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丰源A系列组合春制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野败型不育系丰源A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系列组合春季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晚稻新组合及其恢复系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及其恢复系测64-7为对照,对6个杂交晚稻新组合及其恢复系乳熟期受低温冷害后叶绿素含量等7项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6个新组合及其恢复系耐冷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杂种的耐冷性与恢复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结合田间耐冷性的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确定了叶绿素含量等几个可作为水稻后期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丰优21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育不育系丰源A与自育新恢复系R210测配而成的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株叶形态好,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2003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丰源优219是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gc21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1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1015号)。  相似文献   

5.
杂交晚稻新组合丰源优35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源优358是利用丰源A与11358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适应性广、耐低肥、抗寒性强等特点,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丰源优2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R227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达GB/T 17891-1999 2级标准)、耐寒、抗倒、结实率高、熟期落色好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乳熟期淹水对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绍清  李阳生  李达模 《杂交水稻》2000,15(2):38-40,44
选择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特青和培两优288进行乳熟期模拟淹水胁迫处理,研究了两系杂交秀乳熟期受淹后的源库特征,其结果如下,1)两系杂交稻乳熟期 绿叶数减少,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及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剑叶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乳熟期受淹期间 基本停止,甚至出现负增长,当解除胁迫后,随之出现一补偿灌浆高峰;(3)乳熟期闰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比重大于1.3的谷粒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丰源优35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恢复系83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10年9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进行母本直播制种15.5 hm<'2>,平均单产2.85 t/hm<'2>.介绍了该组合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早香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从配制“1268B/177B(D香1B/D香2B)”保持系材料组合中选育优良单株与高原粳型不育胞质不育系88A测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香型三系新不育系。早香A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较短,比宜香1A短12~15 d;抗病性强;稻米品质优。所配杂交组合早香优3203和早香优595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隆香634A是用丰源B作母本,与玉香B∥先恢207/R402杂交后,从F3中选优良单株与丰源A测交,并经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三系香稻不育系。隆香634A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8%,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稻米品质较优,籽粒有香味;开花习性好,易于繁殖制种;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该不育系及其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隆香优130(隆香634A/R130)均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4628(耐冷性弱)和丰源B(耐冷性较强)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96孕穗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4628;996开花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说明996孕穗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开花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和丰源B.  相似文献   

12.
孕穗期自然低温对籼型杂交水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孕穗期低温主要通过影响籼型杂交水稻结实率导致产量降低,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粒重无明显影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组合间孕穗期耐冷性表现出明显的强、中、弱差异;进一步对亲本组合的分析发现,籼型杂交水稻孕穗期耐冷性与不育系和恢复系均有关,而与恢复系的关系更为密切:建议以低温影响后的结实率及其与正常结实率的差异程度作为评价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The low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production that reduces the grain yield all over the world.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rice varieties often get chilling injury of various degrees and type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China, which is double-season rice area in China [1]. Thus, it is crucial to control the abnormal seeding resulting from low temperature and heavy rain [2].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is continuously rising in the past 1…  相似文献   

14.
对秋石斛‘三亚阳光’中苗进行15、10和5 ℃胁迫处理,测定各处理样品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恢复生长之后的落叶率等耐寒生理指标,分析这些耐寒指标在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筛选出有效的耐寒评价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落叶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和落叶率都与半致死温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和落叶率可作为秋石斛‘三亚阳光’耐寒性综合评价的有效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可以为秋石斛种质资源的耐寒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5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人工高温胁迫处理对剑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降低了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后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热敏感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此4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作为水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在开花期高温胁迫处理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幅度大,MDA含量增加小。建立了热敏感指数与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变化幅度的逐步回归方程,可用于对水稻开花期的耐热性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齐穗后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群体光合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差别主要在组合间,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两系杂交稻未有明显的优势。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的配组中应选配齐穗后叶片衰老慢、群体光合速率高的组合,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7.
施氮对冬水田杂交中稻本田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施氮与不施氮(CK)处理,研究了四川冬水田区杂交水稻本田生长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受氮肥影响的敏感时期及主要生育时期的敏感叶位.结果表明,本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受氮肥影响的敏感时期有分蘖期、最高苗期、拔节一抽穗期和籽粒灌浆结实中后期,施氮处理与CK叶片SPAD值的差值表现为分蘖初期和籽粒灌浆结实中后期较大,其余时期较小,其中移栽后第9~11天秧苗叶绿素含量受氮肥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测苗确定蘖肥施氮量的最佳时期;各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受氮肥影响的程度以下部叶片较大,顶4叶是反应植株氮素状况最好的指示叶.  相似文献   

18.
水稻籼粳核质核杂种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籼质粳核核质杂种配普通籼稻,粳质籼核核质杂种配普通粳稻,以及这两种核质杂种互交F1,称之为核质核杂种.研究表明,核质核杂种既保持了或基本保持了籼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水平,又克服了籼粳稻亚种间不亲和的问题、植株超高问题和不能正常抽穗等问题.探索了一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