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楠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以无样地取样数据为基础,应用三种方法研究了红楠群落中4个主要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结果一致,红楠、刨花楠及红豆杉种群为随机分布,蚊母树种群为集群分布.说明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测定该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戴云山红楠种群直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5种概率分布律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β分布函数能较好地表达红楠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拟合效果最好,正态分布函数次之;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楠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偏度大部分呈正偏,峰度值均为负,表明红楠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其研究结果对红楠林的合理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舟山群岛因面积变化、地理隔离和人类高强度干扰而蕴育着丰富的植被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基于洛迦山岛30个植被样地划分其植被类型,分析特有植物群落的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1)洛迦山岛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灌丛和灌草丛;按优势种和植物区系特征划分出10种群丛或群落类型;按群落年龄和外貌划分出10种演替阶段的群落类型。2)红楠-普陀樟群落和滨柃-海桐灌丛的胸径级结构均呈“L”形分布,胸径在0~5 cm的个体占比最高。3)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平均密度显著低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其他物种多样性在2种群落间无显著差异(P>0.05);仅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功能离散度和Rao二次熵指数显著大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综合发现洛迦山岛植被类型丰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和功能多样性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桥型海岛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和提升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其恢复及次生林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配置、人工抚育与综合定量评价林分空间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0年6月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于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具代表性的地段,分别对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3种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设置标准地,每种群落类型各设置3块,对标准地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计算群落的大小比数、混交度、角尺度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各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丝栗栲、罗浮栲和红楠群落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91,0.483和0.495,各群落平均处于中庸状态,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不大;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20,0.847和0.876,各群落中同一树种聚集在一起分布的情况较少;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35,0.519和0.531,林木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经K-S检验,丝栗栲、罗浮栲和红楠群落间的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角尺度差异均不显著;平均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别为72.9,74.4和74.7,也表明了各群落的空间结构差异不明显。【结论】研究区3种典型群落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优势种的特征;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将不同参数进行综合,与采用单一结构参数定量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状态相比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综合评价林分空间结构及制定合理经营措施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拟自然群落在上海郊野公园应用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郊野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弥补城市绿地的不足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很多国内的郊野公园沿袭了城市公园模式,大量地表现为人工群落,缺少自然属性,无法实现群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引入拟自然群落模式。以上海为主,在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带性复合型群落(ZMC)概念模型,即把地带性植物作为建群种,融合城市园艺植物资源,构建新的地带性-园艺植物混合模式,兼具群落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并举例说明了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群落、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群落、冬青(Ilex chinensis)群落等拟自然群落模式。研究结果为未来的郊野公园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6.
红楠天然林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了建阳小湖乡葛墩村的红楠天然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林木径级的变大,红楠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变小,红楠的种内竞争强度与伴生树种细叶青冈比较而言更弱。红楠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细叶青冈>红楠种内>拟赤杨>枫香>木荷。竞争指数与红楠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并可模拟和预测红楠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从预测结果可知,当红楠胸径达到15cm后,竞争强度明显变小,且变幅较小。红楠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天童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iaris群落为对象,应用每木调查法、时空互代法和相邻格子法研究分析群落优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种群结构分析包括胸径级结构和垂直层次结构,空间格局分析包括各种不同垂直层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5个优势种群总体相对优势度达到74.85%,大小级指数除南酸枣和橄榄槭Acer olivaceum为正值外,披针叶茴香、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和华东楠M.leptophylla均为负值,各个种在垂直空间上占据了不同的位置。不同种之间以及同种不同层次之间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分布格局,体现出多级复合分布特征,披针叶茴香、华东楠表现为聚集分布,而南酸枣、橄榄槭表现为均匀分布,红楠表现为随机分布。各个物种通过占据不同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在群落中得以共存。  相似文献   

8.
介绍红楠的特征特性,总结红楠种子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苗床准备、种子采集和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充分开发和利用红楠这一乡土资源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蕨类植物的组成、总优势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群落内蕨类植物的组成主要有26种,隶属于17科20属。调查群落内蕨类植物总优势度较大的种群主要有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 chinense)、贯众(Cyrtomium fortunei)、凤尾蕨(Pteris neruosa)、攀援星蕨(Microsorium buergerianum)、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lendorfii)、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等。α多样性分析表明,蕨类植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群落类型为人工观光木林和红楠林;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低且优势度指数较高的群落类型为木荷林和甜槠林。β多样性分析表明,调查群落间蕨类植物的β多样性指数值较大,多数群落间的β多样性指数值介于0.4~0.6之间,部分群落间β多样性指数值达0.8以上。β多样性反映出九连山各群落间蕨类物种的组成差别较大及各群落间生境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总结红楠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在红楠引种初期,幼树受冻害比较严重,不易形成主干,引种50年后,生长逐步正常,几乎无冻害。引种红楠所采种子的发芽率低于原产地的发芽率,但下代苗耐寒性增强,可在气候条件较好处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红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红楠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在红楠遗传学,种群生态学,人工林的培育和天然资源的分布,保护,经营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野生道真润楠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现存的野生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群落类型与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群落可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分别为丝栗栲+道真润楠+杉木林、杉木+道真润楠+山矾林、杉木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林、道真润楠+南酸枣林、杉木+马尾松+道真润楠林、槲栎+道真润楠+山矾林。道真润楠在群落中,大多处于优势种地位并属于建群种,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地上部分成层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道真润楠群落中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均匀度达到较高的数值,表明该群落物种较丰富,但从整体看,该群落还未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公路行道树种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179种公路行道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排名较前的主要树种有印度胶树(F icus elastica)、榕树(F icus m icrocarpa)、罗晃子(Tamarindus indica)、蕈树(Altingia chinensis)、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耳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 is)、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石栗(Aleurites m oluccana)、秋枫(B ischofia polycarp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等。这些树种已较广泛应用于福建行道绿化中。  相似文献   

14.
红楠主要表型和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红楠主要表型与苗期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红楠天然分布区9个种源的果实、叶片和种子的8个主要表型性状,以及苗高、地径2个苗期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楠叶片、果实、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纬度、年均温、年均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红楠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其中果实大小、种子质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冰冻雨雪灾后林木机械受损与功能性状间的联系,调查了浙江天童盘山8种人工林的灾后受损状况,并对主要常绿林木的抗雨雪冰冻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①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受损指数最大(0.54),木荷Schima superba次之(0.45),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最低;木荷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幼树在纯林中的受损指数大于混交林。②几种常绿阔叶林木的抗机械损伤功能性状表现各异: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最大的是木荷,其次是红楠,最小的是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树枝干物质质量分数和树枝密度的表现格局相反,即小叶青冈最高,木荷最低,红楠中等。③受损指数与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间显著正相关(P<0.05),与枝条干质量和枝条密度间显著负相关(P<0.05)。常见常绿林木抗雨雪冰冻功能性状与林木受损指数间具有重要关联。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滨柃Eurya emarginata,柃木Eurya japonica等5个海岛树种的抗旱性,利用盆栽控水方式对5个海岛树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比较了5个树种之间抗旱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而根茎比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5个树种的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则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明显下降。在重度胁迫下,5个树种的存活率大小依次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滨柃>柃木。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5个树种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顺序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柃木>滨柃。表4参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