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86+6689-6686,6689
选取了城市中典型的水景空间,对不同水景空间中的女性使用者行为进行研究,为城市水景空间针对女性使用者进行设计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毛白杨木材材色测定及其株间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人工林毛白杨边心材的不同表色系统的色度学特征值,研究了毛白杨边材材色的株内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毛白杨边材和心材及其不同板条的材色在XYZ空间,L^*a^*b^8色空间和孟塞尔色空间中,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且不同板条的材色色度学参数在3个色空间中不完全相同,毛白杨边材材色是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在其著作《岛》中使用了时空架构,加入文化、历史、精神和身份要素,建构了多重空间场景,再现了不同人物所遭遇的不同的困境问题,展现了20世纪初,在麻风病肆虐的背景下,主人公们的生存、伦理和精神困境,揭示空间对于塑造人物小说形象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展示。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在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建构不同层面的空间,以展现主人公和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观察与体验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空间建构正是以模型为手段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即从模型空间的构建过程认知空间,明确不同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带来的不同体验。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建筑设计中空间建构教学的模式及特点,旨在以此为新视角来更新设计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强度测定的方法,对宝天曼锐齿栎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样尺度下,种群反映出不同的聚集程度,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基本上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样方大小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发育阶段的锐齿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幼树和中径树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同,幼树的聚集程度比中径树的高,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类型;不同海拔梯度的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聚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园林空间的硬质铺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空间中道路、广场等各种硬质铺装是园林的骨架和网络,铺装本身的线性、质感、色彩、图案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能使人在园林空间中获得行为与心理方面的综合感受。本文着重对铺装设计中各表现要素的运用、铺装的意境和光影效果、与环境的调和、不同空间的铺装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采样策略;简要介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在对不同尺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苏州阳澄半岛的莲池湖公园、彩色植物公园和环湖慢行系统景观带城市公园设计中,根据3个公园不同的空间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和应用了大面积的彩色植物,为探索适于不同空间特点的彩色植物应用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邓紫晗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936-1943
以南京消费空间为例,运用ARCGIS软件对空间中情绪的总体分布特点进行描述,并进一步将空间环境要素划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交环境,对比不同环境下情绪的分布特征与差异,通过SPSS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与解释不同空间环境要素与情绪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研究发现,城市消费空间情绪总体呈现积极趋势,空间的物质环境和社交环境都显著影响了情绪的分布与变化。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情绪视角下对日常实体消费空间的规划转型思考,这也有助于从个人行为活动和公共政策角度提升城市的消费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晋芳 《农学学报》2016,6(10):67-72
郭庄是杭州西湖边上江南山水园林的代表之作,为典型的“前宅后院”布局模式。通过对郭庄各组成区域的空间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空间本身及空间组合过程中采用的手法。学习郭庄利用轴线、借景、丰富空间层次的手法把景点空间有序组织起来,主次分明,远借西湖之景,突破基地的限制,增加了空间的空间感。园子体量虽小,但加入了明暗、空间的对比,利用不同的造景元素,使得空间节奏感强烈,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诗情画意,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景深。  相似文献   

11.
12.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