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相似文献   

2.
蜡蚧轮枝菌素对5种蚜虫毒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俄罗斯全俄植保所引入的蜡蚧轮枝菌Tri–BA81,经液体发酵培养,并经萃取、提纯得到代谢产物—蜡蚧轮枝菌素,并将其用于对5种蚜虫的毒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代谢产物表现出很高的毒杀作用。室内生测,1%的蜡蚧轮枝菌素液对甘蓝蚜及瓜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6.35%和91.53%,2%蜡蚧轮枝菌素液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为91.79%。1%和3%的蜡蚧轮枝菌素液对麦长管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45%和100%,对大豆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56%和99.53%;田间平均防效为72.5%和79.4%。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吡虫啉降解菌固态发酵条件及确定适宜固态发酵基质,以菌株生物量为指标,筛选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素分析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菌株生物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最佳发酵条件,同时进行菌制剂茶叶鲜叶吡虫啉降解小区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动杆菌BCL-1固体发酵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草木灰65%+玉米粉8%+麸皮24%+葡萄糖2.3%+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2%;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72.80h,接种量5.04%,发酵温度28.89℃。在此条件下,生物量可以达到9.537×108 cfu/g。菌制剂可以有效降解茶叶鲜叶上的吡虫啉,施用12天后,茶叶鲜叶降解率达到82.0%。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辣椒的最适育苗基质配方,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育苗基质,通过提取基质浸提液,检测其对辣椒种子萌发情况,筛选适宜原料;并通过穴盘育苗检测确定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最为适宜的原料为椰糠,辣椒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且略优于草炭对照(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3:7(体积比),辣椒种苗出苗率达95.33%,成苗率达88.46%,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茎粗、根长、叶片数、整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优于草炭基质和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5.
以黑曲霉为发酵菌株,研究其β-葡萄糖苷酶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通过对不同碳源、氮源、磷酸盐、金属离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等单因素研究,发现麦麸、(NH_4)_2SO_4和KH_2PO_4对产酶有促进作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该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麦麸28.4 g/L,(NH_4)_2SO_41.2 g/L,KH_2PO_42.0 g/L,发酵液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1 493.90±12.09)U/mL。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合为氮源B4.4%,淀粉1.2%,酵母粉0.5%,KH2PO4 0.04%,MgSO4 0.05%.用此配方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的平均菌数可达到44亿/mL,晶体产生量为2.1130 mgmL,发酵液稀释50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进行生测,14 d平均死亡率达到78.3%.  相似文献   

7.
将具有抗香蕉枯萎病菌活性链霉菌通过固体发酵的优化,提高其菌丝生长以及孢子产量,并选择合适的吸附载体,为后期的香蕉枯萎病大田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技术基础。采用单因子和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白刺链霉菌BWL15-4菌株及不吸水链霉菌BWL58菌株的固态法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子试验探讨了初始pH、接种量以及培养温度对2株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以孢子存活量多少确定了混合菌株的最适载体。BWL58优化后的固态发酵条件为:pH 7.0左右,接种量2%,发酵温度28℃,培养基配方为:无机盐水占大米重量的150%,黄豆粉占大米重量的5%,麸皮占大米重量的20%,沙土占大米重量的30%。BWL15-4优化后的固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3左右,接种量3%,发酵温度29.5℃。培养基配方为无机盐水占大米重量的130%,黄豆粉占大米重量的10%,麸皮占大米重量的20%,沙土占大米重量的20%。非耕作层土与混合菌以2:1的比例混合时,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后,孢子数只降低一个数量级。按照此优化条件进行固态发酵,白刺链霉菌BWL58菌株及不吸水链霉菌BWL15-4菌株孢子含量可分别达到1013 cfu/g和1012 cfu/g数量级以上。通过筛选得到了混合菌的最佳填料为非耕作层土。  相似文献   

8.
将具有抗香蕉枯萎病菌活性链霉菌通过固体发酵的优化,提高其菌丝生长以及孢子产量,并选择合适的吸附载体,为后期的香蕉枯萎病大田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技术基础。采用单因子和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白刺链霉菌BWL15-4菌株及不吸水链霉菌BWL58菌株的固态法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单因子试验探讨了初始pH、接种量以及培养温度对2株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以孢子存活量多少确定了混合菌株的最适载体。BWL58优化后的固态发酵条件为:pH 7.0左右,接种量2%,发酵温度28℃。培养基配方为:无机盐水占大米重量的150%,黄豆粉占大米重量的5%,麸皮占大米重量的20%,沙土占大米重量的30%。BWL15-4优化后的固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3左右,接种量3%,发酵温度29.5℃。培养基配方为无机盐水占大米重量的130%,黄豆粉占大米重量的10%,麸皮占大米重量的20%,沙土占大米重量的20%。按照此优化条件进行固态发酵,白刺链霉菌BWL58菌株及不吸水链霉菌BWL15-4菌株孢子含量可分别达到1013 cfu/g和1012 cfu/g数量级以上。从面粉、高岭土、非耕作层土中通过筛选得到了混合菌的最佳填料为非耕作层。当非耕作层土与混合菌以2:1的比例混合时,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后,孢子数只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虎杖药渣栽培杏鲍菇的培养基优化及菌糠再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达到资源化的最大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经济,以虎杖药渣作为常规培养基新的添加成分对杏鲍菇进行熟料法袋栽试验,采用正交设计9个不同组合配方对新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虎杖药渣的含量为55 kg,棉籽壳含量为20 kg,木屑的含量为20 kg,麦麸的含量为15 kg,白糖1%,石膏1%。对栽培杏鲍菇后最佳培养基的菌糠成分做了测定:菌糠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脂质,蛋白质,分别为6.20%和8.94%;另外其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中的规定,表明虎杖渣熟料法栽培杏鲍菇后的菌糠在有机饲料及生物有机复混肥的生产中还有再次利用的价值;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出杏鲍菇子实体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4.91 μg/g。  相似文献   

