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高良姜植物提取物后,采用对照方法,探讨其对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良姜植物提取物对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强,驱避率达77%以上,属于Ⅳ级水平;最理想的驱避时间是36—48h,驱避率在85%以上,可达Ⅴ级水平。总体来说,高良姜是相对理想的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沼液对甘蓝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普通塑料大棚种植的甘蓝为试材,探讨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对减轻甘蓝虫害及提高产量、商品率的影响,以期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10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蓝莲座叶生长期、结球前期、结球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沼液,对甘蓝蚜虫、菜青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可提高甘蓝产量及商品净菜率;其中以喷施浓度66.6%沼液的驱避效果最好,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净菜率最高,增产率、净菜率分别达41.2%和91.3%。  相似文献   

3.
韭菜是大同地区露地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韭菜的市场价格好,经济效益稳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韭菜连茬栽培的特点,病虫的发生和危害也越来越重,一些害虫如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等,由于其难防难治,已成为影响韭菜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疾,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韭菜田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黄顶菊提取物对珊瑚豆蚜和报茎苦卖菜蚜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黄顶菊提取物对珊瑚豆蚜和报茎苦荬菜蚜均有明显拒食和毒杀效果.处理72 h后拒食率和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提取物对珊瑚豆蚜的触杀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藻类生物絮凝剂对沼液的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正军  王新志  杨一盈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5):290-295,303
选择4种代表性藻种(小球藻、莱茵衣藻、紫球藻、斜生栅藻)在培养基中培养15 d,每天提取其培养液作为絮凝剂絮凝沼液,研究了不同藻种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对沼液的絮凝效果,选出能够高效絮凝沼液的藻种。经筛选试验,发现紫球藻所产出的絮凝活性物质能够最高效地絮凝沼液,沼液絮凝率可达到39.01%;利用最适培养条件下提取的紫球藻培养液,以絮凝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探究了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4个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液絮凝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面模型,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pH值、絮凝温度、絮凝剂投放量、絮凝时间都会对技术指标产生较大影响,而助凝剂添加量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最优工艺参数为:pH值7.69、絮凝温度26.78℃、絮凝剂投放量47.70 mL、絮凝时间20.39 min,验证后测得絮凝率为76.09%;总氮去除率达51.30%、总磷去除率达57.00%、氨氮去除率达54.67%、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43.16%、总固体去除率达54.11%、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57.80%、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53.71%。  相似文献   

6.
研究黄顶菊提取物对珊瑚豆蚜和报茎苦卖菜蚜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黄顶菊提取物对珊瑚豆蚜和报茎苦荬菜蚜均有明显拒食和毒杀效果。处理72h后拒食率和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提取物对珊瑚豆蚜的触杀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农业知识     
