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场改良主要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改善草地环境和草群结构,主要包括3种改良:治标改良、治本改良以及开发改良,以有效地避免草地退化所引起的农业自然灾害。对草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改良,不仅可以扩大牧草种植面积,还有利于推动各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草场的改良以及牧草的种植技术,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和生态草场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以紫花苜蓿优质牧草为主的草地面积逐渐增加,极大丰富了草食畜饲草资源。然而由于牧草存续、包装、运输存在许多困难。各地科研人员杂其调制加工技术方面研制出草捆、草粉、草颗粒等深加工技术,加快牧草产业化发展步伐。但紫花苜蓿为原料,按照牛、羊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用途营养需要。增添其他物质而制成可代替精料的复合草颗粒。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3.
(接2000年第6期) 1.28牧草 1.28.1优质牧草品种推广品种:四倍体多花黑麦草、矮象草、苜蓿、柱花草等。技术要点:牧草模式化栽培、间混套、草田轮作、草场(草山草坡)开发、节水灌溉、饲草料加工。技术经济指标:年亩产多花黑麦草5000公斤,冬牧70黑麦草3500公斤,改良草场、人工草场产草能力提高10%以上。 1.28.2退化无牧草植被改良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浅耕翻、植土、施肥、补播、节水灌溉、轮牧、鼠虫害防治等草地改良技术。技术指标:提高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能力。经济指标:较原有植被提高产量50%以上,改善植被成分。 1.28.3家庭草库仑模式化技术技术要点:按照标准化模式建设家庭草库仑。技术指标:每处草库仑建植面积20~50亩。经济指标:亩产优质干草500公斤以上,青贮饲料3500公斤以上,精料35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4.
昭苏马场季节草地牧草经济类群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昭苏马场春秋草场、夏草场、冬草场牧草不同经济类群营养成分,确定草群的营养价值,为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利用方式下不同季节牧场牧草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结果]春秋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在传统放牧方式下最高;粗脂肪平均含量以围栏内利用方式下牧草经济类群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粗灰分含量围栏外最高.夏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围栏内利用方式偏低;粗脂肪含量围栏外>围栏内;粗纤维含量围栏内>围栏外;牧草经济类群中粗纤维含量均低于25;;粗灰分含量围栏外>围栏内.冬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豆科草最高;粗脂肪含量以杂类草最高;其粗纤维含量均高于25;,并以杂类草含量最低;粗灰分含量鸭茅最高.[结论]围栏外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略好于围栏内利用方式下草地营养;春秋草地和夏草地各利用方式下牧草营养成分的平均含量之间均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青海地区畜牧业不断发展,动物对草场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草养畜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利用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双赢。自然村草场资源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建设人工草场。建设生态畜牧业必须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依靠人工牧草发展畜牧业,人工草场的栽培和利用也是传统牧业和现代畜牧业之间的区别。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工草场栽培的必要性,人工草场栽培包括高产人工草地建设、林下种草、粮草套种、冬闲田土种草四种  相似文献   

6.
学科发展华南农业大学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从事草业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水土保持用草的开发利用、牧草品种的引进栽培、牧草品种选育和推广、生态适应性以及耐低磷营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草坪草的引种推广、转基因丁程育种以及人工湿地种草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果园种草的生态系统模式研究方面也有所建树。鉴于上述情况,学校于2001年6月成立了南方草业中心,下设草地、草坪草、草业生态、草地绿化4个研究室。南方草业中心自成立以  相似文献   

