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贵州省蓝莓园连年遭受果蝇严重危害的问题,为探寻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选择高坡乡、碧波镇、宣威镇3个不同海拔的蓝莓主产区,采用5点取样法,利用食诱剂连续监测了果蝇的年发生动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研究了果蝇对不同海拔、不同品种蓝莓的危害情况。结果显示:在贵州省蓝莓园全年皆有果蝇活动,果蝇发生呈多峰型,有3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7、10月;蓝莓园外1000~2000m范围内的植被区果蝇发生动态与蓝莓园相似,但后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和11月;果蝇发生数量跟海拔呈负相关,蓝莓园内、园外果蝇种群数量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不同海拔地区果蝇对蓝莓的危害差异不显著,但同一海拔地区果蝇对不同成熟期蓝莓的危害差异极显著(P0.01),虫果率高低按果实成熟期排序为盛熟期尾果期初熟期;同一海拔地区果蝇对不同蓝莓品种的危害差异显著(P0.05),‘灿烂’受害最重,虫果率为53.6%,‘粉蓝’次之,虫果率为34.4%,‘园蓝’受害最轻,虫果率为16.2%。  相似文献   

2.
天水地区大樱桃果蝇的危害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自1997年发现果蝇为害大樱桃果实,近年来,在不同的大樱桃产区每年都有果蝇发生,2012年果蝇为害严重,虫果率30%左右,藉河川道大樱桃虫果率60%左右,受害严重的果园高达80%以上.受害的大樱桃失去食用价值. 1 大樱桃果蝇的种类、为害症状 1.1 大樱桃果蝇种类 天水地区为害大樱桃的果蝇主要有3个种,分别为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和海德氏果蝇,其中,黑腹果蝇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以果蝇为研究对象,设置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条件,苹果、香蕉、葡萄、杨梅、樱桃、蓝莓等不同水果果泥,诱剂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果蝇诱捕种类和数量,分析果蝇活动规律。结果表明,供试6种成熟水果中,香蕉、蓝莓果泥诱捕的果蝇数显著高于其他4种水果果泥(p<0.01),而绿如蓝牌果蝇诱剂诱捕数量显著高于香蕉果泥(p<0.01)。诱剂诱捕的果蝇种类主要有黑腹果蝇、斑翅果蝇、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等。晴天诱捕的雄果蝇数量明显高于阴天和雨天(p<0.01)。一天内,8:00—10:00和16:00—18:00诱捕果蝇数量较多,是果蝇活动的两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板和黑光灯诱集法分别在北京和福建评价了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控制双孢磨菇(Agaricus bisporus)眼蕈蚊(sciarid flies)的效果.黄板诱集结果表明,施用线虫后眼蕈蚊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北京点处理后第19天的虫口减退率达68.8%;福建点处理后第33天的虫口减退率达81.9%;杀虫灯诱集结果表明, 施用线虫后12 d,对照菇房平均日诱虫量3.59万头,处理菇房平均日诱虫量2.67万头.大蜡螟诱集法检测发现,线虫施入培养料后58 d,对大蜡螟致死率3 d达87.5%,5 d达100%;线虫施入培养料后120 d对大蜡螟幼虫致死率3 d仍达52.6%.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对葡萄园绿盲蝽有诱集作用的植物,分析这些植物能否降低葡萄上绿盲蝽的虫口数量,我们选取了香菜、韭菜、小茴香和猫薄荷4种植物,将它们种植在葡萄园行间,并对葡萄树和这4种植物上绿盲蝽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葡萄园绿盲蝽对猫薄荷具有明显的趋性,单位面积日最高虫量为44.0头;香菜次之,单位面积日最高虫量为30.0头。  相似文献   

6.
