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个蜂埸在各个花期里,都会发现蜂王产卵和各群内花粉貯存不平衡的现象。有的蜂群花粉积压过多,有的群内则供不应求,巢内经常没有花粉。缺乏花粉的,多是蜂王产卵旺盛,巢内充满着卵和幼虫,幼蜂很多,外勤蜂少,它们很难满足巢内大量蜂儿对花粉的需要。花粉过多  相似文献   

2.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2,42(1):26-27
成群结队的雄蜂,虽然“游手好闲”不参与采集,但在蜜蜂的繁衍生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如此,有经验的蜂农,于巢外对雄蜂的留意观察中,即可估计到巢内的蜂况,及时发现问题,作相适应的巢内操作,纠正不良的巢内环境或继续维持巢内的良好现状等。不同季节雄蜂的出现,和雄蜂不同的活动轨迹,都能明确体现出当时的蜂况,甚至是外界蜜源的流蜜情况,或巢内贮蜜的充沛和欠缺情况。可以说,雄蜂是养蜂人洞察蜂群的一个窗口。笔者归纳出以下诸种现象,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庄迪  杨爽  谭垦 《蜜蜂杂志》2011,31(6):5-6
在蜜蜂的社会里各自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但在蜂群失王形成无王群的情况下,一些工蜂迅速发育自身的卵巢,蜂群结构发生变化。对无王群巢内蜂和采集蜂的卵巢和王浆腺发育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王群中巢内蜂的卵巢发育等级高于采集蜂,且王浆腺的发育程度与卵巢的发育等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无王群卵巢发育的工蜂大都担任巢内产卵、哺育的工作,采集工作则主要由卵巢发育等级低的工蜂负责。  相似文献   

4.
蜜蜂冬季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法1.下痢病。是蜂群越冬期最易发生的病害,主要由饲料质量差和巢内湿度过大所致,病蜂表现为腹部膨大拉稀,在巢脾框梁上,箱壁上和巢门前有黄褐色、绿色或棕褐色的恶臭稀粪。轻者,行动迟缓,天气暖和时出巢排泄,会慢慢自愈。重者,飞行...  相似文献   

5.
李志鸿 《中国蜂业》2005,56(2):16-16
在东北寒地养蜂,蜜蜂出窖排泄以后,为帮助蜂群在蜂巢中心维持较大面积适宜育虫的温度,通常采取紧脾的措施.在全面检查蜂群时,就把蜂巢布置好.一般做法是把巢内无蜂的空脾提出,保持3框以上群势,使蜂多于脾1框,每张脾上有蜜蜂3000只.把蜂路缩到9mm.由于蜜蜂密集,能更好地保持和调节巢内温度,蜂王产卵比较集中,子脾面积大,幼虫能得到很好的哺育,羽化的新蜂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在蜂巢里有了雄蜂子或雄蜂,再加上大量封盖子脾,对控制蜂群的分蜂热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不止一次在许多养蜂场上根据这种意见进行试验后确定,如果不讓蜂群养出雄蜂,同时使巢内封盖蜂子和未封盖蜂子保持近乎相等的数目,这样,蜂群就不会发生分蜂热了。  相似文献   

7.
蜂痢疾无传染性蜂痢疾,多发冬季或春季。病因冬包不合格,造成巢内积潮湿。蜂团骚动不安静,冬天巢内多采食。食后不能出排泄,消化不良致下痢。南方发病在雨季,发病根源在潮气。聚集巢箱存内壁,蜜糖发酵出问题。患病蜜蜂滞巢内,体衰失去飞翔力。粪便排泄蜂箱内,巢门踏板和巢脾。病势严重蜂灭绝,病情较轻能自愈。防治措施提三点,行之有效可落实:一是冬料早准备,备晚含水蒸不出。料中含水数量大,蜜蜂食后即下痢。华南雨季保干燥,蜂箱经常通通气。气象预报常听看,随时准备好遮雨。二是提出不熟蜜,及时换上熟蜜脾。潮湿巢箱要更换,干燥巢箱予接替…  相似文献   

