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伐根嫁接三倍体毛白杨更新技术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成熟小美旱杨的伐根作砧木,三倍体毛白杨作接穗,根据细胞再生原理,进行插皮法嫁接。该法造林可解决杨树主伐更新换代问题和低产林改造问题。通过砧木处理、削接穗、插接穗、稳固接口、培土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寻求杨树速生丰产的办法,挖掘增加森林资源的潜力,提早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试验结果显示:该法造林具有投资省、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生长量大、效益高等特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树伐根嫁接新疆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择低产林白城杨的伐根作砧木,新疆杨作接穗,依据细胞再生原理,进行插皮法嫁接。该法造林可解决杨树主伐更新换代问题和低产林改造问题。通过砧木处理、削接穗、嫁接、培土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寻求杨树速生丰产的办法,挖掘增加森林资源的潜力,提早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试验结果显示:该法造林具有投资省、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生长量大、效益高等特点,达到了预计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五针松生长缓慢,为尽快养成树桩盆景,可利用树龄较大的黑松(Pinus thunbergil)、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或油松(P.tabulaeformis)作砧.砧苗带土坨栽在花盆内,加强肥水管理,1—2年后使砧苗生机旺盛,再作嫁接.嫁接时间在南京地区宜在6—9月份,从五针松母树上选取当年生带顶芽的嫩枝作接穗,采用多头腹接法,在砧木各分枝理想部位的新梢上同时嫁接,嫁接在砧本新梢的基部,接前,将接穗下部针叶摘除,用冷清水浸泡几小时,以稀释接穗体内的松脂粘液,嫁接时,再用500—1,000ppm萘乙酸溶液涂沾接穗切口,可促进接口愈合.接后用塑料袋将接枝套扎,放遮荫棚下;并逐渐解塑料袋口,使之透气,约25—35天愈合成活,去塑料袋.翌年以后,逐步剪去砧木枝梢,培养五针松生长.摘自《植物杂志》1984年第2期杨树造林新法—插干钻孔深栽杨树插干钻孔深栽是七十年代在欧洲试验和推广的一种新的杨树造林方法,目前在意大利、法  相似文献   

4.
欧美107杨伐根嫁接法造林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采伐迹地上,以意大利214杨的伐根做砧木,欧美107杨的1a生条做接穗,进行嫁接法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造林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速生等特点。7a生的伐根嫁接法造林的树木平均胸径18.9cm,平均树高19m,单株立木材积为0.1562m3;而利用植苗法造林的同龄树木平均胸径为7.7cm,平均树高为8.4m,单株立木材积为0.0174m3,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741杨和转Btcryl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m基因的mRNA没有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ELISA检测发现,各嫁接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出Bt毒蛋白的存在,证明Bt毒蛋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在砧木和接穗间进行运输.用各嫁接处理接穗叶片在室内喂饲杨扇舟蛾幼虫,发现嫁接转基因杨树的非转基因杨可提高对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延长发育历期,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毛白杨(简称三毛杨)的繁殖,主要是采取无性繁殖法,就是用芽子、砧木进行嫁接。这是目前国内繁育三毛杨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速度快,效益明显而且成活率高。1个三毛杨接穗,春天插上,秋天产芽100个,依靠这100个接穗,第2年能产芽1...  相似文献   

7.
杨树伐根嫁接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了9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研究了伐桩与接穗的亲和力。结果表明:以小美旱杨为伐桩,嫁接038杨,中林46杨,107杨,108杨,埃瑞达诺110杨,中林2001杨,中林2025杨和转基因杨的伐桩成活率均高于97.8%,第4年伐桩保存率均高于92.8%,可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无絮杨高接换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中红杨、中林46杨、欧美107杨等3种目前最常见的5~7a生杨树作砧木,用新选育的彩叶无絮杨、无絮杨1号、无絮杨2号等3个无絮杨新品种(品系)作接穗,进行高接换头嫁接试验,结果为试验的9个嫁接组合植株成活率和接穗成活率都在80%以上,中红杨、中林46、欧美107都可以作砧木嫁接这3个无絮杨新品种,并且砧木之间在嫁接植株的冠幅和高度生长无显著差异;3个无絮杨接穗新品种植株冠幅生长无显著差异,高生长无絮杨1号与无絮杨2号差异不显著(P0.05),都显著高于(P0.05)彩叶无絮杨,在优先考虑高接换优后树体冠幅生长时,应优先选用彩叶无絮杨,以满足生长生长需求、丰富园林色彩,优先考虑高接换优后树体高度生长时,应优先选用无絮杨1号、无絮杨2号品种。  相似文献   