黑腹果蝇是危害蓝莓果实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成虫将卵产在蓝莓果皮下,卵孵化后以幼虫为害,严重影响蓝莓的鲜销、贮藏及加工。为了探索抗生素利福平对黑腹果蝇种群的影响,以黑腹果蝇为试材,饲喂不同浓度(0.04、0.08、0.16、0.32、0.64、1.28、2.56mg·mL~(-1))的利福平,筛选出适宜浓度(0.64mg·mL~(-1))利福平并对黑腹果蝇F0代和F1代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黑腹果蝇的种群繁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使用利福平的浓度高于0.64mg·mL~(-1)时,黑腹果蝇产卵量显著(P0.05)下降,而低浓度的利福平则对黑腹果蝇没有显著影响。在F0代中,利福平处理雌性黑腹果蝇(C0)后,子代雌虫发育历期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处理雄性黑腹果蝇(B0)后化蛹量较处理雌性(C0)和处理雌雄性黑腹果蝇(D0)均显著增加(P0.05)。F1代中,处理B1和C1后,化蛹量、羽化量、发育历期和雌性比均显著(P0.01)变化,在D1处理中,黑腹果蝇产卵量极显著下(P0.01),从14.47降至1.93,化蛹量和羽化量均急剧降低,不能发育成完整的成虫。结果表明,高于0.64mg·mL~(-1)的利福平能降低黑腹果蝇F1子代的产卵量,使其种群下降。  相似文献   

7.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又称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荔枝、龙眼果实、花穗、新梢和嫩叶。一般年份,荔枝、龙眼虫果率为10%~20%,严重年份达60%~90%。为害嫩梢可造成嫩梢枯萎死亡;幼果期和成熟期受害,造成大量落果;转色成熟期爱害,严重影响食用和商品价值,影响果品出口外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郁南县利用性引诱剂诱集桔小实蝇,进行其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郁南县内有桔小实蝇发生, 6-9月是其发生盛期;10月虫口密度逐渐下降,11月到翌年3月种群数量很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洞庭湖区秋延后大棚避雨与保温栽培辣椒的烟粉虱,探究新的减药增效防控技术, 采用6种不同组合防治措施:黄板+性诱剂、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黄板+吡虫啉、黄板+性诱剂+异丙 威、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黄板+吡虫啉+异丙威等,比较分析其对辣椒烟粉虱的田间防治 效果。结果表明:6种防治措施对烟粉虱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从虫口减退率分析,药后7 d,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处理达到最大值(90.8%),药后14 d降至77.9%;药后1 d,黄板+性诱剂+异丙威处理达 到最大值(97.6%),虫口数量大幅下降,药后14 d 仍维持在74.1%;从校正防效持久性分析,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和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的防效较好,在药后14 d仍保持在89.2%以上;从产量分 析,黄板+性诱剂+噻虫嗪的产量最高。本着减量增效的原则,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防控技术为洞庭 湖区辣椒秋延后避雨与保温栽培烟粉虱防控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在北方6个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研究了蔬菜田甜菜夜蛾的种群变化动态,同时调查其幼虫为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长短、高峰日及高峰日蛾量等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南洛阳地区于9月7日达到蛾量高峰,单个诱捕器内蛾量最高达到230.3头,高于天津宝坻(152.3头)、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该成虫。田间幼虫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河南洛阳在高峰期百株虫量(414头)远高于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1.2头、21头和2头)3个地区,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内,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甜菜夜蛾成、幼虫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初步分析了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Carpasinaniponensis)简称桃小,俗称枣蛆,属鳞翅目,蛀果蝇科。除为害枣树外,还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李、杏等。在枣产区普遍发生,尤其大枣产区为害严重,一般虫果率在50-70%,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一、为害状桃小为害枣果症状和为害苹果、梨等大不相同。第一代蛀果期在7月(为青果期),多从果实顶部蛀人。蛀孔处留一褐色小点,并稍凹陷,幼虫蛀入果心,在枣核周围蛀食果肉,边吃边排泄,核周围都是虫粪,虫果外形无明显变化。后期虫枣出现片红,并稍凹陷皱缩。老幼虫多从此处蛀一侧孔脱出,有的虫枣皱缩脱落。