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属鸟纲、雁形目、鸭科。狭义的野鸭泛指绿头野鸭。它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发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绿头野鸭在我国东北、新疆、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都有繁殖。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欧美亚洲等北部,格陵兰南岸,墨西哥北部,美国佛罗里达州。我国目前约有十多个品种,主要有花脸鸭(元鸭,也叫王鸭)、罗纹鸭(三鸭)、绿翅鸭(人鸭)、斑嘴鸭、赤麻鸭、白眉鸭、琵嘴鸭、赤膀鸭、针尾鸭(中鸭)、绿头鸭(对鸭)。这些品种鸭是我国春季和冬季的主要狩猎禽类。由于绿头野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当前的趋势看,饲养绿头野鸭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因为它既可采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4,(21):38-39
目前我国人工饲养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鸭。绿头野鸭又称大野鸭、官鸭,在动物学分类上属鸟纲、雁形目、鸭科、河鸭属,是家鸭的远祖,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经济活动的频繁发生,野生绿头野鸭的数量正日渐减少,因此世界各地相继开始对野生的绿头野鸭进行家养驯化,其中起步最早的是美国和德国。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从美国和德国引入经驯化的绿头野鸭。此后,经过引种、驯化及适应性检验等,我国又在其原有基础上,通过与我国境内的野生绿头野鸭杂交,培育出了我国自己的野鸭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绿头野鸭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饲养绿头野鸭的生产中,不少养殖户缺乏育雏技术,致使育雏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绿头野鸭养殖的生产。试验主要从绿头野鸭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雏鸭选择、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等几方面作了简要的阐述。1绿头野鸭育雏前的准备1  相似文献   

4.
《安徽畜牧兽医》2005,(7):43-44
美国绿头野鸭、俗称家驯野鸭、绿头野鸭,属瘦肉型优质肉鸭,较完整地保存了野鸭的野性和食用口味。近年来已成为全国肉鸭消费市场中心的首选品种。国家农业部已正式批准200万只绿头野鸭项目。绿头野鸭2000年由我司从美国引进。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开发,枞阳县团山种禽蛋贸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开始独家市场推广,现已具备每年提供优质绿头野鸭雏鸭、青年鸭1000万羽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绿头野鸭有相当好的生产消费前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要消费2亿只之多,其中仅广州一省就消费500万只,上海消费400万只。而且每年还有2000万只用于出口。另外,绿头野鸭的市场售价一直看好,平均每只22~25元,而其养殖成本仅为15元,养殖者的收益相当可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营的扩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地区建立了绿头野鸭的繁殖制种基地和绿头野鸭加工厂,这正使全国绿头野鸭的发展逐步进人正轨。  相似文献   

6.
绿头野鸭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头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因鸭头成绿色,别名为大绿头、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优良品种之一,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绿头野鸭又叫大麻鸭、大红腿鸭、大野鸭,从美国等地引进。饲养绿头野鸭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是农户养殖致富的捷径。目前,商品肉用绿头野鸭养殖成本每只不超过15元,而市场售  相似文献   

8.
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1生活习性迁徙性。在自然条件下,绿头野鸭秋天南迁越冬,常在长江流域的省市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迁徙经  相似文献   

9.
绿头野鸭(Anas platyrhynchos)是现代各种生产用鸭的祖先[1],其肉鲜嫩,野味浓厚,营养丰富,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和发展特禽商品生产的主要对象。对北京鸭、樱桃谷鸭等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研究有不少报道[2 4],但对绿头野鸭相应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绿头野鸭,现将绿头野鸭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的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在人工孵化绿头野鸭的雏鸭群中,选取30只(公母各半)健康雏鸭进行饲养试验。1.2饲养管理养殖场采用全封闭式,包括陆上活动场、水池、防逃网。试验鸭养殖时间为2000年6月30日—9月7日,共70 d。采用自制…  相似文献   

10.
野鸭的种类较多,目前人工驯养的主要是美国绿头野鸭。绿头野鸭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脂肪较少,是传统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这种野鸭生长速度较快。2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2kg左右,一般165日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大群圈养时料肉比一般3.7∶1左右,抗病力强,适应能力较强,养殖方法基本上和一般家鸭差不多,商品野鸭市场价每千克14~20元,养殖周期短,市场销路广,经济效益高,下面根据我县的几个养殖大户,按野生习性饲养美国绿养野鸭的新技术介绍如下。1 营造适宜的野生环境,建造野鸭场舍野鸭舍的建筑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应…  相似文献   