9.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48-153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北抗创新杨1号、中林2001杨和转基因杨7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在北京大兴区分别设置了3块试验地的3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以小美旱杨为伐桩,3块试验地中北抗创新杨1号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低,其余6个品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2)试验地1嫁接品种107杨、108杨、111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较大,且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地2嫁接品种107杨、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北抗创新杨1号差异显著,107杨与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试验地3嫁接品种107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中林2001杨、转基因杨差异显著,中林2001杨与转基因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3)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是适宜杨树伐根嫁接造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培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无性繁殖。主要的方法是嫁接育苗。选择合作杨、群众杨、沙兰杨、大关杨等容易生根的杨树作砧木,尤其以合作杨作母本最好,用三倍体毛白杨的枝条或芽作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最常用的方法是炮捻接和芽接两种。1.炮捻接炮捻接就是选用三倍体毛白杨接穗有2~5个饱满芽,进行劈接。它的好处是:嫁接容易,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好。具体操作方法:一是采条:砧木及接穗的用条,都采用苗圃内培养的当年生苗干为最好,也可以从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的大树上采取当年生枝条。采条的时间:要在秋季树叶大部脱落时进行,这时条子上的养分充足,嫁接容易成活。嫁接时间:从秋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季发芽前都可嫁接。嫁接方法:选择直径1.5~2.5cm砧木条子,截成8~15cm长,将带有2~5个芽子的接穗,用锋利的小刀,在最下边芽的两侧削成两个削面,靠芽的一侧削厚一些,背芽的一侧削薄一些,削面长2cm左右.接穗削好后,根据接穗的粗细选择相应的砧木。在砧木的上切面斜削一刀,再用刀在砧术切面的中心垂直下劈。劈口长3cm为好,劈口短了接穗捅不进去,过长了会减少收缩力。接穗捅进砧木劈口慢慢撬开,把接穗厚的一面向外。自上而下捅入砧木。接穗和砧本形成层必须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美旱杨伐根嫁接三倍体毛白杨引种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伐根嫁接的三倍体毛白杨成活率达88%;1年生幼树生长量大于小美旱杨扦插苗,嫁接5a后平均树高9.18m,胸径9.52m,均高于同龄的小美旱杨,且表现出了耐寒抗旱的特性。伐根嫁新方法更新三倍体毛白杨比植苗更新节省造林资金70%-80%。  相似文献   

12.
杨树黄叶病害症状及侵染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详细调查和定量测试基础上,对杨树黄叶病害症状进行了描述,修改了过去对杨树黄叶病害症状描述中的"叶脉保持绿色"、"叶片变薄"和"丛枝"等不确切说法。进行了病树枝条的硬枝、嫩枝扦插,病接穗嫁接、病苗换土盆栽、病树移植、病苗造林及病树自然恢复现象观测等试验,连续跟踪观测3 a未发现杨树黄叶病害具有侵染性。  相似文献   

13.
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比研究大兴区的伐根嫁接杨树林分和与其地下和地上部分分别相同的植苗造林杨树林分,得出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的特殊分布特征。采用全挖法获取杨树总根量和根型,采用土柱法获取吸收根(细根≤2mm,粗根210mm)。结果表明:伐根嫁接林根系总干重分别是相同地下和地上部分植苗造林的1.83倍和7.38倍;其根系数量多且粗壮,为水平斜生根型,而植苗造林林分为水平根型;伐根嫁接林总细根量和总粗根量分别比两个植苗造林林分提高了86.27%和224.65%,59.06%和65.86%;与植苗造林相比,伐根嫁接林表层的吸收根垂直和水平分布都表现异常,垂直分布中0~10cm土层的细根分布较多,10~20cm土层的分布较少;水平分布中株间0~20cm土层的分布异常多。该结论为伐根嫁接杨树林的生长优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4.
An efficient technology capable of cloning superior Jatropha curcas germplasm through grafting on large scale was standardized. This technique overcomes the bottleneck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seed and cutting raised plants. This is a novel technique being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well-rooted pure strands of superior genotype utilising stock–scion concept and also explores possibilit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inferior strands into high yielding and superior varieties. Among the various grafting methods tried, top cleft grafting was found to be most successful. The ideal stock–scion diameter and grafting height was found to be 3–4 cm and 40–60 cm, respectively. Top cleft grafting was more successful, stable and strong in comparison to other grafting methods, exhibiting 92.0 and 94.09 % success during spring and monsoon seasons, respectively. Side cleft grafting proved to be the second best method resulting in 80.0 and 82.23 % success during spring and monsoon seas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新品种"朝霞"为试验材料,对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削砧、削穗后放置不同时间包扎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及切口处酚类物质与单宁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均有极显著影响。削砧、削穗后放置10 min的处理,其成活率及地径均为最大,分别为97.65%和3.39 mm;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抽梢率、苗高没有显著影响。以削砧、削穗后清水中泡30 min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达306.43μg。单宁含量以削砧、削穗后放置20 min的处理最高,达0.266 mg/L;其次是削砧、削穗后水泡30 min的处理,为0.241 mg/L。  相似文献   

16.
对厚朴进行扦插和嫁接试验,以加快厚朴良种的推广应用,提高无性繁殖技术的成活率。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KIBA溶液不同浓度处理对厚朴扦插生根的生根率、生根数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500 mg/L KIBA溶液处理效果最佳,其生根率达89.0%。不同扦插基质间厚朴扦插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黄砂基质生根率最高,黄心土加草木灰次之,其生根率均在90%以上,泥炭土和珍珠岩基质生根率较低。一年生穗条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二年生穗条,其成活率是二年生穗条的2.1倍;穗条粗度越小,其嫁接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采用13个优树无性系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插皮嫁接或切接方法、塑料薄膜袋保湿、70%遮阳,对156株成年植株进行高接改造试验。嫁接后150 d调查统计,其株均成活率达94.2%,接穗芽成活率为55.0%,平均抽梢长度21.8 cm。高接改造取得良好效果,其技术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树丰产林伐桩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省北部大面积杨树成过熟林分亟需更新改造的现状,提出了改造的新模式。确定杨树良种"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为换代品种。在伐桩嫁接更新改造中采用湿土堆埋法,再进行塑料薄膜覆盖,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当年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减少除萌次数,成活率达到91%以上;成活植株产生自生根系,嫁接3 a留有自生根4条~7条,根径1.2 cm~2.4 cm,生长正常。"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树高和胸径的4龄指标均超过三根二干"中金杨"植生苗和萌生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