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效净化水产养殖水域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质的恶化和氨的毒性是影响水生生物存活率和产量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净化水质并高效除氨已成为养殖技术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本文以不同的有机质作为唯一碳源定向驯化筛选净化水产养殖水域的光合细菌并通过各菌株生长速率,生物活性、基质利用能力以及实际净化水产养殖水域去除有机质、同化氨,增加溶解氧的比较,筛选出13株较为理想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合细菌调节养殖用水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H值、溶解氧含量和透明度作为试验测定的水质指标,采用水质分析测定仪测定水产养殖池塘中水体的pH值,碘量法测定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黑白盘法测定水体的透明度。[结果]2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光合细菌后,养殖池塘的透明度、溶解氧含量明显高于未施用光合细菌的养殖池塘;pH值变化不明显。实施光合细菌调节水质的池塘,其pH值和溶解氧含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GB11607-1989)。[结论]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有机质分解为无机盐类,具有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的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推广使用光合细菌,对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是残饵和排泄物引起的水质败坏,导致养殖生物发病以至死亡.光合细菌技术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形成的生物技术,将天然水体自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光合细菌繁殖后引进养殖水体,达到净化目的.光合细菌在厌气条件下利用水中的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氨氮、硫化氢、胺等有害物质生长繁殖,从而减少养殖生物发病和死亡.光合细菌菌体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65%以上)、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养分,作为优质饵料提高养殖生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应用光合细菌,测定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水质中MH_3-N、COD、DO变化情况,表明光合细菌在净化养殖环境中的水质方面有一定效果,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方面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养鱼一宝──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一种能以光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进行营养繁殖的微生物。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将一些污水或养殖水域中的有害物质,如氨、亚硝酸、硫化氢等加以利用,作为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同时使污水或养殖水体得到净化。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营养液应用水产养殖,作为净化水质,间接提供饲料,生产绿色水产品,国内外均有报道。通过试验应用光合细菌营养液防治稻曲病,也取得很好效果。2006年在太平农场黄嗓鱼养殖400亩稻田内应用光合细菌营养液,分别在水稻分蘖末期(七月初)、水稻封垄前(七月中)及水稻抽穗前(七月下)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大部分细菌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更有甚者成为超级细菌,致使大多数抗生素失去作用,并且抗生素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缺点,若长时间向水产养殖动物投喂,会间接危害人类健康.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微生态制剂具有净化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等功能,且使用后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耐药性和投入成本低,给水产养殖业增加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该文主要从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使用方式、作用原理、注意事项、存在不足、发展趋势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光合细菌作为水质改良剂和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具有优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预防疾病等作用,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中。本文就光合细菌的家庭简易培育以及使用进行阐述,旨在为广大用户自行培育光合细菌降低生产成本,推行健康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产氧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产氧光合细菌(Anoxygenic photosynthetic bacteria,APB)是一类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总称,因其多样化的代谢途径而在不同环境中具有固碳、固氮、硫化物氧化、生物产氢等多种功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和生物质能源开发领域。本文重点论述了不产氧光合细菌(APB)及其复合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水体水质净化、养殖动物促生长及水体生态环境恢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28-6030
[目的]研究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富营养化养殖水质的净化效果及优化条件。[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一种新型生物微胶囊对光合细菌进行固定化,用游离态光合细菌和固定化光合细菌2种体系分别处理富营养化养殖水质,通过测定几种水质指标CODCr、NH3-N、TP的去除率来比较2种处理体系的优劣。[结果]2种处理体系比较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固定化体系净化富营养化水质的效果优于非固定化体系。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CODCr和NH3-N去除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温度>接种量>pH值;影响TP去除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接种量>pH值>温度。[结论]固定化光合细菌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达最佳处理效果。水质指标不同其最佳净化条件也不尽相同,不能完全以哪个指标来单独评定和评价水质。  相似文献   