11.
绿头野鸭是广东省江门市畜牧开发公司、福建省闽山珍稀动物种苗繁育中心等单位经引进培育出的名优珍禽。目前已在广东、福建、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等地安家落户,成了养鸭换代新品种。绿头野鸭有四大特点:一是抗病力极强,从出壳到成鸭出栏可不用打防疫针,霍乱、鸭瘟等传染病一般不会发生;二是食性极广,稻谷、玉米、大小麦、糠麸、桔饼、鱼粉、蚕蛹和青、粗饲料以及鲜活动物,均可为食;三是生长极快,绿头野鸭肉用一般养至70日龄就可上市出售,体重达1·4千克,比普通野鸭大2-3倍;四是营养极丰富,其脂肪少、瘦肉率高、肉质鲜嫩,…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绿头野鸭饲养管理技术刘学彬,殷松枝(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射阳港特种动物养殖场)美国绿头野鸭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经过多年培育驯化,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珍禽养殖品种。美国绿头野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鸭臊味,高蛋白低脂肪、营养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天府肉鸭与绿头野鸭杂交改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只绿头野鸭公鸭与50只天府肉鸭母鸭自然交配生产F1代,测定父母本和F1代的生长速度和9周龄屠体性状。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为80.5%,F1代成活率100%,6-7周龄体重1242.0-1362.0g,比绿头野鸭提前5-6周上升。F1代各项改进体指标比绿头野鸭高1倍以上,尤其是胸肌重比绿头野鸭高178.3%,而且腹脂率显著低于天府肉鸭。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冬,笔者从姜堰某绿头野鸭个体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野鸭病料中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原特性、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等综合诊断,该群绿头野鸭所患为巴氏杆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鸭巴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鸭的一种重要的接触性传染病。笔者在我省姜堰市某绿头野鸭个体养殖场,对发病绿头野鸭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绿头野鸭又叫大红腿鸭、大麻鸭、大野鸭,其鸭蛋外形似家鸭蛋,蛋壳多青色,平均蛋重57克,孵化期27~28天,孵化温度和方法与家鸭一样。绿头野鸭本性好动,有一般野鸭群居的习性,既可放养,又可大群圈养,养殖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日龄绿头野鸭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日龄绿头野鸭胸肌与腿肌营养成分的测定表明,野鸭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22%,脂肪含量低于7%。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说明野鸭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特性。胸腿肌的干物质、粗脂肪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以80日龄组为最高。因此,绿头野鸭80日龄时屠宰上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绿头野鸭是典型瘦肉鸭,体脂率低,风味佳,但体重偏小,生长较慢。北京鸭是世界著名肉鸭品种,但其体脂率偏高。在以往的研究中,探讨了利用绿头野鸭的瘦肉型特征改善肉鸭皮脂率的可能性,发现二者的杂交后代既有着北京鸭生长较快的特点,也保留了绿头野鸭体脂率低、胸腿肌率高、肉质优良、风味佳的特点,从而降低了北京鸭的高体脂率。试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绿头野鸭与北京鸭杂交子代不同周龄屠体品质和产肉性能,为绿头野鸭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打下基础。1材料与方法1.1研究材料杂交父本绿头野鸭种源,来自湖北洪湖湖区和石首市长江故道区…  相似文献   

19.
绿头野鸭抗病力虽比家鸭强 ,但一旦暴发传染病 ,也会引起野鸭群大批死亡。在绿头野鸭疾病防治的实践中 ,疫苗接种仍然是综合预防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在指导区域化规模养殖绿头野鸭的疾病防治工作中 ,借鉴国内外经验 ,摸索总结了一套绿头野鸭常用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操作要领 ,在当地推广应用 3年来 ,对防止绿头野鸭重大疫病流行 ,保护特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概述如下 ,以供参考。1 接种程序1 .1 出壳后 2 4小时内无母源抗体的雏野鸭皮下或胸肌接种鸭肝炎弱毒苗 ;有母源抗体的雏野鸭 7~ 1 0日龄时 ,接种上述疫…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绿头野鸭是我国80年代末引入的珍禽动物。该鸭因其肉鲜嫩可口深爱着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香港市场年需绿头野鸭500万只以上;广州、深圳市场每公斤绿头野鸭售价达60元以上,且有价无货,养殖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