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2002年所内种植F5,并于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7741。  相似文献   

2.
丰收2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1998年以克交96-194为母本、绥96-8104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9-2000年所内种植F1~F2,2000年冬海南岛种植F3,2001年所内种植F4,2002年所内种植F5,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8321.  相似文献   

3.
垦丰1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1992年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配制杂交组合,1993~1997年所内种植F1~F5代,并于F5代决选,品系号为垦97-402。1998~1999年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2年进行生产试验。于200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河4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1997年以黑交92-1544为母本、黑交94-121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原品系代号为黑交00-1152。2007年初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0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为CNA20070227.0)。黑河43号的种植面积之大,种植范围之广,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合玉27(原代号合823)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高产玉米研究所以合选05为母本、合选09为父本杂交育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35。2009-2011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8区预备试验,2013-2014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47.2kg,比对照克玉15平均增  相似文献   

6.
<正>克春1号小麦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6年以克95-731为母本、克95R-498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系谱法选择,2002年在杂种F6决选,品系代号为克02-368。2010年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春1号。1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
马勇 《中国种业》2015,(7):76-76
<正>克春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在2002年以克00-922为母本、加麦1号为父本,配制组合采用有性复合杂交方式,经系谱法选育的春小麦品种,经过2003-2008年共6代选择,于2008年决选,其品系代号为克08-103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旱、耐湿、秆强、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克春10号,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及相似生态区种植。1品种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春性,从出苗至成熟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以引进国外小粒大豆种质日本小粒豆为父本、以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有性杂交,组合号为2002141,2012年冬季海南三亚种植F1,按照单株收获;2003年所内种植F2,秋季经过田间鉴评,按照株系进行选择;同年冬季种植F3;2004年所内种植F4,按照产量性状进行单株选择;2005年所内种植F5,并与F5决选品系,编号为05-1478;同年冬季南繁扩繁种子.2006-2007年进行全省区域试验,2007年同时进行全省生产试验,2008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合丰54号.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也适宜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呼盟等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正>合玉25于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合系628为母本、合系640为父本杂交育成,原品种代号合玉273,2015年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5047。2008-2010年在佳木斯分院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第7区区域试验,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第8区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合丰56号原试验代号为合交02-55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98年以九三92-168为母本,与合丰41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0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合农60(原试验代号为合交98-166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以北丰11号为母本,Hobbit(美国矮秆品种)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代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为窄行密植专用品种,2010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2.
克春19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根据市场对强筋小麦需求,以克00-63/克00-2031为母本,以龙06-29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区域、生产试验,产量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4%,田间抗倒伏性强且抗穗发芽,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3.
抗线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 《作物杂志》2009,25(4):106
1选育方法及经过抗线大豆新品种嫩丰2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于1997年以合丰25为母本,安8711-27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组合代号嫩9702。1998~2001年种植F1~F4,进行杂种后代选择;2002年F5代决选,品系代号嫩9702-2。2003~2004年在所内进行品种鉴定和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全省大豆生产试验,并于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推广。由于该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丰产性好,2008年被列入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8cm左右  相似文献   

14.
马勇 《中国种业》2016,(11):66-67
<正>克春1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2001年以克00F5-1817为母本、新世纪9号为父本,经过系谱法选择,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代选育在2007年决选,其品系代号为克07-1370。该品种具有苗期抗旱、分蘖力强、植株繁茂性好、结实期耐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优良等特性,各项试验结果表现良好,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审定标准。2016年3月通过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6033,并命名为克春11号。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克玉1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HB410为母本、自育自交系HA131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201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8034,品种定名为克玉19。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械化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魏超  邓敏 《种子世界》2013,(7):49-50
大豆品种克山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用(黑河18×绥农14号)F1为基础材料卫星搭载,经过航天诱变育种而成。2009年由品系代号为克航辐05-829的太空大豆,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克山一号,产量2700kg/hm2左右。克山一号可减少大豆重迎茬带来的为害,是高产创新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垦农四号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经过 垦农四号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大豆育种室于1981年以九农13号×绥农4号有性杂交育成的.1982~1986年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选择法.1986年选出稳定品系,1987~1988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1989~1991年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2年2月通过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克新2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superior作母本、Hampton作父本杂交育成,系统编号为克97G8-4.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薯2008001.  相似文献   

19.
克春130290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龙00-0098为母本、克06F1-4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88 d左右,产量突出,品质优良,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山1号为母本、黑河2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大豆新品种克豆4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蛋脂均衡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