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的温室结构──联体温室党静,李玉华(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蔬菜站)(白城市洮北区蔬菜站)白城市东风乡金宝村四社社员王凤山独创了“联体温室”。充分利用庭院有限的种植面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联体温室”的结构所谓“联体温室”就是在一栋“地上温室”...  相似文献   

2.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  相似文献   

3.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每667平方米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有多年栽培番茄的历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内挂两层膜加地膜棚外加草苫的多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即可上市,上市期比常规生产提早10~20天,667米^2的大棚产量4500千克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00m ̄2毛节瓜收入2200元孙殿玲,刘亚平(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蔬菜站)高洪权是白城市东风乡长利四社的种莱能手,从1993年开始种植特菜,每年都获得好效益。1996年,他在日光温室内种植100平方米毛节瓜,收入2200元。其主要栽培方法是:一、适时...  相似文献   

6.
白城市长青一社农民李宝生,一九八七年春新建木制大棚666.5mm~2,取得了柿子产量9208公斤,收入5016.1元主要经验是: 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用适宜大棚栽培的抗病高产的强丰品种,于  相似文献   

7.
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自2001年开始推广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和秋季大棚栽培小西瓜技术,并在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延后栽培小西瓜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普通大棚栽培小西瓜一种连续采收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份移栽,4月份采收连续采收到11月底或12月初拉藤结束。2004年我们推广种植1.7hm^2大棚,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产值1196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棚黄瓜“三新”技术综合配套栽培方法李玉军,丁文芝,卢杰,李凤霞(白城市蔬菜技术推广总站)近几年,我们在保护地生产中重点推广应用了“三新”技术,即“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使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提早或延后上市,为菜农增加了经济...  相似文献   

9.
大棚小西瓜以其果小、形美、质佳、上市可特早或特迟、便于携带,成为一种较高档的礼品瓜而深受市民欢迎。平湖市最早引入小西瓜栽培在70年代末,因当时无大棚栽培,由于果形小,产量不高,未能引起人们注意,推广困难。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小西瓜逐渐被人们接受。在种植面积还不大的情况下,市场俏销,价格比普通西瓜高1倍甚至几倍,生产者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秀溪乡引进种植大棚小西瓜(拿比特)1667.5m2,667m2产值达1.05万元;1999年全市扩大种植4.3hm…  相似文献   

10.
大棚樱桃栽培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河北果树》2011,(5):43-44
1大棚构造要科学 南北走向的大棚比东西走向的大棚棚内光照均匀,温差变化小,技术要求不严,管理也较方便,所以大棚最好为南北走向。大棚面积多根据园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周延年 《蔬菜》1996,(6):31-32
大棚秋番茄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北京市南郊农场蔬菜办公室周延年大棚秋番茄对解决秋冬淡季市场供应、周年供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棚秋番茄生育期110天左右,从播种至定棵,处在最炎热的一个阶段,昼夜温差小,持续高温,湿度大,正是雨季。苗期容易出现“卡脖”病毒病,...  相似文献   

12.
双层保温: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或设置小拱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试验,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提高2℃;在大棚内设置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设置反光幕:在蔬菜大棚的北侧弱光处置一道反光幕,能显著增强蔬菜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对蔬菜种植有利。改用无滴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大棚内的水气便不会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透光率可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能得到改善。园土消毒: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害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  相似文献   

13.
安庆市大棚栽培以早熟茄果类、秋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由于种植品种单一,早春于5~6月集中上市,总体效益不高,667m2年产值3000元左右。为了探索新的种植模式,于1999年引进大叶青秆蒌蒿极早熟扁豆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又利用大棚骨架套栽蛇瓜,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年总产值8000元左右,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早熟扁豆①品种选择选用极早熟、耐寒性强的湖南小神农春扁豆1号、鼎牌极早红花1号、极早白花2号等品种。②播种育苗2月上旬在大棚内搭小拱棚,用腐熟的鸡粪或猪粪按1∶10拌田园土,配制好营养土,…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提高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大棚种植 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温室大棚结构特点,经过连续 3年茬口安排试验,筛选出大棚早春豆角—夏豆角— 秋菠菜—冬生菜的4种4收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 安排茬口和种植时间、提早育苗、搭小拱棚提升温 度,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可实 现1年4收,每667 m2 大棚纯收入2.82万~5.91万元, 在满足当地蔬菜市场供求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农民 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5.
捕食螨防治大棚蔬菜叶螨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棚蔬菜人工接种的叶螨,按一定的益害比释放智利小植绥螨的实验研究表明:智利小植绥螨可以有效的防治大棚蔬菜叶螨,防治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显著,是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要:针对沿淮地区大棚单作西瓜时土地和空间的浪费问题,摸索出了1套大棚西瓜间套种辣椒的 栽培模式,即早春采用西瓜间套种辣椒的“3膜覆盖”技术,提高了设施内土地利用率;夏季高温闷棚 技术解决了重茬连作障碍,大棚环境得到改善;秋季采用“防雨棚+遮阳网”育苗,中后期“大棚+小 拱棚”进行辣椒活体保鲜,实现了1年2茬、周年生产。该生产模式通过科学管理,667 m2 产值2.5万元以 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发展设施特色农业,是沂源县政府确定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且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重点。1998年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围绕发展设施特色农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冬暖大棚为主的设施特色农业实现了较大突破。98年全县新发展冬暖大棚、早春棚、秋延迟棚、小拱棚等设施农业面积508公顷,其中冬暖大棚面积288公顷。从实际效果看,新发展的多数建棚户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绝大多数农村干部群众经过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沂源燕崖乡燕崖村,1997年发展冬暖大棚90个,以种植黄瓜为主,单棚平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棚西葫芦"四膜一网"越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 《蔬菜》2002,(10):35-36
西葫芦采用“四膜一网”越冬栽培,克服了采用加温设备成本高,揭盖草帘操作麻烦的缺点,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效益高的特点,我院通过2000~2001年的示范栽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四膜一网”覆盖结构“四膜”即大棚膜、中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采用镀锌钢管结构,跨度6m,高3m,长50m;中棚采用竹木结构,建在大棚内,离大棚两侧0.25m,跨度5.5m,高2m。小棚用竹竿建在中棚内,大棚、中棚、小棚均覆盖无滴膜,在大棚、中棚之间,中棚、小棚之间均铺锯末、谷壳吸湿。“一网”即夜间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  相似文献   

19.
龙杂黄七号(816)旱黄瓜小拱棚促早技术韩勇刘剑辉齐秀兰董向南郭淑凤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庆丰村朱永臣等三户农民,从1990年进行小拱棚生产以来,前茬4月上旬覆盖水黄瓜,由于大棚水黄瓜上市量大,小棚的黄瓜就卖不上价。1991年朱永臣改用小拱棚生产816...  相似文献   

20.
早春棚栽菜豆浸种效果初步试验朱立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矮生菜豆由于其生长期短、早熟、不用搭架,很适合早春保护设施下栽培,特别是小拱棚栽培,投资小,效益高.亦可于温室、大棚的边缘或套作栽培,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可于2月下旬播种,5月1日前后收获,大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