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目的]筛选酒精耐受型酿酒酵母菌最佳菌株。[方法]利用紫外线对酿酒酵母JL2008进行诱变处理,并结合氯化三苯四氮唑(TTC)进行筛选,对5株对酒精具有较强耐受性的突变株SC1~SC5的酒精耐受性进行比较,选择出2株酒精耐受性较强的突变株(SC1和SC5)进行酒精发酵,测定其生长速率和发酵性能。[结果]2株菌的酒精耐受能力远远高于出发菌株,均能在酒精体积分数为9%的培养基上生长;在含糖15%的培养基中,SC1的酒精发酵终浓度和发酵效率与原始菌株大致相同;在含糖30%的培养基中,SC1的酒精发酵终浓度和发酵效率分别是16.54%和85.2%,均高于原始菌株。[结论]突变株SC1在含酒精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在浓醪条件下的发酵效果优于JL2008,是一株极具潜力的应用于浓醪发酵的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适合橙汁果酒发酵的菌种,从橙汁发酵醪液中纯化出酵母菌,采用杜氏管法、CO2失重法及感官评定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发酵醪液中分离出4株酵母菌,经过初筛及复筛得到一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等优良特征的酵母菌,编号为 FJ-20,鉴定为酵母属的绮丽酵母。该菌株对酸的耐受能力为 pH2.5,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为10%vol,对氯化钠耐受能力为11%,对蔗糖的耐受能力为35%。该菌株发酵能力强、还原糖利用率高、果酒风味柔和,发酵产香浓郁,适合作为橙汁低纯果酒的酿造酵母。  相似文献   

3.
对河南本地苹果园土壤、果实及表皮中的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鉴定,并进行酒精、柠檬酸、葡萄糖和SO_2的耐受性测定,最后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选育出适合果酒发酵的优良酿酒酵母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6株酿酒酵母,对其进一步进行发酵试验获得发酵性能较优的8株酿酒酵母,对这8株酿酒酵母进行耐受性试验发现,菌株Y-2和F-3在400 g/L葡萄糖下能够快速启动发酵,同时能够耐受酒精体积分数16%、柠檬酸质量浓度20 g/L和SO_2质量浓度200 mg/L。对Y-2、F-3菌株进行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定,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200 g/L、温度25℃、pH值4.0。菌株Y-2和F-3酿造的苹果酒具有清新的果香味和浓郁的酒味,酒精度适中,口感清爽,这2株酵母发酵性能优良可以作为酿造果酒的开发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红树莓酵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株,对自制红树莓发酵饮料进行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共得到酵母菌5株,产酸菌1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5株酵母菌中F211和S1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3和P21是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B31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产酸菌RS1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研究结果将为红树莓酵素发酵剂的制备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鸡粪中具有产酒精能力酵母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34-15136
[目的]筛选能发酵产酒精的酵母茵。[方法]在鸡粪样品中经过初筛、复筛,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和发酵试验,确定所筛选的酵母菌株产酒精的能力,并对所筛选出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做初步研究。[结果]共筛选出4株可发酵菌株:HY-1、HY-2、HY-3和HY.4,其中HY-1产酒精能力最高。[结论]HY-1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为:pH值6.5,温度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该茵株的致死温度为50℃。在最适奈件下进行HY-1的酒精发酵试验,测得发酵液中的酒精度达6.9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凉州熏醋酿造醋醅为材料,以经典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从醋醅材料中分离筛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通过应用Voges-Proskauer(V-P)反应和分光光度法对筛出菌株发酵产乙偶姻能力进行考察以得到高产乙偶姻的功能菌株,结合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定性试验确定菌株类别。对高产菌株进行发酵动态跟踪,以获得其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醋醅中共筛选获得了5株芽孢杆菌和8株酵母菌,其中芽孢杆菌和酵母各有5株和7株可以发酵产乙偶姻,以酵母J2产量最高,为8.55 g/L。经鉴定得知该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动态跟踪该菌株的发酵特性,其在发酵40 h时乙偶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枸杞酒发酵的优良酿酒酵母,从枸杞自然发酵醪、枸杞叶及枸杞园土壤中采集样本。将分离的菌株形态初步鉴定为酿酒酵母的菌株通过杜氏小管发酵法、产酒精能力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5株发酵性能好的酿酒酵母,以商业酵母 XR 作为对照,测定这5株菌所发酵枸杞酒的理化指标。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香气活度值(OAV)分析果酒香气成分,筛选得到1株最佳酿酒酵母JY2,并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经菌株形态和26S rDNA的相似性比对后,JY2鉴定为酿酒酵母。JY2发酵的枸杞酒为金黄色,颜色饱满协调,澄清透明,口感柔和,香气馥郁。  相似文献   

8.
