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鳖是荔浦县养鳖户用山瑞鳖与本地鳖杂交而繁育的后代,在该县的养殖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渔业的发展及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鳖类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养殖杂交鳖的利润也很可观,随着养殖户利用池塘养殖杂交鳖的密度加大,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逐渐增多。2009年4月23日笔者接诊一养殖户送来一只有问题的杂交鳖后,经赴现场诊断及投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  相似文献   

2.
鳖胃肠道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成都西郊某集团较大型养鳖场,有幼鳖6万只。其中有一幢温室池的鳖突然发生急性死亡较高的疾病,幼鳖日死亡量达100多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送检要求诊断。经过现场调查了解和病理解剖及微生物检验,诊断为鳖细菌性出血性胃肠炎。通过用药物治疗和防治,很快控制了发病和死亡。现将诊断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一、流行病学调查该场是一个新建场,幼鳖是从外地购进,1996年12月进入温室饲养,前期生长均较正常,后发生过白斑病,经过处理和治疗,控制住了此病。然后又突然发生幼鳖发病和大批量的死亡,并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份,海南省儋州市水厂联营养殖场,发生了鳖胃肠道出血及氨氮中毒并发症,引起鳖急性大量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诊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病情调查该场是一个已使用多年的自来水循环过滤池。今年3月,从广西北海购进幼鳖进行喂养,经过一段时间饲养,不久即发现患有穿孔病,经过处理和治疗,控制了此病,病鳖正在逐渐痊愈。尔后,在没有患有穿孔病的鳖池,却发现有鳖死亡,并日趋严重,最高时日死亡量达108只,情况十分严重。通过对两个鳖池的观察,在患有穿孔病的鳖池里,未见鳖上浮及死亡,…  相似文献   

4.
黄武联 《内陆水产》1996,23(1):24-25
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恒温集约化养殖的推广,鳖病日趋增多,生产上损失日益严重。为此,笔者于1995年8月对益阳市部分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进行了一次鳖的病害调查,发现生产上鳖病的防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养殖生产者对综合预防工作的不够重视是造成鳖病流行的首要原因。资阳区养殖户谢某在6月份的防洪操作中,造成鳖体严重受伤,后因入池前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导致鳖死亡近400公斤,死亡率近90%。另外,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鳖病综合症以及某些鳖病的鉴别诊断都给鳖病的控制和治疗带来了一些困难。基于此,下面就以上几个问题分别作一些探讨,以供养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11月初,罗定当地有养殖户带着发病黄沙鳖到我检疫站求诊。病鳖多表现为颈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部有出血性红色斑块,腹甲出现红斑甚至整个腹甲泛红,尾柄处大块表皮糜烂,病鳖的四肢、头颈部、裙边等处皮肤糜烂坏死并形成溃疡,病鳖严重的出现溃烂,口、鼻发炎充血。我们初步诊断为鳖腐皮病、红底板及红脖子病。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及找到解...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水稻单作和稻鳖及稻鳖鸭共作田间杂草种类、数量及盖度变化。结果显示,稻鳖鸭及稻鳖共作的杂草种类、数量与盖度均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稻鳖鸭及稻鳖共作杂草种类相同,但稻鳖鸭共作其杂草数量与盖度均显著低于稻鳖共作,说明稻鳖共作对田间杂草有抑制作用,田间增加养鸭控制杂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前,无论是常温养鳖还是温室养鳖,批量发病甚至死亡时有发生,其中鳖的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病并发症频繁发生,且发病率较高。该病重点流行区域在长江流域,但福建省也很严重。该病对稚幼鳖、成鳖均危害很大,死亡率一般30%左右。故应无病先防,防重于治。当鳖病发生后应立即作出相应的诊断并采取解救治疗的措施,控制病情,积极治疗避免鳖病复发。观介绍几例鳖常见皮肤病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供同行们参考:一、病例:(A1996年12月初,福建省某鳖场养中华鳖5万只(江西南丰县的稚鳖)规格已达5(F-if,发现有1/5池的鳖部分患有…  相似文献   

