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5月,国内肉兔养殖业一路看好,兔产品交易量创近几年市场红火之最,养兔户不想赚钱都难。众所周知,这一兔业市场新格局,是去年以来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和猪、禽业市场走下坡路连锁反应的结果。笔者以为,这一兔业市场新格局,仍将主导我国今后1~2年的兔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肉兔养殖业一路看好,兔产品交易量创近几年市场之最,养兔效益相对较高。众所周知,兔产品市场新格局是去年以来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和猪、禽业市场走下坡路连锁反应的结果,兔产品市场新格局将主导我国今后1~2年的兔业发展。但调查中发现有些规模养兔场户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养兔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今年1-5月,国内肉兔养殖业一路看好,养兔户不想赚钱都难。众所周知,这一兔业市场新格局,是去年以来我国兔业市场复苏及猪禽业市场走下坡路连锁反  相似文献   

4.
《中国牧业通讯》2004,(5):60-60
基于我国兔业生产、加工经过多年发展和市场选择所形成的区域性特点,一些地方的兔产品交易市场已日趋成熟,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兔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拟在现有市场基础上,通过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先期建立我国兔业的区域化市场,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兔业的专业市场,推动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牧业通讯》2000,(12):28-29
一、开发西部兔业是振兴我中华,保持我国兔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兔业主要产区在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兔业拓展余地将越来越小;而西部土地辽阔,牧草饲料资源丰富,自然气候适合养兔,正为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东兔西移”将成为今后我国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活跃西部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是世界上的养兔大国,建国后新兴事业。兔产品性能优越品位高,过去曾为出口换汇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今天在国际贸易市场仍占有绝对优势。“入世”对我兔业利多弊少,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工技术层次提高,更有利我国兔产品市场开拓。市场会有盛衰,前景仍然可以乐观,西部兔业又有质优、价廉、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在浮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2007年中国兔业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行业协会创新并推广“兔肉节”、“兔文化节”等行业公益性活动,科学引导兔产品消费,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兔产业保持理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目前。兔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高的利润区间。结合我国兔业发展现状,对2007年兔业发展趋势分析判断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4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研究表明,2023年我国兔业总体处于巩固和调整时期,肉兔产业处于高位,獭兔和毛兔则相对低迷。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良种普及率低、养殖成本高、兔病仍然时有发生、兔产品加工创新不足、产品营销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缓慢等。2024年,肉兔产业将趋于稳定,行情处于高位调整;獭兔产业继续调整,獭兔市场将逐步回升;毛兔产业则蓄积后劲,毛兔市场将强势回升。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 我国肉兔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国内肉兔市场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肉兔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养兔业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即制种供种的场户多,商品生产的场户少;兔产品虽多,但优质高档产品少.加工出售的主要是原料产品,如白条兔、原毛、生皮,很难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销售波动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精神 ,为更好地服务于本会广大会员,全面、客观、真实地反馈兔业市场信息 ,及时反映全国各地种兔及其产品的市场动态 ,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兔产品的连锁经营和信息交流网络 ;同时 ,为本会在当地发展会员 ,不断壮大本会队伍。现将本会秘书处第一批确认的联络人员名单公布如下。已经确认的联络人员 ,应积极为本会发展会员 ;并在每月5日前 ,将所在地当月市场的种兔及其产品价格、兔业市场发展动态等情况 ,以传真(010 -64194717)、电话(010 -64194617)或发电子邮件 (E -mail:WTL8@soh…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及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的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兔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西北兔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兔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研究表明,西北5省兔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但发展前景良好。西北地区兔业发展总体上水平较低,兔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兔存栏量、出栏量、兔肉产量、种兔场数量在全国的排名位次均靠后。首先,兔肉及兔产品需求疲软,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其次,市场上消费者对兔肉和兔产品的认知不清,兔产业知识和品牌宣传不够,制约了产业发展;最后,兔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管理粗放、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以及环保约束等问题。尽管当前西北地区的兔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兔产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集聚竞争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行业协会创新并推广“兔肉节”、“兔文化节”等行业公益性活动。科学引导兔产品消费.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兔产业保持理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目前。兔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高的利润区间。结合我国兔业发展现状.对2007年兔业发展趋势分析判断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兔业主要有肉兔、长毛兔、獭兔、实验用兔和观赏兔五大类,如何促进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就是抓两头带中间.抓两头就是种和兔产品市场,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就是种公兔和市场消费.在种的选育上主要是通过种兔的质量评估,促进群选群育和商业化;在市场消费引导方面主要是通过兔肉节和兔文化节活动,促进兔产品消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兔业的发展相对较快 ,但一直处于自发、无序的生产状态 ,缺乏抵御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恶意炒种等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国兔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 :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规范化的行业自律 ,需求信息不对称 ,加大了兔业经营的市场风险 ,导致从业者经营效益差 ,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的成立 ,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兔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此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应在我国兔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 ,规范企…  相似文献   

14.