7.
天然草地补播是在不破坏原来植被的前提下,在草群中补播一种或者几种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草种,对原有天然草地进行修补和完善。针对西藏天然草场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现状,探索性地提出了天然草地补播与改良技术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坝上天然草场由于多年的不合理应用,特别是超载放牧、滥挖滥垦,加之管理不善,造成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草场植被稀疏裸露、草层低矮、优良牧草衰退。为尽快恢复植被,提高产草量,提出几种补播技术,供参考。 1 对植被稀疏、草层低矮的一级轻度退化草场,要从春季开始,禁滩围栏封育。近年来,由于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天气,气候干燥对草地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由于畜牧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贵州牧草产业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牧草育种、种子生产、牧草种植技术、草地改良技术、草畜配套技术、草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正处于由传统分散的附着型产业向以草为业的主导型现代草业转型阶段.阐述了贵州牧草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贵州牧草产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姜家甸草场类型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家甸草场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南部,为平原草甸草原类。可划分为羊草草场、羊草+杂类草草场、虎尾草+角碱蓬草场、小花碱茅人工草场、糙隐子草+杂类草草场和芦苇+杂类草草场6个草场类型。完善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建立合理的草场利用制度,退耕还草,采用松土施肥补播技术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恢复姜家甸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SWOT模型,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的优势是水热条件、草地资源和农闲田资源较丰富;劣势是牧草晾晒、贮存及草场改造成本高,且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宜使用机械提高生产效率;面临的机遇是中国支持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且南方地区草畜产品消费市场大,牧草种植收益较好;面临的威胁是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且能够带动牧草产业快速发展的草食家畜产业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也较缺乏。因此,中国应把握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即加大南方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科技投入,构建高效的南方草地畜牧业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撬动整个牧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的牧草同时在同一块土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牧草混播作为种植中的一项技术措施,对建立永久放牧地或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自2003年在新疆的28个县(市)全面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截止2007年底,累计安排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建设面积9720万(667m2);在已退牧还草的草场上实施补播改良面积1698万(667m2);近两年来,加大了人工饲草料地的建设力度,牧草混播技术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地大国,拥有自然草地3.9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41%,是可耕地面积的4倍。草业有三个基本的子产业:草坪业、饲草业、草地畜牧业。按照钱学森“立草为业”的基本概念,国内草业现在发展比较完善的只有草地畜牧业,其它草地经济作物、牧草产品的开发与利用还尚显不足,而草坪业在我国只是起步阶段。我国草业市场潜力到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说明加速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建设是解决天祝县冷季缺草,保证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介绍了一些当地人工种草的适宜牧草种和品种,并就如何加速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草原面积60亿亩,相当于全国农田面积的4倍。草原地广人稀,素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风光,成为人们向徙的旅游胜地。遗憾的是,随着草地环境的恶化,牧草退化,草地沙化,草原成为沙尘暴的发原地。一些闻名全国的高产草场已是草不遮土,成为风吹草不动,沙尘藏牛羊的荒凉环境。对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力图改善草原环境.恢复草地生态.但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改良放牧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22):1-3
回顾和总结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改良放牧草地与家畜放牧管理的定义与观点,并且根据前人对放牧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贵州兴仁放马坪草场牧草改良利用情况,建议开展放马坪适生优良豆科牧草引进与评价、适生优良豆科牧草丰产栽培技术、优良"豆科+禾科"混播组合筛选的基础上,提出改良放牧草地放牧利用关键技术,解决兴仁县放马坪种草养羊产业发展中草地退化和优质牧草短缺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草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迅速的发展,以及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牧草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牧草产品加工形态由散状、粉状向块状、颗粒状方向发展。本文对牧草颗粒的优点及其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在论述国内外牧草颗粒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牧草颗粒饲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我国牧草颗粒饲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2012,(16):3362
《中国草地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草学学术期刊,其宗旨是:立足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积极宣传和报道中国草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与重要成果,介绍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内容以草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为主,兼纳高新技术研究和直接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开发性研究,主要包括草原学、牧草学、草地学和草坪学等学科领域内有关草地与牧草资源、草地经营管理与改良利用、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牧草生理生化、草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草原面积60亿亩,相当于全国农田面积的4倍。草原地广人稀,素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风光,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遗憾的是,随着草地环境的恶化,牧草退化,草地沙化,草原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一些闻名全国的高产草场已是草不遮土,成为风吹草不动,沙尘藏牛羊  相似文献   

20.
红豆草的产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红豆草的栽培引起国內外草原牧草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我校牧草试验站是农牧渔业部部商投资的红豆单种子繁殖基地,向全国各地提供红豆草良种。为了加速红豆草的大面积推广。对其两个主要生产能力指标——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红豆草不同生活年限、不同生育期的产草量动态;不同生活年限的种子产量动态;不同生育期牧草和种子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不同刈割期的根系重量、根系贮藏营养物质以及根瘤量和根瘤化学成分等。研究表明,红豆草的产量高、品质好,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豆科牧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