8.
养鳖生产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发展异常迅猛。如何提高受精鳖卵孵化率及稚鳖暂养成活率是增加优质鳖种苗,进一步加快养鳖业发展的两项关键技术。我们在嘉善县联合养鳗场的养鳖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并掌握了室内恒温鳖卵孵化及稚鳖暂养技术,培育的稚鳖十分优质。现将两项技术介绍如下: 一、室内恒温鳖卵孵化技术 受精鳖卵孵化时关键的三个因素是温度、孵化用沙的湿度及通气状况,其中温度最关键。通过室内恒温鳖卵孵化技术,可以使鳖卵孵化时三要素调整到最佳状态,即温  相似文献   

9.
鳖的选购及运输技术要点近两年来我省特种水产发展势头很猛,养鳖户日渐增多,市场种鳖紧缺,供不应求.鳖的选购及运输的好坏是养鳖生产能否取得效益的重要一环,笔者总结各地养鳖的经验,现将鳖的选购及运输技术要点综述如下:一、鳖的选购1.目测看外表。外形完整,神...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是国产优质鳖,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鳖类品种。本文对我国目前国产中华鳖原种的退化、种苗盲目生产及存在的多国鳖种(中华鳖、台湾鳖、越南鳖、缅甸鳖、泰国鳖、美国鳖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存在和潜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要调整好种苗生产与商品鳖之间的平衡利益关系,严格限制外国鳖种的引进、制定中华鳖种质标准及检测技术,建立我国纯正、优良中华鳖原良种繁育基地,满足社会对中华鳖的需求,才能使我国养鳖业朝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七群体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4,28(1):15-22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7个地方群体的成鳖阶段和后备亲鳖阶段的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把包括背甲周长、背甲宽、裙边后侧宽等16个参数转化为以背甲长为基数的15项比例性状进行多元函数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太湖鳖和崇明鳖较近,黄河鳖和淮河鳖较近,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较近。主成份分析表明,把7群体一起分析的绘图,相互覆盖较多,不易分清:若是取3个群体,如对黄河鳖、洞庭湖鳖及太湖鳖分析绘图,则趋同性和趋异性十分清楚。判别分析表明,7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在44%~73%之间,黄河鳖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2)裙边宽厚度是中华鳖的重要经济指标。黄河鳖、淮河鳖及洞庭湖鳖的裙边均较宽而厚,其裙边后侧宽/背甲长之比超过7群体总平均值1~4.6个百分点;(3)中华鳖体色存在群体间固有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腹部的黑色斑块的有无和多少上,在后备亲鳖阶段,黄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达100%,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及淮河鳖腹部全白的比例在80%~90%;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腹部全白的比例仅12%~22%。其次表现在腹部黑色斑块的出现频率和黑色程度有从黄、淮河流域和长江中游水域向长江下游水域及台湾增高、增强的明显趋势。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及鄱阳湖鳖是为“玉鳖”群,太湖鳖、崇明鳖及台湾鳖是为“花鳖”群。中华鳖腹部黑色斑块图案,是既受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还受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表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卵黄监测鳖群中病原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病鳖体内分离的四种病原菌制备诊断抗原,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104 份卵黄样品中抗菌卵黄抗体。结果共检出86 份阳性样品, 其中以气单胞菌卵黄抗体阳性样品最多, 阳性检出率为50-96 % 且抗体水平较高, 可达1∶32 。变形杆菌卵黄抗体和不动杆菌卵黄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12 % 和9-62 % 。表明鳖场鳖群中有气单胞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感染, 但以气单胞菌感染的范围及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陆立刚 《淡水渔业》1996,26(5):36-37
室内恒温鳖卵孵化及稚鳖的暂养陆立刚(浙江省嘉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如何提高受精鳖卵孵化率及稚鳖暂养成活率是增加优质鳖种苗和进一步加快养鳖业发展的两项关键技术。我们在嘉善县联合养鳗场的养鳖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并掌握了此二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受精鳖卵的孵化率与...  相似文献   

