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坡位条件对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半干旱区固定沙丘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为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陕西省神木市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以固定沙丘12 a龄人工长柄扁桃林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小区,使用CNC503DR型中子仪对2018年7—10月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坡位条件下长柄扁桃林地生长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坡顶与坡上0—30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坡中(上、下)与坡底表现为类似S形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底坡中(上)坡上≥坡顶坡中(下);(2)坡底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强变异性,其他4种坡位条件下为中等变异;(3)不同坡位条件下蒸散发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下)坡上坡中(上),坡上属强变异,而坡底则表现出中等变异且变异系数最小。[结论]不同坡位条件对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及蒸散耗水具有重要影响,坡底土壤含水量及蒸散发量均最大,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济源试区坡耕地、苹果园、果农复合系统、退耕还林地、刺槐林地5个邻接农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用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坡面不同农林模式雨季前、雨季中和雨季后表层土壤(0-30 cm)含水量,分析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受不同坡位、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土壤表层含水量从坡顶到坡底逐渐增加;雨季前后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半方差理论函数均呈球状模型,块金值变化并不明显,其值分别为0.25和0.30,独立间距分别为99.7 m和87.6 m,土壤水分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很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分别为1.71和1.74,变异均主要是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雨季中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半方差函数呈直线模型,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表现出随距离增加而增加,分形维数为1.40。  相似文献   

3.
桂西北岩溶山区峰丛洼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土壤水分是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素。在桂西北岩溶山区峰从洼地,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坡面、洼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水分(0~20cm)为中等变异,不同利用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自然灌丛、撂荒地土壤含水量较高,但板栗、木豆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且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其栽种早期应注意采取一定的蓄水保墒措施;与坡地相比,洼地受外界条件的干扰相对较小,土壤剖面含水量为增长型,其变化主要发生在表层,为中等变异;土壤水分沿坡面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在植被类型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坡位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7年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0-50 cm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均为:下坡>中坡>上坡.阳坡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是:阳坡上坡>阳坡中坡>阳坡下坡;而阴坡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土壤含水量的消长与同期的降雨量有关,1-6月为雨季水分补偿期,7-12月属于旱季水分亏缺期;(4)在同一水平空间,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剖面变化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来看,阳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的加深而变大,阴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变小,土壤水分的最稳定层均出现在10-30 cm处.  相似文献   

5.
坡位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沙地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坡底、坡顶、阴坡和阳坡等坡位的植被和土壤水分等指标的测定,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坡底以多年生杂类草占优,阴坡以灌木、半灌木及多年生禾草为主,阳坡以灌木、半灌木、多年生禾草及1,2年生植物为主,坡顶以多年生禾草和1,2年生草本植物为主;0—50cm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坡底阴坡阳坡坡顶,生物量顺序与土壤平均含水量一致;坡顶、坡底、阳坡和阴坡各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因土层和坡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0—50cm各层平均变异系数坡顶最大,坡底次之,阳坡最低;生物量和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0—5,5—10和20—30cm土壤含水量与生物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微地形对植被种类和土壤含水量具有一定影响,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物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修建遂宁铁路时经液压喷播处理过的路堑边坡为对象,对道路边坡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和季节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坡位层面上,道路边坡的土壤含水量10月份坡上最高,达到18.3%,其余3个季度均为坡下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坡上和坡中。在坡向层面上,道路边坡4个坡向的土壤含水量在1月份和10月份差异不显著,但4月份和7月份阴坡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阳坡。在季节层面上,道路边坡3个坡位土壤含水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秋季,土壤含水量在4个坡向上均为1月份和10月份显著高于4月份和7月份。道路边坡的土壤含水量除坡下外,不同坡位、坡向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相关性,坡下的土壤含水量只与季节呈显著相关。除季节与各坡向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外,其余均为正相关。季节与各坡位之间的土壤含水量相关性密切,而与各坡向含水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是黄土丘陵区植被成活与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坡位红砂灌丛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坡位的持水量表现为:上坡下坡中坡。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表现为不明显的"双峰"曲线,6月份第一次达到最大值,8月略有增加。根据红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和植物根系吸水状况,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3个层次:土壤水分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黄土丘陵沟壑区各月份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干层,其中月份4月土壤干层最明显,而各月0—20cm土层土壤干层最严重,因此,在黄土丘陵沟壑区4月进行造林,应进行适当灌溉以满足苗木对水分需求,且在雨季造林时密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生长情况,采用样地试验,设置2种坡向(阴坡、阳坡)和3种坡位(坡顶、坡中、坡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各样地内的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消耗期(5—6月)、快速补充期(6—7月)和消退期(7—9月),天然降水对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2)各样地内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土壤水分显著变化层(Cv>0.2)、土壤水分次变化层(0.2>Cv>0.1)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Cv<0.1);(3)不同立地条件对土壤水分及植株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阴坡土壤水分明显高于阳坡,土壤水分由坡顶向坡底呈递减趋势;沙棘的生长指标及存活率表现为阴坡>阳坡,不同坡位表现为坡底>坡中>坡顶。研究结果可为玛纳斯县前山地带沙棘造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雨季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降水是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雨季又是该区域降水发生的主要时期,因此对该区域雨季土壤水分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雨季土壤含水量实施定位监测,对比分析雨季降雨量与近5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不同植被类型在雨季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雨季以及雨季前一个月降雨量的影响;(2)雨季各个植被类型30~7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均较低;(3)干旱年雨季土壤含水量的变异性较普通年份和湿润年份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小,土层越深变异系数越高。对不同植被类型下雨季降雨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的研究,旨在为今后该区域退耕地营林造林中的植被选取、低效林改造以及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存在强空间变异特征,在多重尺度上受地形、土壤、土地利用、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是农业生产和耕作的关键要素。为了揭示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析地形因子对其影响,以赵光农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1数据反演的土壤水分和DEM数据,采用半方差函数、集成推进树算法(ABT)等方法分析了春耕期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坡位、高程、地形湿度指数)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相对影响,并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2018年4月24日处于春耕时期黑土漫岗区的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布在25%~37%; 地块内部变异系数为5.81%,相邻地块间变异系数为4.16%; 针对整个农场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有效变程为3 000 m,地块尺度上有效变程为300 m。土壤水分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坡向、高程、坡位呈显著负相关; 坡位、坡度、坡向是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其累计相对解释率超过了70%,其中坡位占36.28%。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对黑土漫岗区土壤水分管理、春耕春播期农机科学调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