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籽粒苋鲜茎叶蛋白质含量及叶蛋白提取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K112、R104等8个籽粒苋品种分不同时期进行了鲜茎叶蛋白含量分析和叶蛋白提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苋属于高蛋白质含量作物,全生育期叶蛋白含量平均达28.76%,采穗后茎叶平均蛋白质含量仍可达11.15%,其最佳利用时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其中R104、R1011、K574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家兔对籽粒苋青绿茎叶消化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对籽粒苋青绿茎叶消化率的测定李凤学,张健云,张福禄,张爱启,郭金双(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饲料研究中心075131)籽粒苋是一种优质的青饲料。经试验,饲喂塞北生长兔可比野青草提高日增重24.91%,且产量高,亩产青饲料达10000kg左右,比苜蓿...  相似文献   

3.
饲用甜菜茎叶饲喂奶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荷斯坦泌乳母牛采用正常日粮加饲用甜菜品种甜饲1号鲜茎叶组、正常日粮加甜饲1号鲜叶青贮组、正常日粮组(CK)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饲用甜菜鲜茎叶或青贮叶均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以添加鲜茎叶的效果最好,其每头奶牛的日均产奶量为20.5kg,比对照增加2.7、0.9kg/头,日均纯收苴为48.4元/头,比对照提高13.3%.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籽粒苋又称西黏谷、千穗谷 ,为 1年生粮、饲兼用作物 ,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籽粒苋不但可以作为饲料、粮食、蔬菜作物生产 ,而且还是食品加工业和生产天然色素的优质原料。用籽粒苋制做的饼干、糕点、饴糖、密饯、挂面等深受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黑色籽粒苋制做的酱油倍受欢迎 ;籽粒苋还可作为观赏植物在庭院种植 ;用籽料苋作饲料 ,牛、羊、猪、鸭、鹅等畜禽都爱吃 ,鲜茎叶可直接饲喂 ,也可青贮或打浆或发酵后饲喂 ,发酵后加入添加剂营养价值更高 ,是优良的高蛋白饲料 ,子粒收获后的茎秆也可作饲料。籽粒苋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江西红壤区引种的16个籽粒苋品种对比试验,分析表明:K112、R104、D88-1、M7、K476、K350、K472、K409、R158等品种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稳定性;籽粒苋的鲜茎叶产量与株高,地径,分枝数,叶片数线性相关极显,且以地径产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籽粒苋是一种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从美国引入了K112和P104等品种广泛试种成功。为充分开发利用这种新型饲料作物,我们进行了家兔对籽粒苋青绿茎叶的消化率测定,表明其消化率较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饲养试验。1材料与方法1.1籽粒苋青绿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家兔对其消化率青刈下的籽粒苋青绿茎叶经化学分析,营养成分为(%):水分88.5干物质11.45,粗蛋白1.96,粗脂肪0.25,粗纤维1.96,灰分2.31,无氮浸出物4.97,钙0.29,磷0.06;经采用4N一HCI不溶灰分法测定家兔对其…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ME)浸种、水培及茎叶喷雾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75、100 mg/L浸种处理下,南粳9108、玉珍香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浸种处理南粳9108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与清水对照间差异极显著;用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450 mL/hm2茎叶喷雾处理2~3叶期南粳9108或玉珍香,稻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方法]分别采用地膜覆盖与不覆膜(对照)2种方式种植木薯,研究地膜覆盖对木薯茎叶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地膜和覆盖后,木薯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小区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9%、14.61%、14.28%、76.14%和76.09%;地膜覆盖后木薯的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2%,但相同面积木薯的淀粉产量较对照增加65.35%。[结论]地膜覆盖是木薯节本增效栽培的有效措施,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提高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重、增加块根充实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优质牧草籽粒苋种植区域选择1、籽粒苋生物学特性籽粒苋主要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秆为直立状的绿色物质,茎秆处具有多个分支,种球为淡黄色或紫黑色的球形物质,籽粒苋茎叶适口性较好,可作为牛、羊、马等多种牲畜的喂养物质。2、籽粒苋种植区域选择籽粒苋分枝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在其生长过程中可进行多次收割,其生  相似文献   

