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高水分粳稻谷表面明度L值、色度a、b值随储藏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动力学分析方法,旨在得到粳稻谷L、a、b值在储藏期间变化的动力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明度L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在温度15℃、20℃、25℃、30℃条件下储藏90d后,粳稻谷L值由60.16依次下降至58.21、58.16、57.03、56.84;色度a、b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明显,在温度15℃、20℃、25℃、30℃条件下储藏90d后,a值由6.27依次上升至6.60、7.00、7.21、7.24;b值由29.60依次上升至29.96、29.99、30.19、30.23。初步建立了L、a、b值与储藏温度、储藏时间的动力学预测模型。L的预测模型:ln At=e-341460/RT+6.163×t+4.0970;a的预测模型:ln At=e-43800/RT+10.941×t+1.8358;b的预测模型:ln At=e-53220/RT+13.008×t+3.3880。动力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0.03%~6%之间,说明该模型可以对储藏期间粳稻谷表面颜色变化进行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玉米杂交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杂交种掖单22小于丹玉13。与此相同,遮光使丹玉13 Pn的下降显著大于掖单22。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Pn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次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套袋时间早、遮光性强的果袋对果实果皮色泽亮度、色饱和度的影响大于遮光性弱的或晚套袋的处理。果实色泽平均a/b值10月4日套袋好于7月14日,8月30日套袋处理,果实色泽更加的接近早香橘橙果实所固有色泽:橙黄色,但均小于对照(0.53)。套袋时间早果皮色泽色调角小于晚套袋处理,并且均大于对照(-10.23)。经相关系数分析,a/b 与色调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4。不同套袋时间、不同遮光率的果袋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色差计检测了5种绿茶茶汤在40℃贮藏12 d的条件下色泽变化,并跟踪检测了其主要内含物成分变化,利用SPSS软件对各主要化学成分与色差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类EGCG、EC、C、GCG、ECG与茶汤色泽劣变显著相关,黄酮醇类化合物杨梅素半乳糖糖苷、杨梅素葡萄糖苷与L值、红绿度(a值)、a/b值均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24°Brix)为原料,以亮度L*值、红值a*、黄值b*、色差值△E、褐变指数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0、25、35℃)对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色泽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疆玻璃罐装番茄酱色泽变化动力学模型,以预测玻璃罐装番茄酱褐变程度。结果表明:玻璃罐装番茄酱的色泽参数L*值、a*值、b*值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色差值△E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褐变指数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在25℃和35℃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含量、L*值、红值a*、黄值b*和色差值△E等各指标变化的活化能分别为74.30、65.22、45.46、55.72、102.26和64.21 kJ/mol。  相似文献   

6.
施氮水平对两个冬小麦品种面粉色泽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豫麦49-198和兰考矮早八面粉色泽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面粉及面糊的色泽等级值(CGV)、红色度(a*)和黄色度(b*)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亮度(L*)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面片的CGV、a*、b*升高,而L*值下降。质构仪分析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面条的硬度、黏合性、咀嚼性呈上升趋势,以360 kg hm-2处理的值最高,并且和其他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高温高压条件和添加抑菌剂筛选出6种铁皮石斛饮料杀菌方式,重点研究了M3(121℃15 min)、M5[0.2 g/kg乳酸链球菌素(Nisin)+100℃]和M7[100℃+0.25 g/kg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0.2 g/kg Nisin] 3种杀菌方式的铁皮石斛饮料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多糖及总酚含量的变化和色泽稳定性,以筛选出较佳的杀菌方式。上述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铁皮石斛饮料在25℃、16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22),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含量变化平稳,样品的L值、a绝对值和b值减小,饮料贮藏时间的色泽变化稳定性好,品质保持良好。M3和M5处理的pH、色泽变化趋势均较M7处理稳定,为较好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延长芋头试管苗的保存时间,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以槟榔芋丛芽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生长延缓剂和不同的温度和光照培养条件对芋头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5±2)℃光照培养条件下,PP333、ABA和B9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2.0、2.0、1.0 mg/L;在低温(5±1)℃光照培养条件下,PP333、ABA和B9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1.0、0.5 mg/L;在低温(5±1)℃暗培养条件下,PP333、ABA和B9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0、1.0、0.5 mg/L。与常温光照培养相比,低温光照培养的芋头试管苗成活率更高,生长延缓剂的最佳处理浓度也相对更低。与低温光照培养相比,低温暗培养的芋头试管苗的存活率相对更高,两者的处理浓度相同,但低温暗培养提高了芋头试管苗的存活率。通过离体保存的试管苗恢复生长后,长势旺盛,与对照株无明显差异,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能有效提高芋头试管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农家桑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钙浸种、提高温度和光照等对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条件下,25 mmol/L CaCl2浸种24 h,可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未休眠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81%提高到97%,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16%提高到44%.在25 mmol/L CaCl2浸种基础上进行不同温度(25,28,30,35,37℃)处理,以及相同温度下照光和遮光处理,进一步探讨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结果表明,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5℃温度处理的发芽率达到最高,可达90%左右,说明提高温度是解除桑树种子的次生休眠的有效方法.桑树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且照光对桑树种子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常温贮藏樱桃西红柿采后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45、50、55℃热水分别浸果3、6min)处理樱桃西红柿,研究热处理对其常温(20℃)贮藏10d期间品质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5℃热水处理3rain以及50℃热水处理6min的樱桃西红柿在20℃条件下存放10d,可保持果实原有色泽,减少腐烂,是樱桃西红柿常温贮藏的适宜热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和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 利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花后土壤渍水、高温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面粉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后渍水、高温及其复合胁迫均导致小麦粒重的下降, 2011-2012年度使郑麦366千粒重分别下降10%、23%和16%, 而郑麦004 分别下降7%、27%和32%, 处理间差异显著; 2012-2013年度粒重变化与上一年度趋势一致, 但降幅较小。渍水使两品种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降低, 高温使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增加。