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相似文献   

2.
楠木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树种,通常指樟科楠属(Phoebe)和润楠属(Machilus)植物。广东省具有丰富的润楠属树木资源,但已利用的种类极少。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记录,在广东省共发现润楠属植物23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文章介绍了润楠属植物在广东省作为商品和科研种质资源的人工栽培情况,并对其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樟科楠属植物作为华南地区乡土植物,树形优美,适应性强,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对闽楠Phoebe bournei、红毛山楠Phoebe hungmaoensis、桢楠Phoebe zhennan、紫楠Phoebe shesreri等4种楠属植物的形态特性、繁殖、养护管理技术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进行系统总结,为楠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7月26日讯:目前在该市林科所实验基地有不同家系的楠属种质资源品种100多个,主要为桢楠、紫楠、闽楠、浙江楠和细叶楠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楠木种质资源保存地10亩。据了解,衢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13年初开始在实验基地进行研究珍贵楠木栽培试验,先后申报并立项了《浙闽皖赣四省珍贵楠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培  相似文献   

5.
浙江楠、紫楠、白楠都是楠属毛花组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3种植物在形态上极为相近,在生产实践中极易混淆.为了正确识别这3种楠属植物,采用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比较植株、叶片等整体形态和显微特征,获得3种楠属植物的鉴别要点.从整体形态来说,这3种楠属植物主要从枝条的被毛情况,叶片的大小、形状,叶柄的长度,宿存花被片是否紧贴以及种子的形状和特征等方面来进行鉴别和区分.从测量和显微观测来说,紫楠叶面积大于白楠和浙江楠,中脉与基部的夹角较浙江楠和白楠更小,表皮毛的长度和数量都高于浙江楠和白楠,白楠叶柄近无毛.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为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及相邻样方法对东莞市樟科林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每个样地乔木树种植株数量、胸高断面积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樟科林木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东莞市的天然森林里,樟科林木以润楠属、樟属和木姜子属为主,常见树种多为阳生性先锋树种,如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山苍子(L. cubeba)、潺槁树(L. glutinosa)等,以及中性长寿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其他树种均为零星分布.浙江润楠、黄樟、山苍子、豺皮樟等种类海拔区间分布较宽,各样地几乎都有分布,而潺槁树明显更多地集中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中;(2)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仅有樟树(C. camphora )1种,属我国栽培的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有黄樟、浙江润楠和樟树3种;(3)樟科林木种数与群落所有林木植株数量、群落丰富度及香侬韦纳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樟科林木的植株密度与海拔显著相关,高海拔森林群落中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大;(5)樟科林木胸高断面积与海拔、樟科林木植株数量及优势种种类等相关性显著;(6)浙江润楠具有集群分布、且树木径级较大等特点,且其海拔分布区间较宽,其木材资源在东莞市天然森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海南油楠资源概况及其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生产生物柴油,在我国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海南岛.文章概述了油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育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试验,对其资源培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楠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庆市楠属植物有6种,约占全国总量的16.2%,包括山楠(Phoebe chinensis Chun)、竹叶楠(Phoebe faberi(Hemsl.)Chun)、白楠(Phoebe neurantha(Hemsl.)Gamble)、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峨眉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 var.omeiensis(Yang)N.Chao)和楠木(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其中白楠、紫楠和楠木分布比较广泛。楠属植物集经济、观赏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其材质优良,经济附加值大;同时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美化效果良好;还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因此,楠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都市的野生楠木资源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方法】采用样方法分别在宜都市的王家畈镇、聂家河镇和潘家湾乡对楠木资源分布集中地段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群落特征。【结果】调查区内发现野生楠木类植物计264株,楠属植物3种,分别为竹叶楠Phoebe faberi、桢楠P.zhennan、湘楠P.hunanensis;润楠属植物4种,分别为润楠Machilus pingii、宜昌润楠M.ichangensis、华润楠M.chinensis、刨花润楠M.pauhoi,其中华润楠、刨花润楠初步确定为宜都市新分布记录种。楠木较多分布在山地比较潮湿的阴坡,坡度为30°~40°,坡位为中坡位和下坡位,海拔在710 m左右,群落类型为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的生境条件下,其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71种,隶属41科60属,以樟科和蔷薇科植物比较多,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高位芽植物在群落中的比重最大。【结论】该调查区内的润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相比楠属更合理,大致呈稳定型,而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衰退型。探讨了样地野生楠木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为其天然林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城市景观树种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楠木类树种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7年对宜昌楠木类树种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宜昌习惯将樟科中的楠属、润楠属树种及琼楠属、山胡椒属的部分树种统称为"楠木",已发现17种,按起源划分乡土6种,引进11种;按属划分楠属6种,润楠属9种,琼楠属1种,山胡椒属1种。由于人为砍伐和生境破坏,加上自身繁殖率低的原因,楠木类树种自然资源近于枯竭,部分楠木类树种引进栽培获得成功,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润楠属植物筛选出具有较好景观价值的优良树种并建立润楠属植物观赏价值的评价体系,利用AHP法建立评价模型,从花、叶、果及其他4方面选择了春色叶颜色、树形等10个指标对11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润楠属植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观赏性综合得分区间为4.3395~2.6370,11种润楠属植物可分为3个等级:刨花润楠、广东润楠、黄心树为Ⅰ级,浙江润楠、短序润楠、绒毛润楠、黄绒润楠、柳叶润楠为Ⅱ级,粗壮润楠、木姜润楠、龙眼润楠为Ⅲ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润楠属植物的抗寒性,检测了4种润楠属植物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叶绿素、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分析其抗寒性。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种润楠属植物的抗寒性,结果为:宜昌润楠>刨花润楠>红梗润楠>小果润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4种润楠属植物的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宜昌润楠>刨花润楠>小果润楠>红梗润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温浴辅助及超声辅助正己烷/乙醇双液相萃取技术提取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4种楠属木材的挥发性代谢产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木材中挥发性代谢组分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从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中分别鉴定出19、21、26、18种挥发油成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63.433%、70.803%、60.505%、44.986%;4种楠木挥发油成分各有异同,4种楠木均含有1,3-二叔丁基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碘代十三烷、2,4-二叔丁基苯酚、沉香螺萜醇等主要成分,但同时各种之间也具有其特征性化学组分,通过GC-MS分析可对4种楠属木材进行种间识别。该研究不仅为楠属木材的鉴别提供了有力的化学辅助识别手段,为我国楠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GC-MS技术在木材识别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7月25日讯:日前,永丰县野生植物调查技术人员与省专业调查技术人员在开展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一个野生浙江楠群落。浙江楠,是樟科桢楠属植物,属于渐危种。分布于浙江和江西等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沟谷地或山坡林中。该物种在我县分布属首次发现。该群落位于永丰县君埠乡北寨村,有8棵胸径较大野生浙江楠,其中最大一棵野生浙江楠胸径为68厘米,树干高达20米,群落中野生浙江楠幼树、幼苗有近  相似文献   

