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由于乱采滥挖,野生甘草的面积急剧下降,已列为国家专控经营的药材品种。目前国内每年对甘草需求约3万吨,出口也在持续增长,收购价为每千克7-8元。由于甘草资源短缺,北方掀起种植热潮,在不是野生分布区的黄淮海平原南部和江淮丘陵地区,也有农民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2.
方波  李毳  李龙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3):176-177
甘草为多年生豆科作物,是主要药用植物之一,有十药九草"百药之王"美称,同时也是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天然植物资源,新疆是甘草主要产区,且品种多,质量好,据有关部门测定,同是五年生甘草,新疆红皮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比内蒙古红皮甘草高2~3个百分点,高达10%~12%,三年生的甘草,其甘草酸亦可达7%左右.2000年国家将甘草列为国家紧控物资,不准随意挖取野生甘草,因此人工栽培种植甘草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人工种植甘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为豆科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是一味大宗常用的中药材,素有“十药九草”之称。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野生资源分布较多。90年代以前,我国的甘草供应主要靠这些地区采挖野生甘草。为了保  相似文献   

4.
甘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国老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云南甘草、圆果甘草、刺果甘草,定西地区栽培的甘草品种主要是乌拉尔甘草.我国的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省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粉甘草等。素有国老之称。主产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也有分布,内蒙古的杭锦旗是我国的甘草之乡。目前各地栽培的都是乌拉尔甘草。甘草味甜,根及根茎中含有较多的甘草甜素,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6.
甘草为豆科植物,按产地又分为东甘草、西甘草、新疆甘草,广泛用于医药业及食品工业.西甘草主产于内蒙古西部,此外,内蒙古包头一带,陕西的定边、靖边,甘肃的庆阳地区,河西走廊一带以及平凉等均有,质量较好.山西中部的汾阳、临县、石楼、忻州、代县、繁峙等所产亦属西甘草品质.东甘草主产于内蒙古东部,辽宁的朝阳、建昌,吉林的白城、洮安、镇赉、长岭、乾安,黑龙江的大庆、泰来.新疆甘草主产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东部哈密、吐鲁番一带地区,向东延至甘肃的酒泉和金塔一线以西均有大量野生.  相似文献   

7.
<正>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内酯及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等症,在食品工业及轻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等地,过去主要依赖野生。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极耐  相似文献   

8.
三种甘草渣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产三种甘草渣中甘草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胀果甘草渣和乌拉尔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基本相当并明显高于光果甘草渣。提取温度对不同品种甘草渣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同一种甘草渣在不同温度提取时,甘草黄酮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不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甘草渣是甘草在提取甘草浸膏、甘草酸等产品后的残渣,其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据分析,每千克干甘草渣含粗蛋白75克、粗纤维43克、粗脂肪8克,除此之外还含有许多甘草产生的生物活性成份,如甘草黄酮、生物碱等,这些成份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基质,添加少量辅助物质,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转化,就能将甘草渣转变为满足植物生长的生物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甘草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为常用中药,是工业、制药、食品等的原料,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甘草是自然生长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的植物,根和根状茎入药,地上部分的茎叶是牲畜的优质饲草。目前全国蕴藏量约15亿kg。主要类型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占全国蕴藏量的 60%以上;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又称乌拉尔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抗锦旗、磴口县和宁夏的盐池县一带,质量好,品质高,为甘草中的精品。野生甘草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大量采挖,过度放牧,目前野生甘草蕴藏量比1949年下降了50%,草场严重退化,土壤沙化,并引发沙尘暴灾害性天气。应保护甘草资源,限量采挖,实行围栏护育,人工种植,改善生态环境,使甘草资源长久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1.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甘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是新疆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种植甘草既能有效地缓解因过度采挖造成草场原生植被和资源的破坏,达到生态重建、修复环境的目的,又能实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阿勒泰地区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3万亩以上,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中草药 ,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甘草主要类型有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 ,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及调和药性之功效。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随着野生资源大量采挖而日益减  相似文献   

13.
<正> 1 概述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内酯及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等症,在食品工业及轻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等地,过去主要依赖野生。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甘草属杂草荚果与种子特征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甘草属杂草胀果甘草、粗毛甘草、平卧甘草、黄甘草、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等6个种的果实和种子的分类、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按果实和种子特征编制了种的检索表,并对6个种进行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在甘草生长茂盛期,从石河子大学实验场的一实验地采集甘草斑点病病样,分别从甘草病样的茎和叶上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菌株;使用喷雾接种健康甘草植株后,所有供试菌株均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了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真菌18S rDNA通用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登录GenBank比对后,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erbarum Westd),该病原菌在新疆甘草上的危害在新疆尚属首次报道.由于其危害性大,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甘草是中国最大宗的药材之一,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除了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及工业价值。随着人工栽培甘草的面积的加大,对种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甘草种子的质量决定着甘草成品的质量。笔者从种子净度、千粒重、籽粒大小、发芽率、硬实、霉变等几方面考查研究了目前市售甘草种子的质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甘草种子在千粒重、籽粒大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草种子的千粒重和种子直径要显著高于新疆甘草种子。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净度、硬实率、霉变率都存在较大的变异范围,大部分甘草种子未经过种子破硬实处理,硬实率较高,种子无包装,无说明。笔者认为中国应当尽快制定甘草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及检验标准,以加强甘草种子市场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甘草的栽培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又叫乌拉尔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粉草、甜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作为我国2000多种草药中用量最大的传统中药材,素有"十方九草,无草不成方"之说,为我国著名的国药之一.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其所含药物成分主要有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内酯及黄酮类和香豆素类.据药典记述:"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缓中补虚、润肺解毒、止咳祛痰、清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气喘、伤风、胃痛、肢体疼痛等症".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甘草需求量的增大,使甘草供不应求,所以,种植甘草市场广阔,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宁夏甘草害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我国北方荒漠草原重要的资源植物之一,具有药用、防风固沙及作为优等牧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围栏封育保护野生甘草和人工种植甘草的开展,甘草病虫害防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调查,随甘草分布生境的不同,害虫种类、为害特点及发生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害虫为害特点,将其划分为刺吸类、食叶类、食种子类、地下类和仓储类,对它们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进行了描述.其中对生产为害严重的有宁夏胭珠蚧(Porphyrophora ningxiana)、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乌苏黑蚜(Aphiscraccivor allsuana)、甘草黑蚜(Aphis atrata)、短毛草象(Chloebius psittacinus)、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等.并对甘草害虫防治的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不仅是一味用药量大的中药,而且还是紧缺的工业原料,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化工等领域,其茎叶还是牲畜的好饲料。甘草不仅国内供不应求,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欧美等国,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野生甘草为草原固沙植被,采集野生甘草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实行严格的有计划采挖,是国家专控经营的4种中药材之一。由于野生甘草资源逐年减少,价格呈逐年盘升趋势。1992年才2.6元/公斤,时下已升至4.5~5元/公斤,即使如此,还时常出现有价无货。为此,人们开始研究甘草…  相似文献   

20.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能,可以抑制身体发胖、抗艾滋病毒、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素有“十方九草”之称,用途十分广泛。甘草的主产区为内蒙、新疆、宁夏、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等省区。全国野生甘草蕴藏量为150万吨,近5年来国内年需求量在3万吨以上(家种甘草所占比例不到10%,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面积不过万亩,年产量不过300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