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生产力衰减法"估算了沅陵县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县的粮食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沅陵县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指数为57.25%,尚有一半以上的生产潜力有待开发。在人均粮食消费400 kg的标准下,沅陵县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56.60万人,低于实际人口量,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深入挖掘该县粮食生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产,并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APEC地区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作为粮食安全评价的基础;分别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结果】APEC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总和为17.39亿t,其中中国的潜力总产5.69亿t,为区域内最高。比照当前的粮食现实产量,总体来说,各成员体均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承载、粮食消费等情况,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分化态势,除日本、韩国外,发达成员体总体上略好于不发达成员体。【结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将是保障APEC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3.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是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总结了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光、温、水、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机理性研究到农业模型以及主流的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与模型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4.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对提高作物产量、评价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和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已经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以期为提高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显著的影响,将导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文章指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和中国农业生产都将出现大幅波动,粮食供给的不稳定性会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尤其是对拥有13.61亿人口(2013年)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更为重要。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以1949—2013年我国历年粮食产量及人均产量为主线,在判断和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目标及途径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三农问题",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发、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研究了粮食安全的原则、目标与途径,查找隐患,分析问题,以期对相关决策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小麦,属于我国三大粮食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单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做好水稻栽培工作,对确保地区乃至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然后论述了未来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进一步协调栽培技术,发挥品种生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提高地区周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基于AEZ模型预测的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计算的我国6大主要粮油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产量的农作制区划潜力,结合人口增长预测分析了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状况。指出:2030年我国可望实现人均占有粮食400kg以上的目标。应采取的确保粮食安全对策可概括为:增加粮食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培育和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品种,抑制耕地下降,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粮和适当进口粮食。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夺取粮食丰收,对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确保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总产量力争达到747.8亿斤、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以上的总任务,河北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压舱石"作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各级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根据全省粮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