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Co-γ射线辐射对车前草六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晓  强继业 《种子》2005,24(1):17-18,69
本试验探讨了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对车前草六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辐射剂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淀粉、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含量以20 Gy辐射处理最高;叶绿素(a b)以30 Gy辐射处理最高,20 Gy辐射处理次之;车前草的六项生理指标以20 Gy辐射处理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60Co-γ射线辐射对粉掌铁兰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银莲  强继业 《种子》2005,24(4):26-27,30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整株粉掌铁兰后,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含量在20Gy时变化明显,与对照相比从1.04%上升至11.37%;辐射剂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b呈极显著相关.在20Gy处理时,粉掌铁兰生理指标适中.  相似文献   

3.
甘薯贮藏期呼吸强度与主要品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研究了6个甘薯品种在适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干率、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蛋白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适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曲线,且与其干率密切相关;淀粉含量在贮藏期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甘薯块根干率与淀粉含量、呼吸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率、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型早籼稻气冠温差(CTD)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低温型和高温型早籼稻品种各3个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栽培管理措施下,监测孕穗期、抽穗期各品种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并测定叶片光合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明确气冠温差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高温型品种相比,低温型品种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且SOD、CAT、POD活性较强,丙二醛含量较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相差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籼稻CTD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CTD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和SOD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30-2337
为探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机理,以耐贮水稻品种‘望两优361’种子与不耐贮水稻品种‘黄两优091’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室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护酶活性、膜透性及种胚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低温贮藏下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室温贮藏,而低温贮藏下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低于室温贮藏,‘望两优361’的种子活力、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小于‘黄两优091’,相关分析表明,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望两优361’种子在常温贮藏一年后胚部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胚细胞膜完整,而‘黄两优091’种子在常温贮藏下胚芽与胚根形态受到了影响,种胚与胚乳连接处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胚细胞膜不完整,部分细胞膜断裂。综上所述,低温贮藏下种子中能保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保持种子活力。本研究为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0Co-γ射线辐照高粱材料,研究M1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预测.用300、600、900、12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高粱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第12天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300 Gy)对高粱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300 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研究认为: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高粱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3个高粱材料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差异很大,变幅在300~700 Gy之间.  相似文献   

7.
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AsA、MDA和GSH 3项指标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最优回归方程对所选用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成熟度棉花种子营养成分与生理生化特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8,(10)
为了探讨不同成熟度棉花种子所含营养成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开花当日挂牌标记,获得包括13个样本的种子群体,比较其百粒重、发芽率,粗脂肪、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同时检测发芽第4天时的MDA、POD、CAT、SOD活性水平。结果表明:1)各样本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粗脂肪含量较多,可溶性糖含量居中,淀粉含量较少。棉花种子的成熟度主要影响可溶性糖的积累。2)同为棉花种子,百粒重和第4天发芽率2个指标差异不大;种子越大,发芽率越高;受粗脂肪含量和种子成熟度的正向影响。3)种子成熟度影响到萌发期间有毒物质(MDA)的积累,以及CAT和SOD活性。粗脂肪含量影响到MDA浓度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则影响到CAT和SOD活性。因此,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种子成熟度越高,活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萌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4种不同剂量300、600、900、1200Gy的 60Co-γ射线辐照3个高粱材料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辐照对M1 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300Gy)对高粱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30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表明,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高粱适宜的辐射诱变剂量因材料而异,变幅在300~700Gy之间。  相似文献   

