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321000)李玉珍烯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水稻具有壮秧、增蘖、增穗、增产效应。为了解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程度,给烯效唑浸种技术在杂交晚稻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  相似文献   

2.
水稻应用烯效唑浸种育秧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采用化学调控技术是培育水稻壮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化学调控物质主要是多效唑与烯效唑,它们用于水稻育秧均具有良好的控长促蘖、增穗增粒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控长促蘖效果,其效果优于多效唑,且成本低,残留期短。水稻旱育秧施用烯效唑,可起到控长促蘖,增大秧龄弹性的效果,有利于培育矮壮旱秧。为探索旱育秧施用烯效唑的效果与施用技术,我站1995年进行了多点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凤冈县与玉屏县实施。凤冈县试点布置在进化镇林江村,海拔800m,土壤肥力中上等,滥泥田。玉屏县布置在平溪镇野鸡坪村七眼桥村民组,海拔370m,前作油菜,沙壤,肥力中等。1.2供试药剂与品种多效唑为四川化工研究所生产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烯效唑…  相似文献   

4.
水稻育秧喷施烯效唑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的常规湿润育秧,两段育秧,温室育秧和旱育秧中分别进行了喷施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在湿润育秧的1叶1心期喷施100mg/L烯效唑,在两段育秧,温室育秧的1叶1心期和寄秧田两次喷施100mg/L烯效唑,均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根,增蘖,降低株高,生育后期有效穗增加,与对照比较,上述处理的增产幅度为13.6%~19.6%,旱育秧秧苗期不宜施用烯效唑。  相似文献   

5.
熊飞 《科学种养》2011,(8):13-14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虽然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够成穗,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不仅要在“促蘖”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在“促早蘖”上下功夫。其具体措施有:  相似文献   

6.
范辉  黄春利 《耕作与栽培》2004,(2):37-38,40
通过2因素3水平试验,探索了水稻施用相同剂量烯效唑,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播量密度下的效果,结果表明:以3叶1心喷烯效唑50/m^播量产量最高,单产为603k/667m^,比相同播量的清水处理单产573k/667m^增产5.2%。  相似文献   

7.
等蘖稳定向栽培研究,明确使用穗肥和分蘖期喷施赤霉素,对提高水稻成穗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等蘖穗定向栽培研究,明确使用穗肥和分蘖期喷施赤霉素,对提高水稻成穗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中位蘖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冀粳14号的主茎和不同蘖位1 ̄4次分蘖为材料,研究了水稻中位蘖规律与生产力。结果证实,。中晚熟水稻品种主茎有两个蘖位转折期,依此将主茎蘖位划分为下、中、上3部分;水稻主茎3 ̄n-1蘖位为中部蘖位。在中位蘖中,主茎n蘖位上一次分蘖与主茎n-2蘖位下一次分蘖具有n-2的蘖、蘖同伸规律,即经向上主茎每长2片叶,横向上分蘖次数增加1次的规律,在所有1次分蘖中,n-1和n-2蘖位1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在所有2次分蘖中n-3和n-4用中位蘖2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在所有3次分蘖中n-5和n-6蘖位3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合理利用中位蘖优势具有14.9%左右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株型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岩松 《作物杂志》1989,5(3):39-40
近百年来寒地水稻品种株型演变趋势是从高秆、少蘖、大穗到矮秆,多蘖、短穗。预测今后寒地水稻株型育种目标应是向矮秆、多蘖、大穗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蘖壮秧对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X07s/紫恢100为材料,采用不同播种量形成的不同带蘖秧处理,研究水稻收获期器官中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秧苗带蘖数的增加,Zn、Fe、Mn在水稻叶、茎、子粒中的含量提高,而Cu含量随之降低;各微量元素在叶、茎、子粒中的差异较大;水稻产量随秧苗带蘖数的增加而提高,子粒蛋白质、淀粉含量受秧苗带蘖数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优化施肥方法,能提高水稻单产。为提高机插秧科学施肥肥水,以江两优3号为试验材料,在遵义县中等肥力田块开展了缓效肥和不同尿素施用方法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施穗肥能延长水稻全生育期,降低水稻株高,提高结实率,提高水稻单产,其单产比施用缓效肥料、重施蘖肥、穗蘖肥并重增产23.06%、7.16%、5.98%。重施蘖肥和穗蘖并重生长相似,单产无明显差异。施用缓效肥单产低于其他各处理,结实率较低。说明重施穗肥能提增强水稻生长势,提高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13.
彭春瑞  周国华 《种子科技》2000,18(2):101-102
用强氯精,烯效唑及各种营养液浸种是二季晚稻培育壮秧、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试验表明,强氯精与烯效唑混用中比单用在控制株高上有负作用,在促进分蘖,增加茎粗和百苗干重、提高充实度上有累加效应;在烯效唑和强氯精混剂中再加入营养液浸种,对促进秧苗生长,培育壮秧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化控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机理研究介绍,说明了化控技术在水稻栽培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农业大学通报,该校已将15%调环·烯效唑水分散粒剂专利技术转让给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实现产业化。15%调环·烯效唑水分散粒剂目前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科研论文一篇。经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润湿分散性好,悬浮率在80%以上。在水稻拔节初期施用该产品18.0~22.5g/hm2能降低水稻株高8.9%~14.6%,增产6.1%~8.0%,综合效果显著优于2种单剂,是值得开发和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长调节剂壮禾增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长调节剂壮禾增使用技术安徽省庐江县种子公司(231500)刘平“壮禾增”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研制的新型复合多功能水稻生长调节剂,具有调节水稻生长发育,增进营养和杀菌等多种功能。用其浸种能控高促蘖,壮秆强根,增加叶绿素,提高光合效率,增强抗寒、抗...  相似文献   

17.
黔优88施用赤霉素控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贵州大学“十一五”水稻课题攻关协作组,在世界高产栽培摇篮地——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黔优88喷施赤霉素控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控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水稻成穗率及单位面积内群体有效穗数,达到控蘖增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氮素基、蘖肥减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水稻氮肥减量施用的有效途径,以粳稻品种‘通粳981’和‘南粳44’为材料,利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穗肥施用量相同条件下氮素基、蘖肥不同施用水平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基、蘖肥减量降低水稻高峰分蘖数,对水稻高峰分蘖数出现时期影响不大;氮素基、蘖肥减量使水稻剑叶抽穗后7天叶绿素含量增加,降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对水稻农艺性状影响不大;氮素基肥减少50%增加了叶基角与叶开角,降低了披垂度;氮素基肥减50%提高水稻成穗率、千粒重,使水稻增产或稳产。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华  杨文钰 《种子》2002,(3):62-63
本文研究了烯效唑拌种浓度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小麦有明显的壮苗作用,以20mg/kg为佳。浓度不同,小麦形态有极显著差异。表现为:对小麦芽鞘、叶片和叶鞘的伸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敏感度为叶鞘>芽鞘>叶片,4叶以后控长效应明显减弱;经烯效唑处理的麦苗粗壮,叶龄增加,根系增多,表现为壮苗长相;烯效唑具有“控上促下”的作用,根数、根重均超过对照,长度根冠比和重量根冠比提高;烯效唑拌种处理小麦分蘖发生早。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稻坐苗的发生、表现,并从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培育适龄带蘖壮秧,精耕细整,科学配方施肥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坐苗的综合预防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