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越冬茬番茄为试验作物,研究了番茄砂石地基质栽培日光温室内CO2浓度在不同生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室内CO2浓度日变化呈不规则的"U"型,生育后期,为不规则的"W"型.不同季节通风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不同.在温度较高的生育前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高于大气浓度,通风降低了温室CO2浓度;在温度较低的生育后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低于大气浓度,通风可提高室内CO2浓度.但为了保持温室温度,生育后期通风时间应较短,风口也应较小,室内CO2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番茄苗期以外各生育阶段的CO2浓度均低于800μL/L,且每天低于外界大气CO2浓度的时间达6.0~8.3h.因此,砂石地日光温室番茄基质栽培需要进行CO2施肥.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干建材有机挥发物(VOCs)散发的新解析模型.本模型考虑了室内VOCs初始浓度及小室进口VOCs浓度不为0的情形,且解的形式为完全解析解,无需迭代,更具普适意义.模型结果与已知实验结果及离散解吻合很好.本模型可用于3种情况:一是计算某通风条件下小室中的 VOCs 浓度的变化;二是了解建材本身散发特性,计算其VOCs散发量;三是在已知建材情况及所允许 VOCs 浓度的基础下,计算通风时间或通风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室内建筑污染的源作用与汇效应机理,并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源作用与汇效应在室内空气环境所对应的实际边界条件下的特征,所选择的反映实际边界条件的因素包括入室新风品质、新风量大小、室内温度水平以及汇与源作用面积比.研究结果表明,入室新风品质降低和新风量增大对材料散发强度与汇效应作用强度具有相反影响,但前者会使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平均浓度水平增大而后者会使其减小;同时,室内温度水平对材料散发强度和室内VOCs平均浓度水平的影响以及汇与源作用面积比对汇效应作用强度和室内VOCs平均浓度水平的影响具有同向性.此外,根据已建立的源散发模型和汇效应模型再结合实际边界条件是获取室内建筑污染源作用与汇效应特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预测多因素耦合下中庭式住宅建筑热压通风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采用网络模型和多区域模型结合的方法对住宅内部进行区域划分;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及伯努利方程,建立住户与中庭空间的热压通风气流环路预测模型.为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根据阿基米德相似准则建立比例尺为1/25的实验模型,对比了中庭式住宅建筑热环境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预测中庭式住宅建筑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以人体作为CO2发散源的密闭居室内CO2浓度随时间富集的模型,并以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模型得到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13.6%,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密闭房间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了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建立了关于颗粒物浓度的模型,求出其分析解,并提出"颗粒物浓度准稳定时间"因子作为反映房间颗粒物浓度衰减速度的参数.基于该模型的解析结果,发现换气量是通风时对房间颗粒浓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一间地板送风全比例模型房间内进行了实验,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能正确有效地预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大换气量可以使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且颗粒物浓度准稳定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鲜菇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设计了一套融合多种技术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对培养室内的温湿度、CO2浓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显示。应用 MATLAB数据拟合工具箱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环境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通过回归分析建立 CO2浓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调控策略,即通风周期为30 min,通风时长为5 min。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鲜菇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设计了一套融合多种技术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对培养室内的温湿度、CO2浓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显示。应用MATLAB数据拟合工具箱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环境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通过回归分析建立CO2浓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调控策略,即通风周期为30 min,通风时长为5 min。  相似文献   

9.
密闭小室测定建材有机挥发物散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室内装修材料有机挥发物(VOCs)的散发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测定建材VOCs散发特性(初始VOCs平均浓度、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模型及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得到几种常见建材(复合地板、大芯板、地板砖和地毯)的VOCs散发特性和对流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当实验时间有限、密闭小室与测试建材体积比较大时,模型计算能...  相似文献   

10.
一、温室内的CO2环境以塑料、玻璃等材料覆盖的塑料棚和温室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内部CO2状况与棚室外大气明显不同。温室CO2浓度的变化取决于作物群体生理活动、土壤微生物呼吸、环境条件和人工管理措施等因素。夜间,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室内CO2不断积累,早晨日出之前CO2浓度最高;日出以后,随着光温条件的改善,作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CO2浓度迅速降低,通常在通风之前降至一日中的最低值;通风后,棚室外CO2进入室内,浓度有所回升,但由于通风量不足,补充CO2数量有限,室内CO2浓度始终低于室外;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