8.
一、巢内蜜蜂分布合理1、蜜蜂有向蜂巢上方存蜜和向下、向边脾存粉的习性,用实用多功能蜂箱养蜂,酿蜜蜂和采集蜂存留在继箱(更适合三箱体)。小幼蜂和饲喂蜂存留在巢箱(蜂王、子脾限制在巢箱,蜜蜂有向王、护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大气、环境的污染,滥用农药等各方面的因素,有些蜂场的蜂群出现无故死亡,有的整群蜜蜂几乎消失殆尽,巢内只剩下蜂王和不多的蜜蜂,一些巢脾上还有封盖的蜂蜜和花粉,蜂箱内没有死蜂.我是定地庭院饲养,院内每天都有大量采集蜂和幼蜂艰难地爬行,到处堆满蜂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的繁殖力对比观察 ,发现意蜂瓦螨完全可以在中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正常繁殖 ,而中蜂瓦螨却不能在意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繁殖 ,也不能在中蜂的工蜂房中繁殖。结合国际有关最新研究进展 ,提出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完全可能是在遗传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两个种类 (基因型 ) ,并保持着遗传隔离。阐述了中蜂瓦螨周年消长规律特点 ,提出了中华蜜蜂双重抗螨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养蜂数量多的山东招远市阜山镇,每年都有部分蜂逃亡的现象发生,养蜂业主大都做到妥善处理,而蜂群未发生逃亡的业主也引以为戒,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堵绝蜂群逃亡现象。1、蜂群分蜂和逃亡的区别蜂群分蜂多发生在春、夏有蜜源的时期,而蜂群逃亡多发生在夏、秋蜜源缺乏的时候。自然分蜂后,原巢中还剩留一部分蜜蜂和全部的蜂儿及足够的蜂蜜;蜂群逃亡时,蜂王早已停止产卵,等到大部分蜂儿孵化,长成后,一同飞去,巢内的蜂蜜尽量带走,毫无贮存。2、蜂群逃亡的原因2.1遗传的关系。有的蜂种,在巢内环境极不适于蜂群生存时,很易逃亡,例如中蜂。有的蜂种…  相似文献   

12.
(四)自然分蜂原因(1)分蜂的内因:一、由于中蜂在春末夏初蜂群迅速发展,巢内生理幼龄蜂过剩;二、因幼蜂体内含有较多的蜂乳,蜂乳内含有大量的蜂乳酸,能促使蜂王卵巢的发育。蜂乳因幼蜂过剩而被自身吸收,促使了工蜂的卵巢发育,就产生了分蜂热;三、由于哺育蜂过多,形成了巢内拥挤,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四、其次由于蜂王老弱,产卵力下降,不能维持大群,容易发生分蜂。分蜂的过程,也是工蜂和蜂王互相影响及互相作用的过程;而起主要作用的是蜂王,因此蜂王的好坏,对蜂群的分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分蜂的外因:一、分蜂的外在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例如在  相似文献   

13.
蜂箱遮光板的制做 蜂箱遮光板经本人多年使用,觉得有4点好处:一、减少巢门踏板上扇风工蜂的工作强度;二、通畅采集蜂进出蜂巢的道路;三、降低巢内的温度;四、推迟分蜂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蜂群的自然分蜂,通常是发生在春末夏初时期,秋季也有时发生.当外界气温逐步升高,巢内幼蜂积蓄过多,无工作负担.蜂巢拥挤,管理不及时,分蜂情绪也随之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雄蜂的使命是和新长成的蜂王交尾,在巢内不进行生产劳动,只是消耗,况且还需要哺育蜂来饲喂和照料,同时又容易促成蜂群分蜂.所以要设法限制采蜜群和品质不良的蜂群生产雄蜂.  相似文献   

16.
买蜂不贪蜜     
在购买蜂群过程中,很多蜂友会对巢内的储蜜特别关注。如果是从蜂群自身渡夏或者越冬的角度去考虑,那无疑是对的。但是有些蜂友却是另一种打算,即如果花高价能买到储蜜很多的蜂群,那回去立即将巢内的储蜜全部割出来,再施以糖液补饲回去。认为先撇开蜂群不论,仅能从蜂蜜上就可大捞一把。那么这种以糖换蜜的方法可取吗?笔者认为在下列情况下是绝对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更正     
何世钧 《蜜蜂杂志》2007,27(9):25-25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8,(10):12-13
在同一场内饲养东北黑蜂、高加索蜂、意蜂和喀尼阿兰蜂等不同品种的蜜蜂,在每年越冬期间发现这几种蜂群,蜜蜂的活动量大小、消耗蜂蜜的多少、越冬末期蜂王开始产卵日期的早晚有所不同,而差异比较明显的是:东北黑蜂和意蜂,越冬前同等群势,巢内贮蜜数量也相等,但是到...  相似文献   

20.
欣氏真瓦螨(Euvarroa sinhai)于1974年由Delfilaado-Baker在印度的小蜜蜂(Apis florea)上采到并定名。以后在泰国(1976)、斯里兰卡(1983)和伊朗(1986)的小蜜蜂上也先后发现。1981~1984年,中国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李有泉、王海容和云南农业大学匡邦郁等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思茅地区南部的小蜜蜂和黑色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的蜂体和蜂巢上采得此螨,经香港中文大学莫乘风教授鉴定为欣氏真瓦螨(尚氏真瓦螨Euvarroa sitihai),于1994年止式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