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及空间格局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在西部省份的实施策略。以贵州省为例,选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子系统17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2000—2014年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Arc GIS10.0软件对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贵州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整体上呈稳步上升状态,贵阳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市州;(2)2008年后人口城镇化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贡献率明显变弱,而且增速明显低于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水平;(3)贵州省城镇化总体呈现"一核两翼多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4)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变动主要在相对第二、第三与第四等级之间,2008年之前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为经济子系统,2008年之后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则为社会子系统。未来城镇化过程的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因此,今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特征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20年中国西部地区县域非农业人口长序列统计资料和GIS技术,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现状特征,揭示了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西部县域城镇化进程趋向于良性发展;县域间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差异明显变小,城镇化总体上呈现出趋向加速发展启动的态势;城镇化发展中心呈现东移趋势,在西部的东部边缘地区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西部县域城镇化高速增长地带;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趋向于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揭示中国西部城镇化格局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成渝区变化较大,青藏高原区变化最小;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要素趋于主导地位,政策、自然要素处于领先地位,人口素质及空间要素影响相对较少。通过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格局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展城镇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差异问题,应在政府指导下走科学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并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合理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格局和影响因素能够引导城镇化发展,从而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08-209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切入点和关键点,也是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深入了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发展的目标与手段匹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遵循发展规律,才能有序推进该区域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面临的共性问题出发,提出应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构建完善的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其公共服务基本保障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吴潇  张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02-1805,1833
基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概况,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口质量及数量的影响、公共产品服务的滞后性、技术发展的停滞性、低梯度增长的落后性以及制度建设的僵化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约束机制,从表层上看,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约束力量来自于资本欠缺;从深层上看,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约束力量源于文化滞后。并从制度、经济、文化3个层面提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约束机制的破解思路。基于这一思路,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西部城镇化动力机制上应"四力"驱动,即外部力量的拉动力、区域市场环境的内聚力、农村内部的扩张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吸引力。创新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引擎,产业的空间聚集及其现代化是城镇化的主动力,政府行为、外资带动、大型工程项目等其他动力为从动力,从动力以市场为媒介经由主动力实现其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确分析区域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绿色经济效率协调发展度,对改善高污、高排、高耗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分析法计算出2007—2016年各省域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协调度,从时序及截面2个维度评价中国各区域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绿色经济效率协调发展阶段及水平,为探索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提供现实依据。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及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协调水平均有所提升,且东部各指标的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从区域分类结果看,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等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最高,其协调发展水平较好,而黑龙江省、吉林省、四川省等中西部省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协调性相对较弱,各省域的发展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鄂西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正确认识基层财政职能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选好加快建设的途径,对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尤为重要。笔者试结合建始县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和阐述。1、客观分析城镇化建设落后的原因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53-255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众多综合实力较强城市的聚集地。从区域经济学和城镇化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选取16项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查阅近5年该地区有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该地区各市(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分析发现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地区12个省份2008—2017年金融发展程度、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指数能够有效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逐步打破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农村金办"模式地推广、建立"三农"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推动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法]采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构建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GeoDA对研究区进行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及评价。[结果](1)在2004-2014年间,青海东部重点开发区的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均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城镇化指数呈下降趋势,2009-2014年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2004-2009年;(2)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Moran’s I由2004年的0.525 2上升至2014年的0.595 1,说明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并且集聚有进一步的增强趋势,LISA局域自相关显示城镇化水平县域差距大,城镇化水平断层明显。[结论]该区域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应发挥辐射扩散作用,加强同邻近周边县级城镇的交流和联系,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开兵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59-11261
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问题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十几个欠发达省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国内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173-175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以每年递增1%的速度来看,中国已迎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全国各地迫切需要关注和重视自身城镇化发展状况。随着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舟山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也不断加快。归纳了舟山市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舟山城镇化目前的发展程度,并解读其城镇化发展背后的五个动力机制,最后为深化舟山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在测算出各地区2005—2014年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且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距不断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距相对较大,而总体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农户投资能力显著正相关;各区域农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同中存异,人均GDP对东部和西部、城镇化水平则对中部和东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镇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对西部农村绿色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综合运用生产函数、GIS、泰尔指数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仍然偏低,高效率省份上升幅度较小,低效率省份增长幅度较大。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效率高值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部分省份,而低效率省份则集中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区,呈现由中部向南和向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由泰尔指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呈总体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较大。4)人均GDP对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而中、东部地区则更易受到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农业科研投资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对东北和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最为强烈,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东部向西部增强。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大方向,吉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其城镇化发展受到国家的关注.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重点发展区域,也是国家级战略规划先导区,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发展较好的区域,其城镇化的进程直接影响到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总结近几年长吉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并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长吉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是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本文以丽江市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形成机理,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总结出丽江所代表的“塔台模型”旅游驱动型城镇化模式,阐述了旅游驱动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2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揭示了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序演变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进行检验,并着重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占比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快速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下降"的4阶段特征;中农业碳排放区和低农业碳排放区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高农业碳排放区和偏高农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趋势;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EKC假说不成立,农业碳排放与农村居民收入呈正U形关系;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惯序性,与第三产业占比的关系呈现倒U形。得到启示,持续推进西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甚至绿色化、智能化模式转型发展,以及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收入,是实现西部农业碳减排,推进大开发下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性,以全国126个地级市(仅限大陆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籍此为基础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四大区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始终保持领先,但增长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增长最快,各地区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增速放缓;2)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度为0.48~0.90,其中0.79%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为中,40.48%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贡献度较高,58.73%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3)类型上,均有超过各自总量50%的非金属、金属、煤炭和油气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高,而森工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的城市数量不到其总量的1/3;空间上,东和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贡献度大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类型和区位,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31个省份为对象,构建适用的工业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测度其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发展强度,借助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模拟工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工业—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第一,工业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生态城镇化排序,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中部、西部、东北的工业城镇化滞后于生态城镇化,东部工业城镇化发展强度较高。第二,不同省份工业城镇化指数的绝对差异比生态城镇化大,江苏、广东与山东工业城镇化高居首位,广东、北京、江苏生态城镇化遥遥领先,多数省份的生态城镇化快于工业城镇化发展。第三,工业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在东中部地域,呈与高铁线型分布吻合的线状分布特征,生态城镇化高值区横跨东中西3大区域,呈线带围合态势。第四,多数省份的工业——生态城镇化为磨合初级与磨合勉强协调,耦合度高值区大片集中在东中部省份,协调发展度的高值空间格局呈现沿海省份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