分子印迹杂交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入马铃薯染色体组中。试验选出8个转基因个体,将通过无性系繁殖,进一步鉴定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红小豆丰产性及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第一轮(2001~2002年)国家红小豆品种区域试验所选用的9个红小豆品种(品系)在40个试点(两年)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丰产性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937-6325属于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保8824-17属于中产、稳定型品种;9218-816、辽红1号和冀红3号属于中产、平均稳定型品种;宝清红小豆属于较低产、平均稳定型品种;B3605、保876-16属于中产、不稳定型品种;白红3号属于较低产、不稳定型品种。同时也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对作物区试品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评价14个来自中国和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泰国区域中心(ARC/AVRDC)的辣(甜)椒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黄瓜花叶病毒(泰国分离物)的抗性,用DAC-ELISA检测病毒,苗期,VC16a表现高抗,其余13个辣(甜)椒品种病率的66.7%~100%,均归为感病品种,成株期,“VC16a”和“苏椒14号”2个辣椒品种表现抗病,病率垃为8.33%,“黄椒2号”,“Bangchang”及“苏椒5号”表现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南疆海岛棉区试的1991、1992年,4个地点、8个品种(系)纤维含糖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受控于品种特性,以品种为单位的纤维含糖量的遗传力为82.3%;南疆区域内的不同地区,纤维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纤维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年际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纤维含糖量的主要原因;不同品种纤维含糖量的稳定性表现不同。因此,通过品种选育可望较大幅度地降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  相似文献   

18.
对1993-1994、1994-1995两个年度的北部冬小麦区域试验进行了产量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京411、京农88-66属于高产稳产的品种,CA9070、河农92鉴7是低产不稳定的品种。还对品种的产量因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这对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品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作者指出育种过程中要对保持稳定足够的亩穗数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8个有代表性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的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平均为7.4621%,多数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居中、稳定性较好。综合戊聚糖含量,稳定性参数b和s2d来看,豫麦34号属于戊聚糖含量低,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RAPD技术,从60个随机引物(10bp)中落选出了31个引物,能在供试的7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同品种(系)间扩增出180条稳定性较好的多态性片段.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品种(系)明量地聚为三类,其中同属于株1S体细胞诱变来的SV5,SVl0发生了较大的变异,相似系数均小于0.470,而SVl和SVl4变异较小,相似系数均大于0.890.H155与杂交亲本培矮64S的遗传差异较小,与杂交亲本株1S的遗传差异较大.该结果与田间农艺性状相符:另外,从7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品种(系)的整体来看,相似系数均较大,说明遗传差异较小,遗传背景单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稻杂种化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