11.
籽粒苋秸秆粉饲喂三元杂交猪效应及消化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三元杂交猪,在全早稻日粮的基础上,采用收籽后的籽粒苋秸秆粉,进行了饲养及体内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0%和15%的业粒苋秸秆粉,对猪的增重速度及胴体和肉质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每kg增重可节约精料2-10%,提高经济效益2%-8%,其在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2.
以柠条饲料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通过3年田间植物学性状观察及室内考种,选择无刺或刺少,叶片大,茎秆绿色,年生长量大的材料,通过对已选材料的品质分析检测、动物饲喂实验,选出高产饲用柠条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14.
为分析嘧菌酯和丙环唑复配农药在大豆作物上的残留分布及降解动态,分别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对大豆作物进行田间施药,得到了青豆与大豆(干豆)不同生长阶段的果实、茎、叶的样品,并通过QuEChERS方法提取、液质联用色谱仪检测对各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青豆与大豆上农药残留规律近似,不同部位的残留浓度表现为叶>茎>果实,其中鲜叶上嘧菌酯和丙环唑最大残留量为0.709 mg·kg-1和1.300 mg·kg-1,鲜茎上分别为0.032 mg·kg-1和0.059 mg·kg-1,青豆上分别为0.025 mg·kg-1和0.029 mg·kg-1,干叶上分别为0.546 mg·kg-1和0.581 mg·kg-1,干茎上分别为0.024 mg·kg-1和0.050 mg·kg-1,大豆上分别为0.026 mg·kg-1和<0.01 mg·kg-1。根据降解动态公式拟合,嘧菌酯和丙环唑在鲜叶上的消解速率均大于其在干叶和干茎上的消解速率。嘧菌酯和丙环唑的复配剂按推荐方式施用时,不会带来潜在的残留风险,但由于茎和叶上的残留浓度远大于大豆果实,在饲料选择时需要关注农药残留问题,可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降低饲料中农药残留对家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华  李海军  彭先文  吴伯希  李才元  王文华  梅书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22-19223,19232
[目的]探讨构树叶粉用于饲喂猪的可行性及其使用比例。[方法]选择日龄接近,体重25 kg左右的育肥猪进行构树叶粉饲养试验,试验组分以添加5%、10%和15%的量替换豆粕和麦麸,以及以15%的量替换全价料。[结果]各试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饲养效果如日增重和料肉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试验组I、II、III和IV的每kg增重成本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09%、3.66%、-8.69%和6.11%。[结论]构树叶粉可以15%的添加量用于肥猪饲养。  相似文献   

16.
探求能繁母猪供给波动的原因对实现生猪稳定保供的政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构建能繁母猪供给反应模型,应用TVP-VAR-SV方法研究能繁母猪供给反应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短期生猪和猪仔价格(活鸡价格)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具有显著的正向(负向)影响,且生猪价格冲击影响效应最大;玉米价格冲击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短期波动的原因,而生猪疫情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中长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该结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相符;生猪疫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负向(正向)影响程度较大,且生猪疫情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较高时,会对能繁母猪存栏量产生更大的冲击。建议提升养殖户的生猪疫情防范和应对能力;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提升养殖户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充分应用保险和期货等经济手段稳定玉米和生猪价格,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玉米价格、生猪疫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冲击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小偃6号抽穗后绿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抽穗后绿叶面积参数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如不同处理绿叶持续天数为27~40天、绿叶持续期为9~22天、单茎最大绿叶面积为82~105cm2等;籽粒产量随绿叶持续期的延长而增加,与绿叶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明显;小麦绿叶面积参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氮肥的多少,底墒的调节作用有限;抽穗后维持较高绿叶面积和作用时间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为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法提取平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 3%,紫茎紫叶和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 7%和0.183 0%。[结论]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Hog Production in China: Technological Bias and Factor Dem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factor biases are estimated by employing a translog cost function based on a new adjusted dataset for China's hog production sector.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found not to have been neutral and the factor bias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owards feed grain-saving technolog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demand for feed grain is elastic with respect to its own price and that strong substitution relationships exist with respect to some other inputs. Thus, along with technological biases, the changes in input price could affect hog farmer input behaviors and therefore change factor shares of hog production cost in China. In other words, demand for feed grain is very elastic, which results in feed grain-saving technological bias. Two major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drawn that rising feed grain price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eed grain input on hog farms and developing specialized hog farms could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labor in China because feed grain and labor are complement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