小麦拔节期是粘虫越冬代成虫发生和产卵盛期。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小麦开花期是一代幼虫3龄盛期,5月中下旬严重危害小麦。当一代粘虫2龄盛期,每公顷产量3000公斤左右的麦田每平方米有幼虫25头时,即应立即进行防治。 1.可用灭幼脲1号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在沼液中添加某些活性成分对沼液抑制交链孢菌效果的影响,该实验采用抑菌效果相对较好的青蒿作为发酵原料经中温厌氧消化产生沼液,然后在沼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腐殖酸,赤霉素,VB_1,VB_2,VB_6及(NH_4)_2SO_4,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成分对抑制交链孢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沼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腐殖酸,赤霉素,VB_1,VB_2及(NH_4)_2SO_4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交链孢菌的抑制效果,各种活性成分的最适抑制效果的浓度依次是3%,0.4%,0.1%,0.4%,1%,但是低浓度的VB_6对沼液抑菌的效果并无任何影响,高浓度的VB_6反而减弱了青蒿沼液对交链孢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桔小实蝇又名黄苍蝇、金苍蝇、针蜂、果蛆,隶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生活习性同其它害虫不同,成虫以花蜜、腐果等为食,雌虫产卵于果实表皮组织中,幼虫孵化后钻入果肉中取食成长,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成虫迁飞能力、繁殖力强,发育周期短,世代重叠,幼虫寄生于果肉中,施用农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给会东县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利用沼液处理液养殖目标藻种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考查普通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其对沼液中总氮、氨氮、总磷和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沼液经梯度处理后普通小球藻总体生长情况逐渐增强,依次为:沉淀上清液沼液沉淀-混凝出水液沼液沉淀-混凝-吸附出水液。沼液处理液能有效促进藻体叶绿素的积累,总脂积累情况介于6.94%~23.82%之间。对沼液的净化效果,沼液处理液稀释组中沼液吸附出水稀释液(X-W)25%组的表现最好,总氮、氨氮、总磷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0.32%,83.88%,93.90%和20.00%,沼液处理液与BG11培养基的调配液组中表现最好的是沼液吸附出水调配液(X-B)10%组,去除率分别为88.37%,93.57%,97.40%和22.05%。试验的研究将为沼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沼液回流对推流式厌氧反应器(PFR)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文章采用有效容积为36 L的PFR,以牛粪为底物,进料浓度TS为7~10%,发酵温度38℃±1℃,水力停留时(HRT)为20 d条件下连续运行100 d。结果发现:50%的沼液回流能够提升反应器产气效率,在沼液回流运行期,日产气量最高达到57.92 L·d~(-1),容积产气率为1.58 L·L~(-1)d~(-1),甲烷含量为68.9%。平均挥发性有机物产气率为433.03 L·kg~(-1) VS (干物质产气率为366.99 L·kg~(-1) TS),相比于未回流沼液运行期提升42.46%,底物转化效率提高了17.84%。通过对沼液回流运行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可以看出,细菌主要以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具有降解纤维类及大分子的水解酸化菌为主。古菌则以Methanothrix和Methanospirillum为绝对的优势产甲烷菌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以牛粪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工程提高整体效率和能量输出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牛粪为底物的中温厌氧发酵沼液作为产絮基质,利用产絮菌F~+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絮凝率为83.8%,产量2.36 g·L~(-1)。着重考察了沼液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值、吸附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子对人工模拟电镀废水Cr~(6+),Cu~(2+),Zn~(2+),Ni~(2+)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η)随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单位絮凝剂吸附量(qe)降低,确定适宜的沼液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 L人工模拟电镀废水投加3 m L;当溶液pH值为6时,Cu~(2+),Zn~(2+)与Ni~(2+)的η较为理想,可达到84.3%,89.7%和63.2%;沼液絮凝剂对Cr~(6+)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最长为40 min,而反应温度高于40℃时沼液絮凝剂吸附中心活性显著下降,最终确定适宜的吸附反应时间应控制在40 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30℃进行最佳。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规模化养鸡场沼气工程产生的大量沼液难以消纳的问题,建立工程化膜分离中试装置,研究膜工艺对鸡粪沼液COD、氨氮及养分等指标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袋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工艺组合对COD的截留率为96.5%,对氨氮的截留率为63.8%。“袋滤+超滤+两级反渗透”工艺组合,终端透过液的COD为66 mgL,COD截留率达99.2%,透过液氨氮为530 mgL,氨氮截留率达82.4%。“超滤+两级反渗透”对鸡粪沼液的处理效果优于“超滤+纳滤+反渗透”。反渗透对沼液中腐殖酸和氨基酸具有一定的浓缩效果,反渗透浓液可进一步配置液体肥料或开发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14.
