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玉米空秆是目前农民在生产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也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介绍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秃顶、空秆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谓秃顶,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满荚的现象,也称秃尖;而玉米不结果穗或虽结果穗但结粒很少或不结粒则称为空秆。一般田块空秆率为3%~10%,严重田块高达15%以上,造成减产高的达30%。  相似文献   

3.
玉米空秆.表面上理解就是玉米植株没有形成雌穗.或雌穗发育不良且不结实,或结实很少的植株即为空秆.一般以空秆率表示,指在收获时调查,不结实植株或结实子粒在20粒以下的植株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随着近几年玉米栽培密度的不断增加和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千差万别,玉米空秆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块时有发生.给我国的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1玉米空秆的原因空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空秆无穗,二是有穗无粒。1.1品种因素品种方面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玉米单交种直接进入大田生产,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小苗分化,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秆。有些品种在遗传特性上对栽培条件适应能力差,因间苗过晚或者留苗密度过大,导致  相似文献   

5.
<正>一、空秆1.现状空秆是玉米拔节以后不抽雄或吐丝,到收获玉米时没有结果穗的现象,在玉米生产中较常见。据生产调查,空秆率一般为18%~22%,严重者高达35%以上(个别品种的空秆率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2.形成原因在玉米生长期,由于矿物质营养失调,不能满足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造成田间郁闭,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光合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6.
1998年8月以来,我站陆续收到来自各地的反映,掖单13号大田玉米空秆及畸形穗现象严重。据此,笔者曾随专家组到费县、广饶两县有关乡镇实地进行考察,结果费县考察地块平均空株率为9.2%,畸形穗率为11.2%;广饶县考察地块平均空株率为9.0%,畸形穗率...  相似文献   

7.
玉米空秆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在生产上常出现空秆,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空秆率越高,对产量的影响越大。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空秆率可高达50%~60%。因此降低空秆率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秆、缺粒现象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空秆表现为整株无穗或有穗无粒,缺粒现象表现为穗两端严重缺粒、"花粒"缺行和近秆内侧缺粒.在生产上,应针对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强管理,减少空秆、缺粒现象发生,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9.
玉米在生产上常出现空秆现象,它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空秆率越高,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越大,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种的空秆率高达50%~60%。因此降低空秆率,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秃尖、缺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因素,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灾害严重的年份可减产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秃尖、缺粒和空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和平 《中国种业》2014,(11):45-46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玉米空秆现象时有发生,这会造成玉米减产,一般情况下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文章重点分析了玉米出现空秆的原因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1 玉米单产低的原因分析 1.1 空秆和秃尖现象明 在生产田中,有2%~5%的空秆属于正常现象,但2010年空秆现象特别明显,一些地块,一些品种空秆率达20%,个别地块达到30%,严重影响了产量.一些品种往年没有秃尖现象,2010年个别品种秃尖长度达到穗长一半,有的地块有棒无粒,或者半边有粒,半边无粒.  相似文献   

13.
赫明涛  王军  水玉林  张明 《种子科技》2002,20(6):328-328
近年来随着鲜食玉米市场走俏 ,鲜食玉米育种开展得如火如荼。 2 0 0 2年参加国家玉米区试的鲜食玉米品种已达 99个。然而 ,目前“国家鲜食 (甜、糯 )玉米记载项目和标准”中 ,空秆率、双穗株率两项记载标准与鲜食玉米育种的目标不甚相符 ,不能有效地反映鲜食玉米的优良种性 ,亟待调整。国家鲜食 (甜、糯 )玉米记载项目和标准中 ,双穗株率的标准为 :成熟后调查植株结有双穗 (第二穗为成品率 )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数的百分率。而什么样的穗算是“成品”呢 ?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解释 ,但参照空秆率的标准可以推理而知。标准中对空秆率的表述为 :成…  相似文献   

14.
钟雪梅  史振声 《种子》2016,(8):72-75
以成对的近等基因系沈农98 A(空秆系)和沈农98 B(不空秆系)为试材,在遮荫条件下对2个近等基因系的植株形态、吐丝率、空秆率、光合生理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沈农98A和沈农98 B的植株形态、营养生长情况及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差异;雌穗发育和结穗(结实)性对遮荫胁迫反应敏感,38%遮荫胁迫下,沈农98 A 100%空秆而沈农98 B不空秆,雌穗幼穗分化停滞是导致沈农98A空秆的直接原因;而沈农98A与沈农98B的重要区别在于光合生理的差异.正常光照下,沈农98 A的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关指标LSP、LCP、Pmax、AQY,Fv/Fm、qP、NPQ、φpsⅡ、ETR均明显低于沈农98 B;遮荫处理后,各项指标均随遮荫强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沈农98 A的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认为,沈农98 A和沈农98 B是一对具有高度近等性的近等基因系.该材料对玉米耐阴性的光合生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玉米空秆鉴定技术体系进而实现对育种材料的缺陷诊断,利用该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研究最终实现玉米耐阴(抗空秆)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5.
大田玉米空秆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造成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 1.1受自然环境与品种发育特点的影响 一是营养元素比例失调,重施氮肥,缺少磷肥,穗分化速度迟缓,造成空秆。特别是在玉米的穗分化阶段,如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就少,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就会增高。  相似文献   

16.
京郊玉米空秆原因宋慧欣,李国靖,尹光红,张振环,方达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00011)1994年北京市郊区玉米空秆率之高是历年所罕见的,全市主栽品种空秆率平均高达17.3%,是1993年5.6%的3倍。1994年北京市玉米播种面积316万亩,其中...  相似文献   

17.
乔俊杰 《种子科技》2011,29(6):45-46
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缺粒现象在大田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侧面不实,即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型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秃尖,即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辽宁省玉米生产上普遍发生空秆及果穗秃尖的情况,中部地区的沈阳、辽阳、锦州等地区较为严重。有的品种空秆率80%以上,最少的也达到10%左右,造成粮食减产、农业减收。  相似文献   

19.
2010年辽宁省玉米生产上普遍发生空秆及果穗秃尖的情况,尤以中部地区的沈阳、辽阳、锦州等地区较为严重。有的品种空秆率达到80%以上,最少的也达到10%左右,造成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喜温、喜光、喜水肥的短日照作物,对自然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在海南冬种玉米过程中经历了与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引起玉米生长习性的改变,性状表现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自交系出现空秆现象,难以取得应有的预期结果.在玉米自交系南繁中,由于南繁基地的气候的异常变化,引起空秆现象比较严重,一般空秆率在30%~40%,最严重的地块达90%以上,给南繁育种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南北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规律,及玉米自交系在南繁过程中生育期相应的变化趋势,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自交系正常发育,以确保南繁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