筛选得到一株适用于木薯淀粉酒精发酵的耐温性酵母菌株,并对该菌株的形态及部分生理和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一株耐热、耐酸和耐乙醇的酵母菌属菌。其发酵最适温度为34℃,最适初始pH3.5。采用低温蒸煮工艺和25%(w/v)木薯淀粉醪进行发酵,48h产酒精10.67%(v/v),淀粉酒精转化率达理论值的93.1%,故该菌株适用于木薯淀粉的酒精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生长繁殖快、产酸能力强且耐酸的乳酸菌,以获得制备果渣青贮发酵剂的优良菌株。【方法】通过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进行供试乳酸菌的筛选,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生长温度范围、酸碱耐受性、耐盐性,最后对菌株发酵液进行酸度滴定和有机酸组分分析。【结果】经筛选共获得R7、R3、Rg和Re 4株优良乳酸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R7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3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Rg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Re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4株菌均可在15~50℃生长。菌株R7生长最快,降酸能力最强,发酵液乳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95.40%,在pH值3.0条件下可以旺盛繁殖,同时可耐受质量浓度0.08g/mL NaCl。Re、R3生长及产酸仅次于R7,酸碱耐受性较强。Rg在50℃生长良好,可耐受高温。【结论】菌株R7、Re、R3、Rg具有生长快、产酸能力强、耐酸、产乳酸含量高等优良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果渣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
从多个大豆细菌发酵食品中,分离纯化得到9株高溶纤酶活性的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得到菌株的菌落形态和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鉴定,确认所筛选得到的9株高产菌株均属枯草芽孢杆菌属,其中3株菌的发酵液还可强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另外,对BS1菌株的其他特性作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甜高粱酿酒酵母耐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株甜高粱酿酒酵母菌的耐受性.[方法]研究了4株发酵工程实验室保存的甜高粱酵母菌和1株商业酵母菌对乙醇、蔗糖、酸、碱、渗透压的耐受性,通过观察在这4种因素下菌落的生长情况,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4株甜高粱酵母菌均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在不同的胁迫环境下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胁迫能力.[结论]研究可为利用甜高粱秸秆进行乙醇发酵的菌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野生沙棘果上分离出了5株天然酵母菌,并对这些酵母菌的产酒精能力进行糖度、酒石酸、温度的3因素3水平正交发酵试验。以菌体的OD600值和发酵终了时产酒精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①这5株菌株在20%的糖度发酵液中生长不好;②大部分的菌株耐酒石酸(2%)能力不强;③菌体浓度与产酒精量很难找到确定的线性关系;④这5株菌株产酒精的能力较弱。产酒发酵可能不是沙棘果上天然酵母菌利用的最好途径,其发酵液的低酒精度特点,可以作为沙棘发酵饮料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酿酒酵母菌利用荔枝渣产酒精发酵性能,筛选出适合在荔枝渣培养基中发酵的最佳菌种。[方法]研究了5株酿酒酵母菌在荔枝渣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测定了其在荔枝渣培养基中的失重量、产酒精能力和残糖含量。[结果]在最适生长温度为36℃,pH值为3.5的条件下,安琪耐高温高活性酿酒酵母发酵产酒精能力强。[结论]安琪耐高温高活性酿酒酵母在该条件下发酵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鉴定供试菌株,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8株供试菌株中筛选出两株优良菌株B02和B06,采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B02和B06进行鉴定;以活菌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不同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02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0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2和B06最佳培养基配比分别为麦麸695.6g/kg、豆粕87.0g/kg、玉米粉87.0g/kg、米糠130.4g/kg和麦麸761.9g/kg、豆粕95.2g/kg、玉米粉95.2g/kg、米糠47.7g/kg。B02和B06在麦麸、豆粕等发酵物料中生长良好,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培养最高活菌含量分别可以达到1013 cfu/g和1010 cfu/g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5个产区的酿酒葡萄为原料筛选可以降解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且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初筛试验获得了10株酵母,复筛试验以EC作为唯一氮源筛选出6株EC降解能力较好的酵母菌株,最后通过产气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了2株发酵性能较好的菌株。