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总结了紫薇的特征特性,以紫薇在渭河下游的咸阳湖景区引种栽培为例,对其栽植、修剪、水肥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规范,以期为关中地区紫薇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紫薇的特征特性,以紫薇在渭河下游的咸阳湖景区引种栽培为例,对其栽植、修剪、水肥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规范,以期为关中地区紫薇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紫薇的生态习性,阐述了紫薇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紫薇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前当地傣族就有在庭院、地边栽培的习惯,特别是傣族小乘佛教圣地——奘房(寺庙)不可缺少的园林花卉树种,一直延续至今,有的树龄高达千年。在得天独厚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和长期无意识的人工栽培驯化中,造就出不同花色的品种。为了便于识别、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植物分类方法,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即根据叶的大小和花的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目前发现7个品种:小叶粉红色紫薇、小叶浅粉色紫薇、小叶大红色紫薇、小叶纯白色紫薇、小叶浅紫色紫薇(浅紫蓝色)、大叶小花纯白色紫薇、大叶大花紫蓝色紫薇;同时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出一整套栽培方法、园林修剪和快繁技术等,为下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紫薇栽培及管理水平,根据实践经验,从选地、繁殖、水肥管理、整形修剪、越冬防护等方面总结紫薇栽培技术,并概括紫薇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将新引进的日本矮紫薇与本地品种紫薇、红薇、银薇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矮紫薇播种发芽率达85%,幼苗移栽成活率为90%,生长发育规律与其他栽培种相同,但开花较早,且花期长达100d,越夏度冬后,存活率在97%以上;温室河沙为基质进行嫩枝和硬枝扦插,日本矮紫薇生根率达90%.通过评定生长规律、繁殖条件和观赏价值,认为日本矮紫薇在武汉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紫薇的繁殖栽培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薇是盛夏极有观赏价值的花木,有播种和扦插两种繁殖方式,栽培管理中要特别注意修剪。紫薇园林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8.
基于紫薇在我国悠久的栽培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紫薇文化的表现和内涵,分析了其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有着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还可以抗污染,吸附有害气体及粉尘,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观花树种。作为紫薇的原产国,中国有着丰富的紫薇种质资源,然而,关于紫薇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之下,国外的育种研究起步早些,并且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取得了紫薇以及紫薇属育种傲人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紫薇育种研究存在着紫薇种质资源圃不完整、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对紫薇国内外的种质资源、育种机构、育种现状、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探讨我国育种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研究趋势和育种策略,以期为我国紫薇的育种研究与栽培繁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5份不同紫薇种质资源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包括繁殖特性、观赏性状、抗逆性和管理等4方面的试验,观测分析出苗率、移栽成活率、花期早晚、花期天数、花色及花形、花量、耐热性、抗病性及管理频度等9个方面的性状与数据,利用数量评价的方法定量地制定出栽培适应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得知,红火箭、红火球、多花紫薇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良,适于大量在海南推广使用,为紫薇的栽培和园林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较好的黑叶紫薇营养繁殖方法。[方法]以黑叶紫薇组培苗和扦插苗为材料,研究组培苗和扦插苗在成活后1年内的生长势和开花时间,比较组培与扦插2种繁殖方法对黑叶紫薇栽培的影响。[结果]黑叶紫薇组培苗在前期生长阶段的生长势、开花期早晚上均较扦插苗更具优势。[结论]黑叶紫薇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考虑组培繁殖方式,以便更好地保障种苗质量、提早上市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紫薇环式育干栽培方法,有益于强化树干的观赏性能、提高苗木价值.本文介绍一种紫薇属植物环式育干栽培方法,通过:按照环形树干造型对树干的分类组合、基于设计造型结构获得单株技术图谱、培育管理、合栽苗木的靠接、制作支撑架与环式育干造型梯架并进行安装、育干苗木的定芽和抹芽、嫩枝绑缚与适当解绑、愈合培养这一系列技术培育出紫薇枝...  相似文献   

13.
紫薇,别名百日红,海棠树,是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木本植物,一般是灌木也可做小乔木栽培。紫薇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造园植物品种,在我国古今园林中都有大量的成功应用。哈尔滨太阳岛引进的盆景,高达4米以上,是以多年生枝条经过盘桓、拧扎制作而成的别致的花瓶、牌坊式等造型。它们在产地经过多年生长,已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气候,长途跋涉来到北方,能够适应大跨度的  相似文献   

14.
王安龙 《现代农业科技》2014,(5):193-193,196
介绍了皖南山区紫薇特征特性及其种子繁殖栽培技术,包括采种及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与修剪、移栽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紫薇的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潘正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32-5833
通过对紫薇引种栽培、繁殖、病虫害防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紫薇为我国特有的乔木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应用价值,但目前园林应用甚少。随着城市园林绿化观念的转变,一些乡土特色植物材料将受到重视和应用。鉴于此,该文在资源调查和引种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云南紫薇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繁殖特性,为今后开展云南紫薇的育种、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尾叶紫薇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屋久岛紫薇、福建紫薇、大花紫薇、紫薇品种Dynamite和12株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种间杂种子代植株均为二倍体;利用8条SSR标记判定Dynamite、大花紫薇、福建紫薇和26株紫薇×大花紫薇种间杂种子代植株的倍性均为二倍体,证实了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反映植物倍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紫薇的生长习性,并从繁殖方式、日常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紫薇属植物为我国原生植物,在我国已有1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是优良的夏花木本植物,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可净化空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紫薇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全球紫薇属植物约有60种,我国占比达40%。全国及区域性种质调查成果为紫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各地加大了紫薇新品种培育和引种应用,育种方式以传统育种为主,培育出较多性状优良且市场价值高的新品种。随着育种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紫薇分子辅助育种相关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从紫薇的分类研究、种质资源现状、育种研究和引种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系统梳理了我国紫薇种质资源情况(包括野生品种24种、栽培品种350种),探讨了国内外紫薇育种的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并对引种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针对紫薇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在后续研究中加大紫薇调查力度、完善种质资源库、建立信息共享渠道;从花色、香味、株型、抗性及延长花期等方面拓宽育种方向,利用生物及智能技术手段加强育种技术研究,加快紫薇种质创新;因地制宜,不断开发紫薇应用形式,充分发挥紫薇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20.
紫薇籽油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薇是我国夏季重要观花树种,栽培广泛。为了开发和利用紫薇籽油,采用冷榨法从紫薇种子中榨取了油脂,并采用GC/MS对堇薇、红薇、银薇3个不同品种群紫薇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群紫薇籽油均含有相同的17种脂肪酸,不同品种群脂肪酸含量有差异,其中堇薇品种群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高,为86.57%,该品种群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低,为13.05%;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和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堇薇、红薇、银薇3个品种群亚油酸含量分别为71.62%、70.91%、72.87%;从紫薇籽油中检测出奇数碳脂肪酸类二十三烷酸,该脂肪酸具有抗癌活性,表明紫薇籽油是一种值得开发的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