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的记忆     
难忘的记忆刘杰《中国林业》月刊,是在1950年6月创刊的。当时,我在东北林务总局主编《森林工业》半月刊(以后改为《东北林业》)。当接到中央林垦部(以后改为林业部)主办的《中国林业》创刊号时,倍感亲切。绿色的封面上,套印着梁希部长题写的“中国林业”四个...  相似文献   

2.
贺《中国林业》创刊45周年张滨亭《中国林业》自1950年6月创刊至今年6月,已有45年的战斗历程。值此可喜可贺的日子.我向她──我的启蒙老师和挚友──《中国林业》致以最亲切的祝贺和感谢!是她──“导向指南篇”,使我学会了运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绿色仙子”──—我的挚友王本泉一本爱不释手的杂志犹如一位平易近人而又学识渊博的良师,使我常常带着渴望的灵魂接近她、拜访她,把她当作忠实的挚友。最初晓得《中国林业》是在1984年调入木材公司工作时,我从来没有读过这种杂志,于是我好奇地读起来。杂志中有...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绿色时报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江泽民主席题写报名,是我国林业系统的行业报,也是我国惟一以“绿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类社会性报纸,主办单位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中国绿色时报》的前身是《中国林业报》。《中国林业报》自1987年7月1日诞生以来就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篇发刊词《让绿色铺满中华大地》开宗明义,这家新闻战线的新兵,就开始了呼唤绿色、捍卫绿色、增添绿色的绿色革命征程。它不仅仅唤起人们对绿色这一大自然的本色、生命之源、希望之光的崇尚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对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踏上林业之路起,我就和《中国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从事林业工作20多年的林业理论工作者,我对《中国林业》杂志有着一种特殊感情。《中国林业》使我对林业的感悟、心声能及时地传递给读者;使我有机会四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颁奖;使我的思想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为鹰潭林业的发展思谋出一个又一个“金点子”,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中国林业》让我更加热恋绿色、挚爱林业,还让我更加发奋努力,对林业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和无限遐想、憧憬。我认为:在林林总总的杂志中,《中国林业》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开启之际,《中国林业产业·中国油茶专栏》应运而生。《中国林业产业》杂志创办于2004年,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是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的我国第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林业产业知名期刊。为了充分发挥《中国林业产业》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7.
开栏寄语     
1950年的6月,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第一期《中国林业》杂志摆上了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当时称林垦部)部长梁希的案头。杂志封面以绿色为底色,设计简洁明快:一排苍翠的树,衬托着一幅中国地图。梁老对这个封面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绿化祖国的力量”。如今,作为梁老所说那种“力量”的传导者,《中国林业》在它的年轮里刻下了第55个同心圆。55年,几代务林人在大地上开垦、耕耘、播撒和守护着绿色。《中国林业》用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片,记录和见证着新中国绿色建设者的艰辛和光荣。它是一种时代记忆的形式,也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杂志给我第一招何世仁自1980年《中国林业》复刊至今的15年间,我是她的忠实读者和通讯员,每期到手必读,给我以学习、借鉴经验,丰富知识.研究林业的有利条件。1983年7月,在全国机构改革中、历史把我推上了四川省达县地区林业局局长的岗位,当...  相似文献   

9.
绿色信息的使者胡伟斌《中国林业》,当你1950年6月创刊之际,我正是“风华少年”。当你迎接自己45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这一代人早已跨过中年的“多事之秋”。几十年来,是《中国林业》把我这个城市长大的青年在大学毕业后引向了莽莽林海:进而又迈进教育的行列。你...  相似文献   

10.
情系《中国林业》刘云乔假如有人问我在期刊如林的大世界中我最喜欢哪一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林业》。你也许会不可思议,但只要你听了我与《中国林业》的一段故事之后,兴许你也会和我一样,对《中国林业》情有独钟!初次与《中国林业》不期而遇,那是在我高考...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0日,纪念《中国林业》创刊60周年读者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柏章良对《中国林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60年来,《中国林业》在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国绿色时报社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  相似文献   

12.
开拓进取勇创一流─—《中国林业》创刊45周年致辞中国林业报副总编辑赵圣铁伴随着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一本崭新的杂志─—《中国林业》于1950年6月诞生了,至今,它已走过了45年的风雨路程。在《中国林业》创刊4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谨向关心、支持、爱护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须臾不能离开的朋友王世俊我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工作生活了34个春秋,认识了一位最真诚、最有知识的朋友──-《中国林业》杂志。《中国林业》已成为我须臾不能离开的朋友,我的办公室写字台上摆放着《中国林业》,随时拿过来研读;下班回家还要带本《中...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为林业产业的战略调整而创办的期刊。自创刊以来,《中国林副特产》就一直伴随着中国林业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林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3日,中国林业文联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邓三龙厅长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一直以来,邓三龙厅长热爱文学艺术创作,不但大学毕业于艺术专业,而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笔耕不辍,发表文章数百篇,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梦萦张家界》、歌曲《绿色恋歌》、个人专著《底层问题报告》、《领导干部与创新》、《生态经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业媒体是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先锋。由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息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北京印刷学院新文艺出版学院等组成的课题小组,开展了"中国林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形成《中国林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报告》,于2019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摸清了林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现状,分析了林业媒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伴我行○金玉每次出差串乡,总带着一本《中国林业》。不为别的,只因为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伙伴。自从走进这莽莽林海工作后,深深体会到孤独、寂寞的味道,常有“无言独自上西楼”的感觉。因为在密林中除了山峦、树木和石头外,便只见到天上的流云和天空中...  相似文献   

18.
情结与祝愿     
情结与祝愿 李广联我与《中国林业》有一种难解难分的情结。这情结,出自于《中国林业》给我的知识与力量。我这个始则从戎,继后从文的人,真正与《中国林业》交友,是在80年代初。那时,我从基层调到省级机关从事林业宣传工作。搞林业宣传,必读林业报刊。记得刚操“...  相似文献   

19.
袁志明 《湖南林业》2013,(Z1):46-46
30年前,当我开始看得懂报刊杂志的时候,《湖南林业》已经创刊30周年了;当她完成从《湖南林业》到《林业与生态》升级版蜕变后,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陪伴我30周年了。是亲爱的她,引领我成长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一名基层播绿使者。《林业与生态》与我相伴30年,使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成长也应该是享受绿色的过程。人生应该充满生机活力,应该享受绿色生活。这种"绿色"就是代表一个人所应拥有的活力。拥有活力的人通常可以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为林业产业的战略调整而创办的期刊。自创刊以来,《中国林副特产》就一直伴随着中国林业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林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为振兴林业,实现’‘天保"工程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