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业态形式。巫山县是长江黄金旅游水道的重要节点,是传统的观光型旅游目的地。随着巫山县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实现农业、旅游业的产业转型及升级改造,以及全力打造"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加快"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出台和启动,巫山县乡村旅游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巫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巫山县乡村旅游发展应采取跨越式的发展战略、依托型的开发战略、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和联动型的运作战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SWOT方法对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优势主要包括: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好、温度和海拔高度适合养生、负氧离子含量高、温泉品质一流、道教养生文化浓厚、疗养院所集中、所在地人均寿命高;劣势主要包括:养生旅游设施缺乏、知名度不高、专业养生旅游人才缺乏;机会主要包括: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山地养生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老年人出游需求旺盛;威胁主要包括:同类产品竞争激烈、李一给缙云山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优势多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适宜采取开拓型战略。最后,文章从养生旅游设施配置、专业养生旅游人才培养、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养生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色旅游逐渐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南京黑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厅 《蚕桑茶叶通讯》2021,(1):28-29,32
立足安化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通过SWTO分析,发现安化县茶乡花海旅游景区优势明显、劣势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安化县茶乡花海旅游景区首先应依托资源优势,丰富旅游层次,打造特色旅游;其次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宣传推广,开拓茶旅市场;最后应夯实内部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坚持人才兴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祁连县发展畜牧旅游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进行分析,认为发展畜牧旅游是祁连县整合优势资源,带动牧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厦门邮轮旅游业的现状及特点,其次运用SWOT理论分析了厦门邮轮产业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邮轮旅游特征的分析对厦门邮轮旅游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厦门邮轮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陆铭宁 《山东饲料》2013,(30):145-146
文章分析了凉山乡村旅游迎来的良好发展机遇,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凉山乡村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在当地资源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是实现库区整体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选择。以巫山县山区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对巫山县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逐一分析,并依照矩阵形式将各因素相互匹配,判断出应采取开拓型战略,并提出构建旅游产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推行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常德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创意设计与开发,导致发展比较迟缓。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手工艺产品,旅游者也需要更加人性化、自主化的消费来实现自我的价值。DIY虽然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概念,但是与旅游结合的越来越好,尤其在乡村旅游方面也有比较成功的项目。基于以上背景,常德市乡村旅游特别适宜进行DIY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安顺市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区域,是贵州绿茶的主产区。对贵州省安顺市旅游业和茶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发展优势为区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劣势主要为宣传引导力度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与基础设施不健全;机遇主要有政策的支持、旅游发展新机遇、网络新时代;其挑战有环境保护的压力、其他省市的挑战与开发程度有限。从建立健全茶旅融合发展机制、完善茶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丰富茶旅融合发展内容形式三方面提出促进安顺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培育新型农业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章基于SWOT战略理论,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有机农业发展机遇的挑战、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机产品不具特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低下、有机环境受污染的问题。认为,政府应鼓励特色有机产品供给,积极创新有机生产方式;民族地区应了解市场需求,更新生产技术,提高有机概率,坚守地方性民族生态意识,保障有机产品生产可持续,促进民族地区有机农业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旅游作为山东省旅游产业的重要项目,已经发展了多年,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在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下,整体谋划城乡建设的布局,推动农村经济的开发,重点以推动农村旅游为主;不断挖掘和补充农村旅游的新景点,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培养新型旅游人才振兴了乡村旅游;借鉴学习吸纳先进经验,扩大宣传,打造旅游产品,带动旅游边缘经济的发展。虽然山东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为了促进山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国外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为依据,为提高山东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地。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生态休闲畜牧旅游区初步构建、现代生态畜牧旅游示范点各具特色、生态畜牧旅游产品与服务较为丰富。文章结合乡村地方元素,打造特色生态畜牧旅游区;坚持整体经营理念,推动生态畜牧旅游业融合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工具,开发新型生态畜牧旅游产品,在促进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迅猛,学术界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以“乡村旅游”为题名检索了2001-2011年间国内地理类、旅游类学术期刊所载的乡村旅游文献,获得有效文献50余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乡村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今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应着力于以下领域:基于旅游者角度的乡村旅游评价框架和体系的构建;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乡村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天津都市型生猪产业集群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笔者首先概述了天津都市型生猪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条件;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天津都市型生猪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高标准建设天津都市型生猪产业集群的推进路径:深入实施生猪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积极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生猪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旅游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具有广阔潜力的老年旅游市场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营销对策,以期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和谐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旅游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具有广阔潜力的老年旅游市场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营销对策,以期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和谐健康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都兰县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兰县草产业,必须加强天然草地综合改良,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开发草产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培植草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草地管理制度,全面巩固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建立信息网络体系,把信息网络纳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建立健全草畜产品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9.
梁泽胜 《青海草业》2011,20(2):34-37
分析了都兰县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兰县草产业,必须加强天然草地综合改良,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开发草产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培植草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草地管理制度,全面巩固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建立信息网络体系,把信息网络纳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建立健全草畜产品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生态畜牧旅游逐渐成为培育农业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文章基于生态畜牧旅游与乡村振兴内涵特征,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实践表明,生态畜牧旅游产业发展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吸引专业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赋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延伸主客共享,注入生态畜牧旅游新活力;聚焦乡村特色,增强生态畜牧旅游生命力;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提升生态畜牧旅游土地利用效益的创新路径,通过上述路径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畜牧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