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延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左右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猪场的实际生产中,生产管理或生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猪场的生产效益有很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在猪场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与观察发现,生产中存在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现将这些弊端及处理对策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养猪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养殖问题也接踵而至。母猪是一个养殖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繁殖性能的高低决定了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一些不懂技术的散养户盲目跟风发展养殖,却忽略了疾病预防、治疗和技术生产等方面的学习,猪场在生产实际中也经常会遇到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  相似文献   

4.
仔猪断奶前的死亡是造成生猪集约化规模养殖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的统计表明,即使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也在10%以上,最好的猪场其死亡率也不低于7%。而且超过半数的仔猪死亡发生在产后4d之内,死亡最多的集中在产后36h之内。笔者从实践出发,将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及控制措施做简要分析总结,供业界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猪场内生产母猪的淘汰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猪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一个猪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饲养管理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猪场淘汰母猪调查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降低猪场生产母猪淘汰率的方法。猪场要想实现高生产水平,必须拥有合理适当的母猪年龄和胎次结构~([1])。实际生产中淘汰是  相似文献   

6.
即使是最有进取心的养猪生产者也会忽视水质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尽管水质检验表明猪场水质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水管内积聚起的水藻、细  相似文献   

7.
夏季哺乳母猪奶水不足是目前规模猪场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奶水不足危害最大的是仔猪的健康,仔猪抵抗力差、疾病多发,导致产房成活率低,断奶重低,保育期问题频发。其次,母猪会动用自身体储来泌乳,导致断奶掉膘过多,造成断奶后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即使发情配上种,下一胎产仔数也会减少,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笔者在工作实际中通过不断积累,探索出提高母猪夏季采食量,改善母猪夏季泌乳量的综合措施,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所有养猪人都知道霉菌毒素给猪场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霉菌毒素能导致八字腿、假发情、尾根皮肤灼烧状等等,同时霉菌毒素还能导致猪群的免疫力下降。但是在面对猪场问题的时候,很少人会考虑霉菌毒素的影响。为什么呢?首先,霉菌毒素导致的明显临床症状,在猪场不多见,即使见到了,也因为比例较低而被忽视;其次,霉菌毒素导致的免疫抑制,养猪人、兽医技术员都看不到,何况还有其他的免疫抑制因素(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需要解决;再次,霉菌毒素对猪场的影响到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什么时候会体现,说不清楚。针对上面的原因,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文章来分析一下霉菌毒素对猪场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1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表1为理想状态下均值,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如年产胎次,国内较好的猪场能达到2.1~2.2,很多猪场只在1.9~2.0之间。  相似文献   

10.
乐平母猪妊娠和哺乳期间的体重变化尹光灿,张华(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养猪学科科研和生产部门的主要任务。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在一些猪场常常看到有些母猪很瘦,长期不发情;也有些母猪又太肥,亦不发情,即使偶尔发情...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一般对生产计划的制定,饲料兽药质量的把关,猪群的药物保健等方面比较重视,但往往会忽略一些防疫细节问题。在市场猪价比较高的时候,巨大的利润空间会掩盖生产中一些问题;当猪价不好,行业趋于微利时,猪场的生死存亡就取决于防疫工作的好坏。常言说:有赚无赚在于防疫,多赚少赚在于管理。严格防疫,强化管理,降低发病率,减少各种浪费,能提高规模化猪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本人长期在农科所猪场工作,现对规模猪场防疫工作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希望能对养猪生产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猪场的管理水平对生猪生产的作用愈发重要。绩效考核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猪场管理、提高养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松林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文华种猪场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摸索绩效考核完善猪场管理的情况,供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呼吸道疾病可能既是引起经济损失的最大原因,也是对猪场工人健康最大的危害。另外,对有关工作人员来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即使不得病,也会感到身体不适。最近,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农业研究协作规划的支持下,由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召开的专题科学讨论会上,从猪舍空气方面探讨了影响猪群和猪场饲养员的呼吸道疾病问题。提出的调查资料表明,猪场饲养员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同猪相处者的健康状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场因实行集约化饲养使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和环境卫生条件变好,但并不意味着寄生虫已被消灭.有必要建立适合本场或本地的.相反,由于寄生虫感染率高,死亡率很低,多呈亚临床症状,很难引起人们注意.另外猪群数量上升,密度变大,使猪群中接触传染的机会增大.因此,即使规模化猪场也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可能,也会严重影响增重及饲料转化率,造成巨大的隐性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猪场也应建立寄生虫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玉杰  韩少飞  孙丝  王建 《养猪》2010,(1):70-71
在规模化猪场众多生产管理指标中,死亡率是一个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猪场综合管理水平、同时对实际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关键性指标,因而控制死亡率成为各猪场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生哺乳仔猪拉稀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猪场和养猪户发生仔猪拉稀现象,是由疾病感染、饲料饮水、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哺乳仔猪拉稀不仅是影响仔猪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是耐受过来的仔猪,也会形成僵猪,影响仔猪日后的生产性能的正常,从而为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后发病原因、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新生哺乳仔猪拉稀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82~2012年30年间,荷兰猪场的生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从17头增加至27~28头。而对1965~2013年荷兰全国市场上猪肉价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几十年间猪肉价格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在近5~10年内,猪肉价格仍会处于一个比较可观的位点,但从长远来看,价格继续下降是必然的。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有效应对将来猪肉价格的下降和市场的恶化,保持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猪场是养猪行业的重要生产场所,是动物疫病防控的主战场,也是控制疫病流行最直接有效和最重要的环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逐步增加,规模猪场疫病防疫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猪场建设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防疫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疫病防控不到位等。1生猪来源及防疫情况近半数的猪场从外地引进生猪。这些外来猪场的生猪来源广泛,如有部分来自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9.
种猪场的生产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生产与经营管理规程制定的合理与否,对猪场的直接效益有很大影响。本文总结出生产管理与经营中的经验与体会,以求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郑刚 《当代畜牧》2006,(4):47-48
近几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各专业畜牧公司的大力推广,使其在规模化猪场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发展,既能减少公猪饲养数量,又能适应市场走向,及时调整商品猪的供应品种,给猪场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导致部分猪场在开展该技术后,并未给猪场带来明显效益,或是猪场的生产成绩(母猪繁殖性能)还达不到本交时的生产成绩,甚至部分未开展该技术的猪场也对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兴趣不大。尤其以第一种现象在猪场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