经过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这2个菌株为酿酒酵母。使用筛选出的2个菌株发酵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以商业酵母作为对照,测定其理化指标及EC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香气物质并结合感官评价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酿酒特性和降解EC功效的红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2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1。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水产下脚料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被大量废弃。本研究筛选几株能高效发酵水产下脚料的菌株,分解下脚料产生游离态氮、磷、钾等植物所需营养素。从市售微生物肥料、土壤、腐败鱼体中的微生物分离出44株菌,分别进行单一发酵水产下脚料实验、解磷解钾固氮实验、协同拮抗实验以确定能较好共同发酵水产下脚料的菌株;并通过建立聚类树,结合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点,推断菌株的生物属性。最终筛选得到的4株菌分别为,GP2食酸菌、GS4假单胞菌、ZP1黑曲霉和ZP3酵母菌。筛选确定的4株菌,具有较好的发酵水产下脚料产生氮、磷、钾等植物所需营养素的能力,且4株菌作用的发酵液中氮、磷、有机质含量均超过国家微生物肥料标准,这4株菌可以用于水产下脚料发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广西喀斯特生境台湾相思采集根瘤并分离纯化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适应性。[方法]分离纯化从台湾相思树根瘤中获得的菌株,分别对获得的45株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耐盐、耐钙、酸碱试验及温度试验。[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在B.T.B反应中均产酸,都能利用KNO3和(NH4)2HPO4这2种氮源,绝大部菌株均能利用7种碳源,但在以不同糖类作为唯一碳源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有17株菌呈革兰氏阳性,其余为阴性;有8株菌能利用3-酮基乳糖,19株菌能水解淀粉,19株菌水解明胶,绝大部分菌株都能利用柠檬酸盐;80%供试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很差;耐低温(9℃)的菌株有19株,占总数的42.2%,耐高温(39℃)较强的菌株有28株;13株菌的耐酸性较强,22株菌在pH 9.0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供试的45株菌都能耐受0.5%的NaCl,在1.0%~2.0%盐浓度范围内能良好生长的菌株有10株;所有供试菌株在3%~15%的钙浓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在30%的钙浓度下仍生长良好的菌株有15株。[结论]在喀斯特环境下,根瘤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抗逆性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以45株酵母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筛选出2株高产SAM(S-腺苷甲硫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A12A、A18A),以该2株酿酒酵母菌株为对象,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以及发酵时间对菌体产量和SAM产量的影响,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提高SAM的产量.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对菌体...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树龄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树龄与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相关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分离自华夏长城葡萄酒厂葡萄生产基地、不同树龄(2,3,5年)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的240株酵母菌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240株酵母菌共分为5个WL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 S rDNA-ITS区基因序列分析,不同树龄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共有5种,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lavescen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不同树龄西拉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类及其比例是变化的。【结论】用树龄较高的葡萄发酵,可加速发酵的启动,缩短发酵周期,同时有利于性状优良野生酿酒酵母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酿酒酵母和糖化酵母核倍性融合株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发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而获得的酿酒酵母菌株HU-TY-1A与糖化酵母菌株5206-1B的不同核倍性融合株。经对其生长速率、生长量、耐渗性、耐酒精能力以及发酵力等的测定,表明均不同于原双亲株HU-TY-1A和5206-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