渍水和高温复合胁迫对两品种的影响不同, 郑麦004籽粒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两年度均显著增加, 而郑麦366在2011–2012年度无显著影响, 在2012–2013年度显著下降。在3种胁迫条件下, 郑麦366面粉亮度分别下降0.9%、1.2%和1.9%, 郑麦004面粉亮度分别下降0.2%、2.1%和1.7%; 郑麦366红度分别增加15%、33%和43%, 郑麦004红度分别增加0.3%、77.0%和42.0%; 郑麦366灰度分别增加4%、2%和11%, 郑麦004灰度分别增加4%、7%和8%。相关分析表明, 籽粒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含量与面粉亮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与红度和灰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常温和4℃低温贮藏条件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 ℃)贮藏条件下,马蹄笋的PAL和POD活性均高于4 ℃贮藏,且在贮藏前期酶的活性上升幅度较大:常温和4℃贮藏的马蹄笋蛋白质含量在贮藏2 d后,出现大幅度降低,常温贮藏的降低幅度大于低温贮藏;两种温度贮藏条件下,马蹄笋感官品质的差异都在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治理枣尺蠖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枣尺蠖为试验材料,提取其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多酚氧化酶,进行了酶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枣尺蠖多酚氧化酶用40%饱和度硫酸铵进行盐析效果最好,纯化倍数可达5.8倍。且在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为10 mmol/L的邻苯二酚时,不会发生底物限速行为。多酚氧化酶在pH 7.0,37℃时活性最高。多酚氧化酶热稳定性较差,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酶活力下降。70℃时将该酶保温9 min,酶就趋于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14.
梁峥  张晓纲  霍慧敏  张超  曹冬梅 《种子》2021,(1):138-144
以香水白掌(Spathiphyllumpatinii)幼嫩茎段为试材,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方法为流水冲洗2 h,0.05%NaClO处理20 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后75%酒精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5 min.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条件为MS+3 mg·L-16-BA+0.0...  相似文献   

15.
探讨低温贮藏结合GABA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为寻找樱桃番茄采后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粉娇’樱桃番茄为试材,设置清水浸渍+常温(25℃)贮藏、清水浸渍+低温(8℃)贮藏和GABA(500 mg/L)浸渍+低温(8℃)贮藏3个处理,在樱桃番茄16天的贮藏期内,调查果实腐烂率,测定果实呼吸强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柠檬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25℃)贮藏相比,低温及其结合GABA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樱桃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其中在贮藏16天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45.81%和63.11%,低温结合GABA处理优于单独低温贮藏。同时,低温结合GABA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了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柠檬酸含量,抑制了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积累。因此,低温结合GABA处理可有效延缓樱桃番茄果实的腐烂和衰老,并能保持果实的采后品质,在樱桃番茄果实保鲜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粉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中的光温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钾贤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83-287
为解决粉蕉试管苗生产过程中丛生芽増殖率低、生根苗根少和植株纤细瘦弱等问题,以粉蕉丛生芽为材料,研究温度对丛生芽増殖和光温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丛生芽增殖影响显著。32℃的芽增殖率最高,芽长和鲜重最大,褐变最轻。阶段变温培养和32℃恒温培养相比,芽増殖倍率显著提高、褐变率显著降低、增殖芽的质量明显提高。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生根率均为100%。光照强度、温度和光温互作对试管苗生长影响显著。26℃和500~1250 lx条件下培养更有利于根系生长,在500~2500 lx范围内粉蕉生根苗苗高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高,光温互作对粉蕉展叶数影响极显著,1250 lx、26℃培养条件下的展叶数最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所催化的邻苯二酚氧化后所得到的产物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和几种抑制剂对砀山酥梨PPO活性的影响,以及研究了破碎打浆、pH值、温度、贮存时间等不同加工过程对砀山酥梨酶促褐变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砀山酥梨PPO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始终保持稳定;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酸的效果最好;在pH值3.5-4.6,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促褐变,且pH值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在4℃,室温和37℃下,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褐变,且温度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温度为37℃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酶促褐变对整个褐变反应的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贮藏温度对成熟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材料,分别把成熟果实放于4℃、8℃冰箱和室温下贮藏,每2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4℃和8℃)均能显著延缓百香果果皮转色和皱缩,可以保持较高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低温贮藏TSS、TA和TSS/TA和感官品质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室温贮藏,4~6天TSS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4天时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TA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6天后TSS/TA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2~6天感官品质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失重率都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之,6天前室温贮藏果实品质优于低温贮藏,而低温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机理,揭示其种群扩散蔓延机制,本研究开展了卵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研究。将木薯单爪螨卵在梯度高温(30、33、36、39、42℃)人工气候箱中处理不同时间(0.5、1、2、4、8、16、24 h)后置于室温(25℃)下饲养,观察其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后代性比(雌性百分率)及后代成螨寿命。结果表明:卵高温处理显著影响木薯单爪螨的发育与繁殖。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木薯单爪螨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卵孵化率、后代雌性百分率与后代雌成螨寿命显著下降。温度越高,对木薯单爪螨发育与繁殖的影响越显著,尤其对卵和幼螨的发育;卵经42℃高温处理2 h以上(包括2 h)后在25℃下均不能孵化和完成任何发育历期;42℃高温1 h为木薯单爪螨卵热最敏感时间。因此,卵高温胁迫显著影响木薯单爪螨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从而可能影响木薯单爪螨种群的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木薯单爪螨扩散蔓延范围及生态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制定中国针对木薯单爪螨的检疫政策和防控措施,以防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提供理论依据和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