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粉茵的资源状况。共鉴定出白粉菌科Erysiphe属10种,Microsphaera属2种,Phyllactinia属1种,Pleochaeta属1种,Podosphaera属1种,Sphaerotheca属3种,其中有7种为甘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的地段白粉菌种类多,危害严重,发病寄主多呈均匀分布或团块状分布.Sphaerotheca和Erysiphe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值分别为Bsph.=1.000,BE=0.974,说明这2个属的白粉菌比别的属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对资源的利用宽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与无性型个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秦岭主要林区的白粉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共鉴定出白粉菌5族、9属、61种,并列出了白粉菌名录,涉及森林植物36科、72属、112种,其中1种为白粉菌的寄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生态分布及生态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兴隆山白粉菌种群进行了生态分布调查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白粉菌在该区普遍发生,其多样性与植被种类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环境湿度对病害严重度有较大影响,在高海拔低温低湿地段白粉菌分布较少,危害较轻;而在低海拔湿度相对较高的地段白粉菌种类多,危害严重,发病寄主多呈均匀分布或团块状分布。Sphaerotheca和Erysiphe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值分别为BSph.=1.000,BE.=0.974,说明这2个属的白粉菌比别的属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强,对资源的利用宽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对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内采集的66份标本和实验室以前收藏的15份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白粉菌34种,隶属于8属,分别是:叉丝壳属、白粉菌属、单囊壳属、叉丝单囊壳属、球针壳属、钩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叉钩丝壳属.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白粉菌:Ⅰ白粉菌属Erysiph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汇录了吉林省白粉属的20个种;其中9个种为吉林省新记录种,即:毛莨耧斗菜白粉菌Erysiphe aquilegiae DC.var.ranunculi(Grev) zheng & Chen:斑氏白粉菌E.bunkiniana Braun;旋花白粉菌E.convolvuli DC.var.convolvuli;琉璃草白粉菌E.cynoglossi(Wallr)Braun;大豆白粉菌E.glycines Tai var.glycines Zheng;胡枝子白粉菌E.glycines Tai var.lespedezae(zheng& Braun) in Braun ;粗壮白粉菌E.robusta Zheng &Chen;南芥白粉菌E.arabidis Zheng & Chen和景天白粉菌E.sedi Braun.前7个种同时是东北地区的新记录种,有15个寄主植物为首次报道.对吉林省新记录种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插图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内蒙古地区4种白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其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连接载体测序,并基于ITS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白粉菌形成3个进化距离较远的分支;寄生在豌豆和田旋花上的豌豆白粉菌和旋花白粉菌的ITS序列紧密聚在1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白粉菌属;寄生在紫花苜蓿上的托罗斯内丝白粉菌和寄生在山桃上的三指单囊白粉菌各自成1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ITS序列可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粉菌分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在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白粉菌寄主植物,发现白粉菌寄主植物23科43属52种植物,其中7种为中国新记录寄主植物,27种为河南省新记录寄主植物;使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记录的白粉菌寄主植物达25科47属57种。  相似文献   

10.
食菌瓢虫利用价值与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在我国已有记载的计四属九种,一异型。作者在甘肃采集到其中三属四种:白条菌瓢虫、梵文菌瓢虫、素鞘瓢虫和十二斑菌瓢虫。食菌瓢虫以大量取食寄生在植物叶表面的白粉菌为生,它们是白粉菌的天敌。实验表明,成虫和幼虫可取食苹果白粉病菌、番瓜白粉病菌、杨树白粉病菌、桑白粉病菌以及月季白粉病菌等的菌丝体和粉孢子。成虫和幼虫一生总食菌量是:白条菌瓢虫为480.97cm~2,梵文菌瓢虫为474.22cm~2,素鞘瓢虫为215.83cm~2,十二斑菌瓢虫为187.96cm~2。食菌瓢虫四季都可以繁育。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