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引起甜菜丛根病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生物化学特性,此病毒与传播介体的关系。总结了甜菜丛根病的诊断技术及进行防治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甜菜丛根病株上分离到一种杆状病毒,可侵染甜菜、菠菜、苋色藜、昆诺阿藜和番杏,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有反应,稀释终点为10~(-3)—10~(-4),致死温度60—65℃10分钟,体外保毒期约5—6天。粒体有4个主要的长度:80、110、260和400nm左右,宽约18nm。据此,认为该病毒与国外报道的BNYVV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和甜菜土传花叶病毒(BSBMV)都属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Benyvirus)。  相似文献   

4.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的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获得75kDa通读蛋白基因54kDa片段的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5.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的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获得75kDa通读蛋白基因54kDa片段的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6.
甜菜多粘菌传带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细胞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砂培体系继代培养不同病区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经酶联检测,分离得到2个带毒率高的分离株N,HR12。应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和免疫金标记技术分析了甜菜根中P.betae不同发育阶段与病毒的关系。在初生原质体、游动孢子囊以及未成熟的游动孢子中观察到被金颗粒标记的病毒粒子,在休眠孢子外围也观察到金标记的病毒粒子,但在休眠孢子内未直接观察到病毒粒子,只是在其内壁及液泡中常见有标记上的金颗粒。  相似文献   

7.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菜夜蛾在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的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组建了甜菜夜蛾在供试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苋菜和藜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葱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16.00d)。蛹的发育历期在藜上最短(8.70d),在苋菜上最长(10.30d)。寄主植物不影响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但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藜上最高(74.67%),葱上最低(26.25%)。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甜菜夜蛾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89.80、376.40、454.60、532.70粒。甜菜夜蛾雌蛾在藜、苋菜、甜菜、葱上的产卵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甜菜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2天,苋菜组为羽化后第3天,而葱组则为羽化后第1天和第3天。甜菜夜蛾在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低。4种寄主植物中,甜菜夜蛾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藜、苋菜、甜菜和葱。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 NPV)能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增效剂及对甜菜夜蛾寄生蜂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霜霉病是甜菜的危险病害,发生时严重降低产量及含糖量,此病在欧美均有发生,但在我国过去尚无报导。1961年在贵州进行甜菜病虫害基本调查时,在毕节专署农科所、毕节县城关公社和平大队、遵义农校(一年生及二年生留种株)甜菜地均发现感染有霜霉病。部分田块发病率为20—40%。初步进行了症状、病原和发病条件的观察。此病在一年生甜菜上,一般从心叶开始发病,受病部位退成浅绿色或淡黄色,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病害进一步发展时,叶片边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剂中甜菜安和甜菜宁,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C18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纯水(60:40)做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为235 nm、流速为1.0mL/min条件下.甜菜安和甜菜宁与杂质能较好的分离.该方法甜菜安的平均回收率为99.68%,变异系数0.11%:甜菜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变异系数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