浓缩沼液在无土栽培生菜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生菜进行不同氨氮浓度的沼液育苗试验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沼液无土栽培实验,探究浓缩沼液育苗生菜和无土栽培生菜的施用效果,为大连市推广沼液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喷施氨氮浓度为250 ppm的沼液,生菜种子出芽率为66.5%,相对增长率为7.26%;提高生菜的叶片数3.4%;育苗67天后,采用浓度为10%的沼液进行无土栽培生菜,其与营养液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育苗75天后,使用沼液进行无土栽培生菜,可向沼液中适当添加些Mg+,使其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及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和温室试验各设6个处理,从葡萄展叶期开始定期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开展霜霉病病原菌接种试验和叶蝉危害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危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与未喷施沼液的T0相比,露地栽培叶蝉危害显著降低,且随着喷施沼液浓度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喷施沼液原液叶蝉危害率为17.40%,防治效果达49.12%;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葡萄叶片对不同栽培环境下(露地和温室)葡萄霜霉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且喷施80%浓度沼液效果最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58.54%和50.56%。研究结果揭示了沼液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沼液可在葡萄栽培中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箱体栽培试验研究沼液施用量对芥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比较沼液处理与化肥处理,得出芥菜最适合沼液量,为"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提供依据。试验表明,每次施用1.5 L沼液最为合理:芥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最高624 g,相比空白处理增产831%,相比化肥处理增产54.4%;体内硝态氮190 mg·kg~(-1)仅占化肥处理的54.0%,含量远低于化肥处理;总养分含量可达8.66 mg·kg~(-1),是空白处理的5.47倍,化肥处理的1.49倍,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比空白处理分别提高368%,427%,477%。适量沼液灌溉,可有效促进芥菜生长,提高芥菜产量及其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针对一家一户小规模设施农业生产者使用沼液滴灌存在灌水器堵塞、烧苗等问题,研发了1套沼液滴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沼液存贮装置、过滤装置和稀释装置组成,通过三级过滤和沼液原液稀释,解决了沼液原液滴灌造成的灌水器堵塞和烧苗等问题。春大棚黄瓜应用沼液滴灌技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0.6%和21.2%,分别增收21435元·hm~(-2)和34804元·hm~(-2);与水溶肥处理相比,分别增产7.2%和9.1%,增收25337元·hm~(-2)和25413元·hm~(-2);同时,果实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情况下沼液特性研究或农用很少考虑沼液特性的时空差异,这不利于沼液的科学合理施用。明确沼液的时空特性,可以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于2015年9月和12月份采集嘉兴地区8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沼液储存池沼液样品,分析氮、磷和钾含量、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特性。结果表明,8个猪场沼液储存池沼液在同一时间采集和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异幅度均较大,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8.1%~55.6%,57.4%~68.3%和48.0%~55.7%;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范围分别为260~1358,4.52~49.1和29.0~259 mg·L~(-1);氨氮占沼液中总氮的82.4%~91.8%,可溶性有机态氮占6.81%~27.2%,硝态氮占1.37%~5.00%;沼液pH值范围为7.50~8.89,同一时间采集时沼液pH值变异较小,但不同时间采集时同一沼液储存池沼液变异系数较大;沼液COD较高(637~3559 mg·L~(-1)),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COD的变异幅度均较大;沼液中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Cu,Pb,Cr,As,Cd,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重金属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和变化。由此可见,沼液农用,特别是大量应用时当应了解掌握沼液特性,尽量减少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沼肥种植对渭北苹果树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苹果优质生产区陕西省富县生态果园为试验点,进行了苹果树沼渣根施和沼液叶面喷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生育期,基施沼渣35~40 kg.株-1,叶喷50%~70%沼液4至5次后,果树叶片叶色浓绿,平均单片叶面积增大22.28%,树枝粗度提高42.9%,树势健壮,成花率提高16.4%,落叶率降低31.21%,红蜘蛛和蚜虫杀灭率分别为78.3%和82.3%,果树总产量增加12.2%。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灰致沼液氮磷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沼液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提出向沼液中添加生物质灰来辅助氮磷脱除。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花生壳、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4种生物质在600℃下燃烧后的生物质灰对沼液pH值、氨氮浓度和总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生物质灰添加对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浊度及植物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灰在沼液中的溶解度最大,为12.97%,而花生壳灰溶解度最低,仅为10.67%。通过Ca~(2+)、Mg~(2+)和OH~-等离子的引入,生物质灰添加可部分沉淀沼液中的CO_2,提升沼液p H值至9.5~11.0,满足"热-吹脱"氨氮脱除工艺对p H值的要求。同时,随着生物质灰添加量的增加,沼液中总磷含量基本呈现先降低后略微升高的趋势,当添加100 g/L棉花秸秆灰时,沼液总磷最高脱除率可达78.74%,其质量浓度可由初始值19.66 mg/L降低至4.18 mg/L。这表明生物质灰添加有利于氮磷脱除,理论上可降低氮磷脱除的操作费用。另外,添加生物质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沼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质量浓度和浊度,其中棉花秸秆灰的综合表现最优,对三者的降低幅度分别达56.71%、57.24%和77.37%。最后,用添加生物质灰后的沼液富CO_2溶液培养大白菜种子,其发芽指数整体大于0.8,表现出较低的植物生理毒性。因此,生物质灰可用于辅助沼液氮磷脱除,有利于沼液后期施用,其中,棉花秸秆灰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