在业界喊了多年的兔业产业化至今未能得以实现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 ,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国际惯例 ,否则将受到市场的惩罚。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养兔大国 ,但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 ,前几年 ,我国的兔皮、兔肉出口都曾受挫 ,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技术壁垒 ,提高我国兔业的国际竞争力 ,还是要旧话重提———实现兔业产业化是惟一的出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笔者就我国兔业现状提出10项措施 ,供业界人士参考。一、扶植规范龙头企业根据我国国情和兔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全球农业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也进入新的调整和转型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未来的主题。目前,山东兔业面临发展机遇,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未来5年或10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呈现什么样发展趋势,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稳中求进、成就生态规模高效养兔新格局。为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势在必行。1山东兔业发展成绩显著1.1"三兔"生产及出口贸易的贡献肉兔:1958年282万只,兔肉产量只有90t,出口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肉兔产品消费市场主要还是以南方省份为主,为了更好地发展兔业,使养殖及加工企业对我国北方市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笔者特意考察了天津宠物兔市场、河北獭兔市场和北京肉兔市场。(一)宠物兔市场 许多养殖场在养殖时只瞄准兔肉的销售,而忽视了作为宠物的幼兔的营销。作为鲜为人知的宠物兔市场,在去年肉兔价格还算平稳时期,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了现阶段工作的首要位置。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兔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兔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世界兔业大国 ,兔产品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兔业为民增收、为国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现阶段如何发展兔业 ?兔业怎样才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依法治兔齐抓共管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组织发展兔业生产 ,尤其是《种畜禽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以及农业部颁发的《肉兔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会长阎汉平曾写文章披露了我国兔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三乱”(种兔市场乱、经营秩序乱、组织形式乱)问题,客观的指出了我国兔业发展的前景及诸多优势,为我国兔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正确舆论导向,使我国兔业从多年来反复大起大落的怪圈中跳了出来,呈现平稳发展的势态。我国兔业自2001年陷入低谷,直至2003年下半年兔产品价格才开始逐渐攀升,眼下又升至高峰。忆往昔,每逢高潮来临,总有一些人推波助澜,趁机无限夸大养兔的经济效益,制造兔业泡沫经济,把养兔说成是完美无缺的好项目、好事业,导致受蒙蔽的人们一哄而上,一味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兔产品历来属于外向型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大,什么时候国际对兔产品需求量大,兔业就发展,农民就增收;反之,兔业就处于低潮.兔产品出口已给我国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从 20世纪 50年代起到 2001年止,我国累计出口兔毛 14万吨,创汇 26亿余美元,出口兔肉 87万吨,创汇 13亿美元,再加上兔皮及其制品、兔毛纱、兔毛衫等产品出口,小兔子已为国家创汇 50多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兔毛连续 10年年均出口 5484吨,创汇 1 44亿美元,成为当时我国年出口创汇超"亿美元"的 30多个骨干商品之一. 2001年 11月 10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本文对入世前后兔产品出口现状作一对比,并对入世后兔产品出口受阻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以及对兔产品的综合开发,国内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给肉兔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对兔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