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树的无融合生殖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自1814年发现植物无融合生殖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的植物,已达36个科,300多个种。世界各国正在从细胞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及育种学各个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一、无融合生殖的特...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核桃很多品种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率不同年份之间变幅很大,不同品种之间、雄先型与雌先型无融合之间生殖率的高低有无差别还难定论,使用激素和失活花粉蒙导有利于核桃无融合生殖率的提高。核桃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于孤雌生殖,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矿质营养水平与自然授粉实生后代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除了人们对遗传学的了解外 ,更多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操纵。从固定杂种优势出发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领域的研究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水稻中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高粱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油菜无融合生殖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高频率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9.
从核桃无融合生殖诱导、鉴定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前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通过隔离法、药剂诱导法、花粉蒙导法及离体诱导法等方面的核桃无融合生殖诱导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无融合生殖育种技术进行核桃新品种培育的可行性,提出了核桃无融合生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物无融合生殖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十年来,随着杂交玉米、杂交高粱以及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杂交种在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杂种优势已在许多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作物育种方法的改进和育种基础材料的更新,新的高产、优质的杂交组合不断推出。然而,无论怎样优良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在后代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衰退,优良性状无法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因此,在生产上就需要年年制种,繁殖杂种一代种  相似文献   

11.
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去雄花和雌花套袋隔离,研究了我国11个核桃品种(系)的无融合生殖现象。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1个核桃品种(系)中,其中有4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品种占供试品种(系)的36.4%。4个无融合生殖品种(系)的无融合生殖率在1.5%~13.0%之间,并表现出不同年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而产生种子的特殊生殖方式,其中二倍性无融合生殖能使世代更迭而不改变核相,即后代的遗传结构与母本完全相同,因而可用来固定F_1代杂种优势。自30年代Navashin、Karpachenko和Stebbins等先后提出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这一论点以来,人们已在植物37个科、370多个种中发现无融合生殖类型。在农作物中,已在珍珠粟、高粱、玉米、马铃薯和棉花花等少数作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现象。70年代以后,无融合生殖研究开始转向遗传育种的应用研究,一些国外科学家在高粱、玉米、珍珠粟  相似文献   

13.
龙须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龙须草刚露出花序至成熟的颖果样,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系统观察,未发现通常的胚囊母细胞和减数分裂现象。观察到多个方位的胚囊原始细胞于珠心中,形成了3 ̄7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胚囊。材料中可见由卵器和1个极核或2个极核组成的4胞胚囊,也可见到3胞或1 ̄2胞,甚至中空的胚囊。同一胚株中,形成了多个幼胚或拟胚,但完熟颖果中只剩下1个成熟胚。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5.
以丹东蒲公英为研究材料,利用常规压片法对去雄切柱头和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种子根尖染色体进行观察,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丹东蒲公英胚珠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为二倍体,人工去雄切柱头后的丹东蒲公英子房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二分体的形成,一个退化,另一个经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卵细胞逐步发育为成熟胚,表明丹东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类型为二倍体孢子生殖。此外,丹东蒲公英去雄切柱头后的结籽率高达90.34%,发芽率为84%。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意义,研究趋向及进展进行了评价。植物无融合生殖是生物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给常规育种带来革命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十分重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成立了国际无融合生殖研究协作网,把作物无融合生殖作为重点之一,但是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者提出了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4个基本条件和策略,以多胚水稻为材料进行胚胎学,育种学,  相似文献   

17.
苎麻无融合生殖诱导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为雌雄同株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种子小,数量大,繁殖系数高。到目前为止的新选品种均为杂合体,生产上不宜用种子繁殖,而无性繁殖速度慢、成本高、易带病虫,使新品种难以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利用自交系间杂种优势,也因自交系难以纯合而困难较大。因此,诱导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报道了四川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国内有代表性的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禾本科植物中无融合生殖的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正> 无融合生殖水稻8415品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陈建三副研究员等经十多年时间,用种间杂交的方法选育出来的远缘杂种。该品种最大特点是母性遗传,F_2以后性状不发生分离,杂种优势能被固定下来。这种无融合生殖是母本的雌配子与父本的雄性配子没有融合的生殖,是一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它把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野生稻和籼稻。同栽培稻进行有性杂交,从后代中选育出具有无融合基因的杂种F_1,称作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