11.
盾壳霉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盾壳霉固体发酵的条件,提高其生防效果,比较了6种天然培养基对盾壳霉固体发酵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发酵培养基、温度、初始湿度、接种比例条件下盾壳霉的产孢量。结果表明:盾壳霉在麦粒和谷粒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而在麸皮和棉籽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也较好,且成本低,成为后续试验的发酵材料。在含麦麸、棉籽壳及无机盐的培养料作为基质时,采用温度为20℃,发酵料初始湿度为60%,接种比例为7%,最终孢子含量可达109个/g以上。同时对发酵的条件做了进一步优化,发现麦粒与谷粒的混合比例、光照条件、甘露糖和甘氨酸含量对盾壳霉产孢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挂面制品的营养保健功能,研发谷物加工副产物的深加工产品,将经过超声波-酸解法改性处理后的麦麸粉添加到面粉中用于制作酸改性麦麸挂面。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酸改性麦麸挂面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在面粉100 g的基础上,酸改性麦麸粉添加量为6%(相当于面粉质量的百分比)、水添加量为56%、食盐添加量为3.5%、食碱添加量为0.4%、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4%,此条件下制得的挂面品质良好,且外观、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尖叶杜英等4种景观树种轻基质容器育苗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尖叶杜英等树种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在于筛选出每种树种最佳的轻基质配方。设立15组不同配比的轻基质,测量尖叶杜英、山杜英、铁冬青、仪花的4项生长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出最佳的基质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对尖叶杜英育苗效果较好的基质配比有M3(椰糠)和M10(黄心土:泥炭土=1:4),对山杜英育苗效果较好的基质配比有M4(黄心土:泥炭土=1:1)和M9(黄心土:椰糠:蘑菇渣=2:1:1),对铁冬青育苗效果较好的基质配比有M9(黄心土:椰糠:蘑菇渣=2:1:1)和M8(黄心土:泥炭土:蘑菇渣=2:1:1),对仪花育苗效果较好的基质配比有M12(黄心土:蘑菇渣=1:4)和M8(黄心土:泥炭土:蘑菇渣=2:1:1)。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BJ-6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芽孢杆菌(Bacillus sp.)BJ-6分离自北京市门头沟区杏树根围土壤,它能够产生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抗菌物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筛选,发现:芽孢杆菌BJ-6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0g,蛋白胨10g,麸皮10g,CaCO3 10g,Na2HPO3 2g,KH2PO3 1g 和水1000ml;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种龄10 h、接种量1%、发酵温度30℃~35℃、转速为210 r/min、培养时间60 h和起始pH为9。  相似文献   

15.
以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采用13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原原种繁育对比试验,收获后测定成活率、结薯数、结薯质量、合格率.结果表明,椰糠:蛭石:河沙体积比为2:1:1配制的基质最适合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扦插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量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玉米面3%,麦麸3%,酵母粉0.4%,KH2PO4 0.25%,MgSO4 0.1%,ZnSO4 0.05%,CaSO4 0.05%,起始pH值为6~7。最适摇瓶培养条件为装液量80 mL/250 mL,摇床转速150 r/min,接种量10%,培养周期为6天。  相似文献   

17.
木霉广泛存在于土壤、根际及其它基质中,木霉对植物土传病具有拮抗作用。优化生防因子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突变体T1010发酵条件是扩大生产、大面积应用的前提。本试验通过测定黄绿木霉T1010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生长,优化了培养条件,确定最适宜种子培养用PD培养基,摇瓶培养,生长时间为3天,此时菌丝生长量为5.75g/ml;最经济适宜扩大培养基为玉米15g/L,豆粉5g/L,摇瓶培养时间为3天,此时菌丝生长量为5.83g/ml,发酵罐培养时间2.5天为宜;最适宜经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为麦麸:醋渣:水=2:1:3.3,尿素为0.3%,发酵温度为26 ± 2°C,发酵产物孢子量为2.46×1010cfu/g。本文研究确定的发酵工艺参数为高效率、低成本、标准化生产黄绿木霉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