第二代为害枣果多在8-9…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桔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与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地区设置固定诱捕点监测桔小实蝇种群动态数量、普查寄主种类及定点调查不同寄主上受害率等,对泉州市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及其相关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泉州市全年可见,年消长变化明显,峰值主要集中在8月至10月上旬,其余月份虫量相对较少;年发生虫量与寄主植物种类关系最为密切,受海拔、年均温和年降雨量影响较小;对6种寄主植物的嗜好(为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番石榴>杨桃>杧果>枇杷>柚>柠檬。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恒绿"、"猎蝇"、"诱粘"和"蛀果虫引诱剂"等桔小实蝇引诱剂不同处理方式的诱虫效果。结果表明,"蛀果虫引诱剂"离心管处理的园间诱虫数量最多,为177.20±45.19头/瓶,其次是"恒绿"浸渍海绵条处理;"恒绿"、"猎蝇"、"诱粘"等诱剂离心管处理的诱虫数量均较少。"诱粘"诱剂涂瓶的诱虫量仅在挂瓶第二天较多,所有处理引诱到的均为雄成虫。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2014—202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块设置监测点调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种群动态,通过分析诱虫量的变化,探明两种夜蛾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苏州地区呈早发态势,两蛾越冬代多于4月上旬始见,危害高峰期为秋季,9~10月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40%~75%,8~10月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61%~96%;相同年份太仓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均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推广甜菜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4种性诱剂及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的田间试验,并分析甜菜夜蛾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的诱杀数量是杀虫灯的3.59倍,且虫峰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性诱剂诱芯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橡胶性诱剂诱芯诱集成虫总量分别为368.67、337.33头,单日最大诱虫量为23.67、19.67头,显著高于宁波纽康性诱剂,且在虫峰期起峰早、峰值高,更适合在本地田间生产中应用于甜菜夜蛾的田间监测及防治;通过周年监测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甜菜夜蛾在本地区始现期为4月中下旬,终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高虫峰期散状分布在6月下旬至9月,极易造成秋茬十字花科作物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16.
吸果夜蛾是果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以成虫夜间出击为害成熟期和近成熟期果实 ,受害果实被害处果皮显针眼吸孔 ,手压具松软感 ,内呈海绵状 ,几天后沿针眼周围变褐腐烂 ,果实脱落。该类害虫种群多 ,数量大 ,为害严重 ,一般果实被害率为 10 %~2 0 %。为此 ,笔者进行了本研究。1 观察方法  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 ,于柑桔、桃、梨果实采收前 2 0天进行 ,每晚 18∶30或 19∶0 0开始 ,每周两次 ,每次3小时 ,俟夜蛾入园后静伏在果面时 ,先观察其觅食和为害特点 ,然后用捕虫网或氢化钾毒饼 (自制 )捕捉 ,将吸食好果与坏果的夜蛾分装 ,带回室内鉴…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黄色黏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黄板诱集蚜虫个别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刘洪坤 《北方园艺》2017,(6):137-139
以葡萄园果蝇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及不同诱捕器诱集的方法,研究了葡萄园果蝇全年种群动态及不同诱捕器对果蝇的引诱效果,并寻找了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结果表明:葡萄园果蝇种群动消长动态中共出现12个峰,其中果蝇发生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糖醋液、香蕉果肉、糖醋液+香蕉果肉、葡萄果肉及糖醋液+葡萄果肉均对果蝇有显著引诱效果,其中以糖醋液+香蕉果肉与香蕉果肉诱集效果最好,且糖醋液与香蕉果肉、葡萄果肉混合并未产生明显的增效或抑制作用。葡萄园诱捕器最佳悬挂高度以0.8~1.2m为宜。  相似文献   

19.
樊仲庆 《长江蔬菜》2013,(24):65-68
研究了仿生胶封园对枸杞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春和秋季采用仿生胶封园,明显推迟了枸杞蚜虫、木虱和瘿螨的发生期,可有效压低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害虫的虫口数,明显降低害虫对枸杞的为害水平,且仿生胶的使用不影响枸杞树萌芽、展叶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杨梅果蝇、白腐病是为害杨梅果实的重要病虫,主要发生为害在杨梅果实成熟期。杨梅果实受果蝇和白腐病等危害后,引发果汁外渗,果肉稀软,果面发霉,轻则影响果实品质和消费者食用形象,重则引发落果、烂果,造成丰产不丰收,尤其对晚熟杨梅品种和高山杨梅影响十分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