15.
陈昭  董必珍  关心怡 《绿色科技》2019,(3):126-127,130
指出了润楠属为樟科常绿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自然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生理生态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润楠属7个种的木质部导管特征,包括导管密度(CD)、导管面积(CA)和导管壁加固系数(CWR)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其相互关系,为润楠属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润楠属的导管密度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导管面积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导管密度和导管面积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冬青属种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青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园艺品种多样,叶、花、果等具有优良的观赏特性,抗性较强,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文中综述了冬青属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与引进,从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冬青属植物的园林应用,提出目前我国冬青属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调查和保存、加速优良种质资源繁育和引进、深入探索冬青属种质资源的药用价值等建议,旨在为冬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卫矛属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卫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生物化学与药理学研究、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综述,对卫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属(Sapindus L.)种质资源是无患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研究可为探讨无患子属的起源、进化、分类、资源保护与利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无患子属分类、分布及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上无患子属树种共13种,我国分布4种1变种;2)我国多个研究团队收集、保存无患子属种质资源近1 000份,以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利用为目标,筛选评价出性状优异的9个种源、7个家系和54株优树;3)无患子种质资源在表型、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遗传等方面多样性丰富,并受环境因子极大的影响,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推测我国无患子起源于自然分布区中部并向四周扩散。研究认为,目前研究仍存在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缺乏对该属树种系统研究和无优良品种推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无患子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居群为单位加强无患子属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力度、加强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无患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业的日益发展,能源越来越紧张,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巴西发现了“石油树”——苦配巴(Copaiba)。引起我们对油楠这一珍贵树种的重视。油楠(Sindora glabra Merr.ex De Wit.)属于苏木科的油楠属。本属约有10种,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据记载我国仅有这一种,天然生长于海南岛尖峰岭、吊罗山、坝王岭林区,崖县、白沙、乐东、占县、屯昌等县境内也曾发现。由于岛上森林日遭破坏,油楠的分布范围大为缩小,资源日益减少。目前,除了三大林区尚存数量不多的大树,其他各县均极稀少,甚至绝灭。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楠属(桢楠、闽楠)和润楠属(润楠、宜昌润楠)4种木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区别楠属与润楠属的光谱主要在1730~1740 cm-1、1640~1650 cm-1区域;闽楠特征峰在1235 cm-1附近,桢楠的特征峰在1261 cm-1和1232 cm-1附近;润楠的特征峰在1460 cm-1附近;宜昌润楠特征峰在1688 cm-1和1650 cm-1附近。能够利用傅立叶自去卷积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鉴别4种木材。此技术有望成为木材司法鉴定体系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