14.
1991年9月29日我局引进亲鳖并进行了亲鳖培育及孵化技术初探,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亲鳖培育 1.1 鳖池条件鳖池建在水库坝下,由石块砌成,面积533m~2。池水深1.2—1.5m,池底铺15—30cm厚的细沙。池的四周用砖砌成1.5m高的围墙,以防止偷盗及亲鳖逃跑。为了便于亲鳖安全越冬和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驯养野生鳖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验伤刚从市场上购回的野生鳖,再进行一次检验,仔细验伤,剔除伤鳖、残鳖、病鳖及反应迟钝、软绵无力的鳖。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Ⅲ.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厂化养鳖中稚鳖,幼鳖,成鳖和亲鳖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法,对待鳖病应防重于治,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饮料营养及卫生,做好鳖体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脾肾性水肿病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培培  林启存  潘连德 《水产学报》2015,39(7):1054-1061
为探究中华鳖水肿病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确定该病临床诊断标准,实验从若干自然发病的疑似中华鳖脾肾性水肿病的病鳖中,选取7只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鳖,解剖并对内脏器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结果表明:病鳖体表无病伤,不吃食,水肿症状表现不同,两只病鳖生殖器外露,全部病鳖口咽腔充血和炎症明显、黏液较少,时有口鼻出血,肝脏淤血,胃肠壁水肿和充血。病鳖脾组织髓质部红细胞数量大增和淋巴细胞聚集,并出现弥漫性坏死区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此作出脾性水肿的病理诊断。病鳖的肾组织间质和肾小球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肾小球坏死,近曲小管细胞坏死,以此作出肾性水肿的病理诊断。口咽腔绒毛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口腔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紧密分布,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增多,黏膜毛细血管破裂,有大量血细胞渗出,部分黏膜上皮脱落,绒毛间渗出大量坏死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以诊断口咽腔组织病理变化与该病关系密切。其他组织病变不严重。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华鳖没有类似高等动物的唾液腺和腮腺,对中华鳖肿脖子病、腮(鳃)腺炎的命名提出异议,应该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3,(8):64-64
鳖病可分为传染性鳖病、侵袭性鳖病及其它因素引起的鳖病三大类,即由细菌、霉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鳖病通称为传染性鳖病;由寄生虫为病原体引起的各种鳖病通称为侵袭性鳖病;除上述两类由病原体引起的鳖病外,还有许多由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其他因素引起的鳖  相似文献   

19.
鳖病制约养鳖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诊断和综合防病、有利于提高养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1鳖病的诊断1.1目检主要观察鳖体表、眼睛、口腔、泄殖腔等部位,内脏病变通过解剖、观察部位有肝、脾、肾、肺、肠、生殖腺体、系膜等。国检比较容易观察到白斑病、白点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腐皮病、穿孔病、水霉病、水蛭病、钟形虫病等鳖病。1.2镜检用显微镜进行病原体检查和鉴定。可采取病灶组织中的粘液、白点、增生物、疖疮和穿孔内容物、腹水、肝、脾、肾、肺、肠、生殖腺体、系膜器官组织、血液涂片、眼水晶体、直菌的菌丝体、小型寄生…  相似文献   

20.
鳖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鳖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且常并发、多见背部白斑、腹部白点的病灶、导致大量死亡,最高死亡率达90%以上。1994年北京某鳖场因该病发生稚鳖死亡2/5.经济损失40万元;同年沙市一稚鳖温室养殖场.由于该病造成稚鳖死亡90%以上;1995年此病全国大流行,1996年流行鳃腺炎病,1997年流行白底板病。1998年白斑病和白点病又有抬头趋势。驯养开食后20~60天发病率最高,体长10cm以上的幼鳖较少因此病死亡。1白斑病1.1白斑病的病原与诊断病原为毛霉菌(Mucorsp.),属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