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系统性地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全面展现了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2.
借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第三次监测之机,湖北省秭归县首次应用无人机进行监测,经反复试验研究,形成了石漠化监测无人机应用技术、特征点拍照、无人机视频判断石漠化程度、无人机视频修正错划小班、无人机视频观察石漠化治理情况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完成了全县第三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的概况,指出了目前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体系构建的有利条件,继而阐述了构建该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岩溶石漠化监测体系构成及其监测内容,旨在通过科学化的监测体系,为实现岩溶地区防治石漠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街镇2011年石漠化监测,掌握了解石漠化现状,并与2005年第一次监测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特别是在石漠化土地分布、程度、面积等资料及动态变化信息方面,找出了影响石漠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资料,为陆良县的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易门县作为全国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县,为积极探索县级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成效监测办法,对2008年、2009年在大箐流域实施的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实施了第一次监测。  相似文献   

6.
北湖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郴州市北湖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对北湖区石漠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往治理石漠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湖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湖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省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现状,在总结湖南石漠化治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贵州岩溶土地石漠化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发改委和林业部门的岩溶土地石漠化分类系统都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导致石漠化监测面积差异较大。针对这两种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岩性的石漠化现状、石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取消地类和植被类型在石漠化分类中的应用,调整和完善石漠化分类标准,以利于指导石漠化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正>事件: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间净减少193.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状况呈现稳步好转的态势。监测结果还显示,林草植被保护和人工造林种草对石漠化逆转的贡献率达到65.5%。第三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第二、第三次石漠化的监测时间、技术路线、监测结果,并对两次监测结果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演变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防护林工程、石漠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能源结构合理调整、岩溶地区农村人口的转移,区域内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有所减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岩溶地区分布面积或程度较小,主要在粤西北,但潜在石漠化面积远大于石漠化面积。通过建立石漠化治理的规划,加强石漠化监测与评估,加大生态保护宣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石漠化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家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阐述了石漠化动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了石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吉首市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的数据,分析了吉首市岩溶区在生态综合治理下石漠化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吉首市监测区域总面积为94 011.2 hm2,岩溶土地面积94 011.2 hm2,石漠化面积23 690.3 hm2,潜在石漠化面积28 501.7 hm2,石漠化发生率为25.20%。其中,乾州的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30.43%。从石漠化程度来看,吉首市主要为轻度石漠化(89.33%),中度和重度石漠化面积较少(10.7%)。吉首市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特点是:林地中仍有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中个体所有面积高于国有和集体;生态治理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漠化发展,使得吉首市石漠化现状趋向于稳定;替代能源发展差的地区石漠化程度比替代能源发展好的地区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湖南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行政区划、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部分揭示了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特点,为下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生态工程建设对石漠化演变的影响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数据,依据在监测间隔期内实施的生态工程建设对云南省石漠化演变类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生态工程建设对石漠化演变类型的成效,并对其进行量化。结果表明,生态工程建设对岩溶地区石漠化演变成效指数为0.35,说明生态工程建设在促进石漠化顺向演变、遏制石漠化逆向演变中作用显著。文中就各项生态工程建设对石漠化演变类型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杨慧  张超  王妍 《绿色科技》2022,(4):10-15
基于会泽县2005、2011、2017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探讨了该地区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选取演变方向、规模、速率、频率等指标,定量分析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强度之间的内部转移特征,研究了近13年来该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区域、岩性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上看,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楚雄市石漠化现状、特点、成因、危害以及岩溶石漠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阐述,探讨了石漠化防治对策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楚雄市有效实施石漠化监测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国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通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为了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  相似文献   

19.
攸县石漠化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攸县石漠化监测结果,分析了石漠化的成因。通过对攸县石漠化现状与危害情况的调查,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桂芬 《林业调查规划》2019,(4):107-110,124
玉溪市分别于2005年、2011年及2016年对6县区进行了3次石漠化监测。对3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从首次监测的78655.9hm^2减少到2016年第三次监测的59428hm^2,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明显,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显著提高,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部分造林模式效益显著。提出加强对现有植被的抚育管护,创新治理模式,坚持治贫与治石相结合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