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技术,研究瘤胃混合微生物对糠麸类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作用。试验采集3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以不同来源稻糠、玉米麸、麦麸饲料为底物,测定厌氧发酵3、12、24、48和72 h饲料植酸磷的消失率。结果表明:1)糠麸类饲料植酸磷消失率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在发酵至24 h时,植酸磷消失率趋于90%以上。2)不同来源的同种糠麸类饲料间植酸磷的潜在降解率和降解速率明显不同。3)3种糠麸类饲料比较发现,麦麸饲料的植酸磷潜在降解率可达到100%(P<0.000 1),而玉米麸(95.58%)与稻糠(96.82%)饲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磷降解速率呈现为稻糠>玉米麸>麦麸(P<0.000 1)。由此可见,瘤胃混合微生物能很好地降解富含植酸磷的糠麸类饲料,且降解作用在不同饲料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500、1000、1500U/kg),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条件下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植酸磷的降解率与植酸酶添加量的关系为1500U/kg>1000U/kg>500U/kg。饲料中添加500U/kg植酸酶可分解70%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000U/kg植酸酶可分解85%左右的植酸磷,添加1500U/kg植酸酶可分解93%左右的植酸磷。1500和1000U/kg组植酸磷的降解率在催化3h后基本趋于平缓,500U/kg组植酸磷降解率在催化4h后趋于平缓。在20~40℃范围内,植酸磷的降解率随催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pH值1.5~6.5范围内,植酸磷降解率有两个高峰点,分别出现在pH值为2.5与5.5,在pH值为6.5时,各组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最低。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家禽日粮中含有较多的植酸磷。肉鸡对磷的需要量较高 ,但体内缺少利用植酸磷必不可少的植酸酶 ,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 ,大部分植酸态磷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污染环境并使饲料成本增加。目前降低肉鸡日粮总磷水平和粪磷含量的主要途径有 :1 )准确测定不同阶段肉鸡磷的需要量和饲料中可利用磷的含量 ;2 )应用代谢调节剂提高磷的利用率 ;3)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减少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对营养物质消化的不利影响 ;4)利用阶段饲养法经常调整饲料配方 ,更有效地满足肉鸡对磷的需要量 ,减少过量摄入 ;5 )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6)使用高有效磷 (低植酸磷 )…  相似文献   

4.
易中华 《中国猪业》2008,3(12):50-53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5.
植酸磷的可用性及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目前猪及家禽饲粮中谷实类、饼粕类等植物性饲料占很大比例,在我国其中尚含有相当比例的糠麸类饲料。这些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形式存在。长期以来,围绕猪和家禽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及其中有效磷的评价,各国学者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植酸磷利用率的研究,着重评述饲粮钙含量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植酸磷及其可利用性植酸磷指植物性饲料中以植酸盐形式存在的有机磷。植酸盐即肌醇六磷酸盐,是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 动物体内矿物质种类很多,其性质差异也很大。在矿物质中,禽畜对钙和磷的需要量最多。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体组织和脏器含有磷多。磷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以及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也是必要的。饲料中无机磷的利用率可视为100%,但对植酸磷的利用能力彼此差异很大。反刍动物在其预消化过程中,凭借自身特有的植酸磷分解酶将植酸磷分解后吸收利用。对于象猪、禽等众多单胃动物来讲,虽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植酸磷,但因自身不具备分解植酸磷的功能,其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为满足钙、磷的需要,饲料中不得不添加无机磷,并在饲料配方中扣除三分之二的植酸磷作为不可利用磷。这部分不可利用磷又通过机体排出体外,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为了增加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有效利用,确保环境不受植酸磷的污染(因为植酸磷排放到水中后,引起水草滋生,改变了水中供氧情况,破坏了生态平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假说。传统的有关植物性饲料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饲料工业的发展,准确评定饲料有效磷的含量对磷的利用和需要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有效磷评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斜率比法(Slope ratio assay),通过测定被考查磷源相对于标准磷酸盐差异而确定其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鸡对植酸磷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欣  计成 《饲料工业》1998,19(3):43-44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磷作为一种营养元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动物营养学家的重视。由于天然饲料中含磷量不足,尤其是植物性饲料中能够被单胃动物利用的磷很少,而含磷矿物质饲料价格昂贵,甚至会因磷酸盐饲料质量不过关导致鸡的氟中毒,同时过多的磷从粪中排出,还可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近年来,人们对磷的营养研究转向植酸磷。1饲料中的含磷量饲料的种类不同,不仅其含总磷厂P)量不同,而且其中所含植酸磷(PP)数量亦不同。各种不同类型饲料中总磷及植酸磷含量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动物性饲料含有丰富的磷,且不含有植酸磷;青绿多汁类…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由于具有水解饲料中富磷及抗营养物质的植酸的独特功能而倍受瞩目。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并投入商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中磷的主要储存形式,植物饲料原料中(谷物籽实及其副产品)的60% ̄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不能被利用的植酸中的磷被直接排出体外,造成了土壤及水域的磷污染。另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而增加饲料成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植酸酶能将植酸水解为肌醇和磷酸,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酶(Phytase)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饲料,其中70%以上的磷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能被利用;另一方面,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