11.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early evolution of photosynthe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hotosynthesis have long remained enigmatic due to a lack of sequence information of photosynthesis genes across the entire photosynthetic domain. To probe early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photosynthesis, we obtained new sequence information of a number of photosynthesis genes from the green sulfur bacterium Chlorobium tepidum and the green nonsulfur bacterium Chloroflexus aurantiacus. A total of 31 open reading frames that encode enzymes involved in bacteriochlorophyll/porphyrin biosynthesis,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and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fer were identified in about 100 kilobase pairs of genomic sequence.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multiple magnesium-tetrapyrrole biosynthesis ge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stance, maximum parsimony,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indicate that heliobacteria are closest to the last common ancestor of all oxygenic photosynthetic lineages and that green sulfur bacteria and green nonsulfur bacteria are each other's closest relatives. Parsimony and distance analyses further identify purple bacteria as the earliest emerging photosynthetic lineage. These results challenge previous conclusions based on 16S ribosomal RNA and Hsp60/Hsp70 analyses that green nonsulfur bacteria or heliobacteria are the earliest phototrophs. The overall consensus of our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at bacterio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evolved before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also argues against the long-held Granick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2.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3.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养殖水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进行了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养殖水环境的生物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固定化光合细菌后12 d,养殖水体的COD值、氨氮分别降低54.29%、80%,DO值上升44%,pH值上升到8.8。表明,应用固定化光合细菌有利于降低水产养殖水体的污染,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处理污水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光合细菌的大规模培养提供技术资料。[方法]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出多株光合细菌,通过分离鉴定,对其中1株生长迅速、各方面性状良好的紫色非硫细菌psb-4进行大规模培养和降解污水试验,并研究pH值及Cu^2+、Pb^2+对该菌株净化水质的影响。[结果]psb-4为革兰氏阴性菌,可在光照、厌氧、微好氧条件下生长,适合大规模培养;当温度适宜时,psb-4具有良好的培养特性,培养液中细菌最高浓度超过1.0×10^10个/ml,同时,光照是psb-4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pH值为6-9时,psb-4均具有一定的降解污水中氮、磷的能力,其中pH值为8时,该菌株对氮、磷的降解效果最好;psb-4对Cu^2+、Pb^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在重金属污染不严重的污水中应用。[结论]psb-4可在一定pH值和重金属离子浓度范围内降解污水中的氮、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吸附去除水产养殖中氨氮的重要性和优点,讨论了水的pH值、所含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吸附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对常用的活性炭吸附剂、树脂吸附剂、沸石吸附剂和其他矿石、废弃物吸附剂的改良研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从杭州养鱼塘水样和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菌株,通过对其细胞形态观察、活细胞色素吸收光谱测定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等进行分类鉴定。[结果]HZ-1菌株可在光照厌氧或黑暗好氧条件下生长;菌体呈短杆状,稍弯,为革兰氏阴性菌株;含有细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接触酶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硫化氢生成试验、明胶液化试验阴性。[结论]通过对分离纯化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菌株的分类鉴定,判断菌株HZ-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8.
郭秀云  王胜  吴必文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98-7499
分析了环境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为生产实践借鉴。分别对自然池塘溶解氧以及人工增氧情况下的水体中溶解氧与水温进行观测,研究了水温与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及氨氮量的关系。并分别以尼罗罗非鱼、中华鳖和文种金鱼为养殖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繁殖机能的影响。水温与溶氧量关系符合等比级曲线模型,水温与氨氮总量整体上呈负相关。不同水产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水温不仅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状况,还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The nonsulfur purple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can obtain energy for growth either by anaerobic photophosphorylation or dark oxidative (aerobic) phosphorylation.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phosphorylation coupling factors from energy-converting membranes of this bacterium permitted tests for reciprocal function of such protein factors in oxidative-and photophosphorylation processes. Evidence was obtained for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coupling factor preparations from dark-grown and photosynthetically grown cells in both kinds of energy con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