10.
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衰老特性的影响,以花生品种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了开花期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D)、盐胁迫处理(S)和旱盐共同胁迫处理(DS)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O_2~(-·)、MDA的含量。S处理和DS处理降低了叶片中SOD、POD、CAT活性,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而D处理使叶片中SOD、CAT活性有所提高。复水10 d后,D处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O_2~(-·)、MDA的含量较复水前下降,除可溶性蛋白外,D处理叶片SOD、POD活性和上述指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O_2~(-·)、MDA含量与S处理均差异显著。收获期,D处理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S处理差异显著。分析DAT9的数据得出: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SOD、POD、CAT活性和O_2~(-·)、MDA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旱盐互作抑制了SOD、POD、CAT活性,加剧了对植物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MDA含量增加,最终降低了花生产量和出仁率。因此,盐胁迫下种植花生应及时补水,避免开花期干旱,减少盐胁迫、干旱胁迫和旱盐互作对花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建立高效稳定的百合鳞茎形成体系,以自繁的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 Hybrid)品种‘索蚌’为材料,研究SOD、POD、CAT 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对百合鳞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在百合鳞茎发生发育过程中,SOD与POD活性升高,而CAT酶活性的变化与SOD、POD活性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可溶性蛋白累积和可溶性糖变化与百合鳞茎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在百合鳞茎形成过程中,SOD、POD、CAT酶活性变化与鳞茎诱导及其发育密切相关,其中SOD、POD酶在百合鳞茎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累积变化为百合鳞茎形成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食用百合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食用百合种球为材料,田间采后贮藏于0℃/-1℃(昼/夜)冷库,用0.1 mmol/L、0.5 mmol/L、1.0 mmol/L溶液水杨酸分别处理30 min。在贮藏期间,每30 d取样,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5 mmol/L水杨酸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食用百合鳞茎中SOD、POD、CAT、PPO的活性代谢速度,同时通过抑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分解速度来提高食用百合种球鳞茎的低温适应性。外源SA可以有效抑制食用百合种球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种球鳞茎的低温长期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豆品种(系)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豆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进,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OD活性、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T活性,籽粒产量高。相关分析表明,小豆产量与生育后期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和MDA含量与产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小豆生育后期,有效控制和延迟叶片衰老,对籽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与其萌发特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作物种子,测定百粒重、发芽率以及发芽期间的丙二醛浓度和酶活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子粗脂肪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无相关关系。样本间百粒重和4d发芽率区别明显,且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二者主要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发芽期间,淀粉类种子MDA含量较低且为逐步上升趋势,脂肪类种子MDA含量较高且为先升后降趋势,并且随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淀粉类种子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脂肪类种子POD活性变化较复杂,主要随着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上升。CAT活性呈逐步上升趋势,SOD活性呈逐步下降趋势,这2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淀粉类种子和脂肪类种子之间没有区别,主要随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总体来看,相对于脂肪类种子,淀粉类种子在萌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中可以适当降低播种量。种皮较厚的种子出苗率较高但发芽速度慢,生产中最好采取一定的催芽引发措施,以促进其出苗。  相似文献   

1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755-5767
为探究辐射处理对朝天椒种子诱变效应的影响,确定辐射诱变朝天椒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本研究选用朝天椒常规种‘中农千斤红’为试材,以25、50、100、200、300、400、500和600 Gy为辐射剂量处理,以不辐照(0 Gy)干种子为空白对照,分别对诱变种子发芽情况进行分析;60 d观测成苗植株形态状况和叶片气孔器特征;测定成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成苗率和壮苗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致畸率则上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植株表型性状突变情况愈加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辐射剂量为400 Gy时出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度持续升高;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逐渐增加,保卫细胞长先增大后减小,保卫细胞宽和气孔开度先减小后增大。在~(60)Co-γ辐射为100 Gy时发现优良变异株,结合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该品种辐射剂量的半致死剂量为377.14 Gy,也为最适诱变剂量。通过朝天椒材料诱变以期获得一些可遗传的变异,能为诱变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对蝴蝶兰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40℃/30℃(d/n)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d、2d、4d、6d 的处理,观察了蝴蝶兰幼苗的形态变化,研究了蝴蝶兰兰幼苗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加快,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温胁迫2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上升,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并不大,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较小,与对照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蝴蝶兰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油菜硫苷特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对967H、967L以及正交F1和反交F1植株的MDA(丙二醛)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间,不同硫苷特性的油菜品系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一直保持增加,而SOD、P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都是先升高后降低。高硫苷材料开花期和成熟期的质膜相对透性,以及后3个生育期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低硫苷材料;高硫苷材料整个生育期的SOD活性,后3个生育期的POD活性,以及抽薹期和开花期的CAT活性极显著高于低硫苷材料;高硫苷材料苗期的POD活性,以及苗期和成熟期的CAT活性显著高于低硫苷材料。油菜硫苷含量与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OD、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硅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叶片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供硅提高了黄瓜幼苗的叶片含水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硅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了含水量。说明硅可能是通过参与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以西藏自治区特有物种巨柏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萌发时期种子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共5个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索巨柏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巨柏种子萌发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巨柏种子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呈增长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