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将进入总结阶段。《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经过2年时间,多个试点地区就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形成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探索。2017年6月份,全部试点相关工作将要完成,各地将围绕这项全新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交总结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所谓土地经营权入股,是指农民将土地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央印发了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工作意见,此举意味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参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研讨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土地管理系教授严金明进行了解读。本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提出,将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从深化以土地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扩容,再到以供销社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流通体系改革,新一轮农村改革"三箭齐发"对亿万农民来说,2015年将成为不寻常的一年。从深化以土地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扩容,再到以供销社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流通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4.
"三变"涉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六盘水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说明"三变"改革不仅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解放农村生产力,这是"三变"得以存在、得以发展和得以丰富的重要基础。"三变"改革的精髓体现在给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流转权和入股权、农村集体经营资产股份权等权益,很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众多改革中,被称为"三块地"改革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备受市场关注。人们常说,农村土地是一笔"沉睡的资产",由于体制原因,过去农民很难从土地上取得财产性收入。三项改革试点的基本方向,是在坚持基本原则和不产生稳定风险的前提下,盘活这笔资产,还利于农民。2017年开始,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正式扩围。之前分批参与改革试点的33个县都要进行征地制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唯一的全国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德清县进行分析,解析其在试点近两年来的经验与成效,特别是以落实"八项制度创新"为抓手,赋予农民"六项权能",逐步明确了产权关系,规范了运行机制,建立了交易平台,激活了抵押功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清模式"。通过剖析"德清模式"的措施和经验,总结经验和成效,为我国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提出对策。针对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合理设置并妥善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以"静态管理"模式完善股权固化改革;赋予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村级经济组织经营机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分配,逐步缩小集体福利分配的范围;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拓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试点。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明确改革试点的目的和方向,围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等,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普适性政策,逐步建立起程序规范、补偿合理、保障多元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为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产权是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本文总结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在建国后所历经的一系列变革。介绍了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进行的一些改革探索,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的优势。最后对历次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日前从有关部委及权威人士处获悉,包括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内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即将收官,近期还将重点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计划,土地确权登记及"三块地"改革试点均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接下来将进入农村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0.
王迅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2):113-114
在苏州市进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本文以金光村的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该村股份制改革原则、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际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对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度的合法性、操作的规范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用土地制度改革撬动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开始在全国33个地区实行为期两年的试点。2017年底,试点延期一年至今年底结束。这项改革进展如何?有何成效?近日,笔者走进试点地区之一的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看当地如何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撬动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谁来主导土地入市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有一条独具川西风格的旅游商业街,名为"第五季香境"。美丽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土地流转依然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确权可因地制宜试点【报告】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在全面总结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完善,新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为增强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条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重点问题,强化对耕地的保护,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合村并居"中违背农民意愿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制度边界,强化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在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以村镇为单位,以土地承包面积为基础,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全面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此同时,采取统一股权证书、强化民主管理、提供合作社示范章程等多种手段,不断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全省重点领域改革工作,省农业厅出台《2014年农业改革实施方案》,从八个方面进行改革。一、开展土地经营改革,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防止耕地抛荒撂荒。鼓励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支持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的做法,2014年全省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40家,培育"土地托管"合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6,(24)
正在山东滕州,近年推出了"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股份式土地托管模式,为耕地找到了专职的"田管家",既提高了产出效益,又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土地托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产生的新的经营模式。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较好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滕州土地托管新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农户把  相似文献   

18.
余杭区从本世纪初开始,借鉴广东南海、本省宁波等地的经验,积极探索以明晰集体资产产权为核心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2000年11月首次在乔司镇原泥桥村(现为五星村)开展试点并获得成功,成立了第一个以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为主的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2002年6月,完成了第一家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杭州余杭临平股份经济合作社,2005年6月已顺利进行了换届选举;2003年8月,完成了第一家非撤村建居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杭州余杭褚家坝股份经济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明确改革试点的目的和方向,围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等,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普适性政策,逐步建立起程序规范、补偿合理、保障多元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为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实践经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互联网如同高速公路,一些个体电商就像没有经过培训的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使农村商品的高速流通  相似文献   

20.
"三权分置"进一步丰富和细分了农地产权结构,本文从农地产权配置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三权分置"的制度内涵,同时对各地区形成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地流转模式进行划分尝试,总结出"所有权主导型"、"承包权主导型""经营权主导型"三种不同权利主导的土地流转模式,并分别结合上海松江家庭农场、山东枣庄土地托管和四川崇州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启示,使农地"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更为丰富,从而指导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